孙若风:城市更新,文化何为

前沿观点
海峡文创
海峡文创
Nov 24, 2021 5:14:27 PM
[ 海峡文创导读 ] 即便是从功利的需要出发,城市更新如果有文化的介入,这个地方就能从脏乱差的角落翻转为城市窗口,出彩、出政绩。对参与城市更新的企业来说,做其他的谁不会做?只有在文化上见高低,显示竞争力。

城市更新,文化何为

 文/孙若风

(武汉大学博导、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的沉痛也是长期以来城乡建筑的沉痛。围绕城乡历史建筑的博弈已经很久了。到了今天,“保护派”与“大拆派”的力量对比发生逆转。大拆大建,逆潮流而动,不得人心。但要注意到,在保护与大拆的力量消长中,前者明显在道义上占据了上风,但工作也更繁重、复杂了,主要表现在,它乘势而上,拓展了自己的关注范围——以往的重点是单体建筑、街区、村镇,虽然也认识到周边环境的重要,但从实践上看,经常是节节败退,对保护城乡老的结构,保护其风貌和肌理,则鞭长莫及,而这部分现在也纳入了保护核心。以往把单体建筑物破坏了,如同在人的脸上划了一刀;要是把城市结构改变了,这个城市就脸就眉歪眼斜了。虽然很多城市更新工作都还只是在局部范围展开,但要防止日复一日对城市老结构的蚕食。

多年来,相关部门采取了不少措施,近年来,更有重磅文件出台。而我的观察是,这种保护视野的拓展、保护对象的“泛化”,在理论和实践上,最初主要是从地方、艺术界、民间开始酝酿、启动的,其中经历曲折跌宕,今天则表现为中国社会的广泛共识,从一个角度印证了文化自信的社会基础和民意风向。联想到十来年前的一个电视节目,文化专家与企业家一起谈城市改造与文物保护的矛盾,文化专家说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文化在资本面前的弱势,恍如隔世。

每一轮城市更新,大到规划,小到细节处理方案,都可能是城市特色文化的“生死约”,今天也不例外。如果还不制止种种破坏老旧建筑和老的城市结构的行为,那么,这些文化遗产就永劫不复。在这样的关键时期,真的当轰隆隆的推土机驶过来,挖掘机的大抓手从天而降,你不会是那个叫不醒的人吧?

城市更新,涉及对象和重点不同,与文化的关系看似或近或远,或直接或间接,文化方面可做的事情看似或多或少,但文化不能缺席。可能有些人认识到文化重要性了,就是不知道文化在哪里,不知道该怎么做,可以问一下当地的文化文物和史志部门,问一下专家、艺术家。

城市更新,文化何为?我认为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文化内容。城市是文化容器,如果把老的城市结构改没了,把老的城市风貌和文化肌理像垃圾一样丢弃了,这个容器就扭曲、破损了,文化也就会加速流失、面目全非。当今城市文化丰富多彩,日新月异,而需要更新的城市部分,盛放的可能是当地的特色文化,这可都是这个城市压箱底的宝贝。乡土文化是各地特色文化的主干,是城市之根。乡土文化不只是存留在乡村,城市也有,它是城市与乡村共有的“文化母语”。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城市的特点是历史上长期依附乡村,因此,乡土文化是城市与生俱来的胎记。这些乡土文化,有的已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能是国家级、省级、地县级的,也可能够不上任何一个级别,但它们是前人终生厮守的本地文化。还有历史文化,包括发生在这个城市而且对城市有过影响的历史事件、人物事迹,其年头可能是几千年,也可能是几十年,同样是城市文化的财富。这些年来,不少地方用老厂区、老矿区、老仓库、老校园做文创园区,尽可能留下一些历史印记,包括建筑、内部装饰、机器设备,当年的口号、标语,等等,由于有了这些历史信息的积累,就有了文化氛围,有了精神积淀,在这里做文创或相关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人,不是孤零零地站在荒原上,不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而是与前人站在一起,进入这里曾有过的创造创业过程中,进行新的文化创造。为什么那些天马行空的艺术家、设计师喜欢选择看起来有些刻板甚至压抑的老厂房、老仓库里创作、创业?原因就在于这个空间里有着前人创新创业的气息,这里已经是当地文化繁衍的栖息地。每一代人都是在历史蓝本上进行新的演绎。

保护利用这些文化,是为官一任对地方和历史必须有的交代,也是当地社会各界共同责任。如果能通过特色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达到目的,是最好不过的,毕竟市场的办法、产业的手段,既能产生社会效益又能产生经济效益,让游客能沉浸到一个主客共创的情境中,让这里的居民享受前人创造的文化福荫。事实证明,这方面的可能性不可限量。如果暂时不能产生经济效益,也要放长眼量,先把它们保护下来,传承下去。

