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是新时期红色旅游的根本

前沿观点
海峡文创
海峡文创
Sep 24, 2021 4:29:06 PM
[ 海峡文创导读 ]

红色旅游是富有特别使命的旅游业态,发展至今取得了明显的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在当前新的形势下,红色旅游要发展得更好,就必须进一步守正出新、守正创新。

妥善处理红色旅游

与资源保护的关系

红色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革命纪念地的资源保护。资源保护是红色旅游更好发展的基础,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有利于红色旅游既好又快的发展。

革命旧址和文物要保持原真性。包括布局、建筑、结构、体量、色彩、质地等,都要符合文物保护要求,即使进行旧址的维护或修复,也要尽量保持原貌,不应特意拔高或突显。有的革命旧址存在“描眉画眼”现象,一些地方的革命旧址及周边建筑遗存,被刷成赭红色,或是很醒目的粉白或土黄。这与文物保护的专业要求似是有所出入的。

配套建设应与纪念地核心建筑相协调。纪念馆、红色广场、大型群雕和装饰性设施,作为革命旧址和建筑的配套开发,其功能主要是配套、辅助、延展性的,理应服从于纪念地的核心场景,不宜过于宏伟、轩敞和豪华,以免鹤立鸡群、喧宾夺主。更不应与历史性建筑搭建在一起,成为了一体化的建筑群,搞不清哪是历史的原物、哪是后来的添加。

旅游接待经营应符合纪念地氛围。红色旅游在开发实践中需要注意两点:第一,旅游开发不要触及和影响革命文物,包括配套设施建设。第二,旅游活动不要影响纪念地的整体氛围,应该实行预约、限流、容量,要有参观的必要规范和要求,禁止或避免拥挤、吵闹、嬉笑、喧哗。

进一步强化红色旅游

产业要素配置的市场导向

红色旅游是红色参观+相应旅游。红色纪念地的参观是免费接受传统教育,但其它旅游项目的参观、旅游演艺的观赏、旅游食宿的费用则是需要消费者自行承担的。否则,在没有财政兜底的情况下,红色旅游就无法运转。因此,一些地方以红色纪念地为依托,围绕当地的红色题材,实施了若干拓展性和延伸性的旅游开发,目的是吸引红色客源来访游览,以增加当地的旅游收益。在这方面,也有一些地方遭遇了失败,留下了教训。

遵循旅游项目开发的基本规律。旅游开发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竞争性和综合性。该怎样开发红色旅游,选择什么样的旅游项目,怎样趋利避害,应该聘请专家做深入系统的调研和论证,再招标专业团队负责开发运营。

强化客源市场的思维。红色旅游不等于免费参观。要使红色旅游景点、红色旅游小镇、红色旅游演艺、红色文创产品的开发得到更多游客的青睐,就必须切实研究游客的喜好、情趣和审美,强化市场导向配置资源的原则,以形成对新开发旅游项目的支撑。

要从专业角度去做好开发。要把红色旅游产品开发好,就得深入挖掘革命纪念地的历史和文化,认真探究游客的心态和审美,使所做创意和开发有缘由、有新意、有特色、有看点。仅以全国红色造景、雕塑、壁画、装饰为例,得到游客好评的占比不高,主要原因是设计缺乏独创性、专业性、艺术性,多是似曾相识的相互借鉴,或是由几何图形符号的拼凑,很难发挥对革命题材、重大历史事件的烘托和宣传作用。

积极推动红色旅游

对老区乡村振兴的助力

老区是昔日中国红色革命的重要根据地,在红色旅游蓬勃发展的今天,理应对老区广大农村进行反哺。其中,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的结合就是一条路子。

从“红绿结合”到反哺乡村。前些年,一些地方探索了“红绿结合”的发展经验,就是在旅游开发与线路编排时,把红色景点与自然风光、绿色生态的旅游景点相搭配,从多方面提升旅游者兴趣;今后应在“红绿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提供更加丰富的旅游产业要素,尤其是乡村旅游产品,引领红色旅游客源更深入走向广大农村,对乡村振兴和致富百姓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