第二是文化创意。城市更新要解决好历史与现实、文化与生活的关系,创意的转换作用至为关键。这是一个创意的时代,理论上说,文化创意在哪里都可以显示身手。2014年2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国家层面大力推动创意经济,取得突出成效。在创意经济方面影响最大的英国学者约翰.霍金斯,曾结合中国现实提出,人人都是创意产业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可以投入到创意中来。从历史上看,是创意直接导致了发明的产生,比如中国古代,有很多世界级的贡献,造纸术、印刷术等,这说明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创意意识就很好,科学技术水平也非常强。他认为过去的几十年中国发展很快,与创意作用的发挥有着密切关系。他的判断,说明旁观者清。

霍金斯把创意分为不断升级的版本,他本人最初也是从文化产业角度切入创意这个题目的,并且推动了英国的文化产业,然后再泛化为把文化元素融入相关行业,特别是融入实体经济。在城市更新中,也可以按照这样的阶序,发挥创意的作用。首先看能否把红色文化、历史文化、乡土文化等在地性文化元素通过创意,与现代生活结合起来,有条件的话,还能以此形成特色文化产业或旅游业。进而考虑通过创意,把在地性文化元素与城市其他产业融合在一起,相互赋能。不止如此,创意还可以在城区发展规划、活动组织等方面发挥作用。

第三是文化情怀。文化情怀是一个民族或人类共有的价值判断、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情感表达,是理性与感性结合体,它更多的表现在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每当面临困难、危机,面对弱势和将要毁灭的对象,又会得到唤醒和强化。这是维护和推动文化发展、推动民族和人类进步的力量,是有理想、有温度、有激情的力量,铁一般坚定,水一般柔情。这些年,很多社会方面进入乡村,特别是艺术家、设计师、创客,是带着一份强烈的情怀的,面对城市更新,同样需要这种情怀。乡村振兴与城市更新,两方面从边缘化进入社会视野,就已经体现了这个大文化时代的大情怀。

还是与乡村振兴一样,在城市更新中,情怀可以表现为慷慨激昂的家国大义,也可以表现为“最抚凡人心”的烟火气息;可以表现在宏观布局上,也可以表现在末端细节处。情怀当然要宣讲,要向各相关部门、合作企业表达,向在地居民表达,但是,政府工作最终要落实在政策规划、项目举措上,企业或艺术家、设计师、创客也最终要落实在产品和服务中,而不停留在口号上,或者是自我安慰甚至自欺欺人。

文化内容、文化创意、文化情怀,可以形成由外及里、由实向虚的三个梯次,相互配合、推动和深化:

——文化内容是基础。这是一个城市天赋与经历的结晶。文化内容无处不在,有道是,你心中有什么才能看到什么,只有想发现价值才会发现价值。要让文化在一个地方的城市更新中有所作为,就要做一些功课,争取扎得深一些,才能认识这个地方的文化,把有价值的东西发掘出来;也只有打好这个基础,才能更好地发挥创意,表达情怀。

——文化创意是纽带。文化创意是文化内容呈现必然要经过的环节,只有经过它的转化,或者说“点化”,才能解决旧与新、审美与实用之间的矛盾。文化内容的自我呈现需要创意,把从文化内容中提炼出的文化元素、文化符号与相关于行业、相关产品和服务融合,或者是把它们巧妙地镶嵌在经过更新的建筑、街区、厂区里,更需要创意。

——文化情怀是关键。汤显祖在《牡丹亭》中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在城市更新中,情怀也有这种起死回生之力。情怀是发酵剂、发动机。带着情怀,面向老城区的一切,才会有感情、有激情,真正走进来、扎下去,才会对文化内容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激发创意灵感,有创新创造的激情。

任何城市的历史都有独一无二的价值,都值得穿过大半个世界来看你。保护和利用它们,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又一次文化历练,也是这个地方的文化重生——这将是一个因为承载历史而自带流量的新IP,它确实有些沧桑,却是这个城市的颜值担当。

即便是从功利的需要出发,城市更新如果有文化的介入,这个地方就能从脏乱差的角落翻转为城市窗口,出彩、出政绩。对参与城市更新的企业来说,做其他的谁不会做?只有在文化上见高低,显示竞争力。

来源 | 文创前沿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SCCTT海峡文创智库网的内容所有权归属原作者。SCCTT海峡文创智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SCCTT海峡文创智库对观点赞同或支持。部分经网络转载内容,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以便及时删除。

参与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400个字符

关闭

海峡畅想文创集团

480篇文章  |  389次浏览

  • 精彩推荐
  • 广告6
  • 广告7
  • 广告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