把红色旅游触角伸入老区乡村。要重点抓好当年根据地支前参战、双拥模范村的红色旅游资源梳理,搞好重点吸引物的开发提升,改进旅游接待的条件,纳入红色旅游范畴。比如,浙江等省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融入旅游评价指标,开展类似景区化的创建,通过评定一定的等级,全面提升乡村田园观赏水平;对旅游资源条件较好的脱贫村和小康示范村,进行乡村旅游个性和特色的全面提升,重点打破“千村一面”的现状,更好对应旅游客源市场的审美要求。

开发好标志性的红色餐饮。当年红军在老区的日常饮食,如井冈山的红米饭、南瓜汤,延安招待来访贵宾的餐食,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开荒种植的玉米、水稻等,尤其是昔日味道的农产品,都是今日游客所感兴趣的。复原红色年代的餐饮滋味,可以带来较大的附加值。当然,也可以进行诸多粮食优良品种的种植,种出更多更好吃的作物,通过绿色认定、地理标志认定,在旅游渠道进行更好的销售。

加强优质土特产和非遗产品的加工。革命老区都有这方面丰富的资源优势,关键是做好绿色有机认证和品牌宣传推广,如茶叶、果蔬、枸杞、药材等;同时,要做好手工艺品、非遗的加工生产,例如草编藤编、木雕木刻、银器制作、年画、农民画、印染扎染、刺绣纺织等,丰富旅游商品的加工生产。

大力促进红色旅游

产品和游览方式的推陈出新

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目的,是要使更多的人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但随着互联网、手机等的普及,对广大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形成了很大的竞争和挑战,红色旅游必须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丰富红色旅游活动方式。因材施教是我国教育的优秀传统,红色旅游的活动内容和安排,要充分考虑参与者的年龄、身份、目的。同一个地点的红色旅游,应注意产品、方式、内容、重点上的诸多不同。应充分考虑参与者的个体差异,包括所属社会阶层、行业职业、年龄阶段等。除了安排参观博物馆、纪念馆,还应有开展党日活动、专题课程培训、青少年研学、走访老革命及家人、观赏红色剧目+点评、实地踏访老区村庄等。

调动游客参与其中的积极性。由单纯的“浏览式”、“说教式”向“互动式”、“体验式”转变,是把红色旅游发展引向深入的重要经验,个别地方已经做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例如,到革命纪念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除了听取专业讲解以外,活动方也应推举代表进行观后分享;也可编创红色体验剧目,由参与研学的少年儿童扮演角色,体验革命战争年代拥军支前、站岗放哨、运送粮草、送鸡毛信等;也可借鉴某些博物馆的做法,对参观者预发一些观察答题的问卷,对回答准确者给予奖励。

鼓励红色旅游题材追风赶潮。现在青少年是游戏、游乐、主题娱乐的消费主力,红色旅游产品和旅游演艺的开发应该积极适应这个趋势。把红色内涵注入进去,若能够吸引大量青少年参与其中,就能实现寓学于玩、寓学于戏,达到增长红色历史知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不断提升红色旅游的

地域特色与展示水平

红色旅游的大主题和主旋律是一样的,但在各地方和不同历史时期,反映的背景、事件、内涵和意义是有所不同的。红色旅游要向深入发展,就要充分挖掘和体现地域性的特色。

增强革命纪念地的自信心。现在流行着一种现象,一些革命纪念地爱慕5A级景区的名号,争相按照其标准进行创建。申创5A级称号,固然可以大幅提升市场知名度、全面提升配套设施水平,但毕竟革命纪念地不同于一般景区;与此密切相关的是,革命纪念地的设施配置和工作要求,都是要为其专业性服务,没有必要把这些要求混同于一般旅游景区,A级景区的有些达标性的改造,对革命纪念地来说不啻于“削足适履”。

要研究和提升展陈方式。这也是革命纪念地与5A级景区的一个明显区别。对于5A级景区的某些标准和要求,革命纪念地觉得有必要的可加以借鉴,但未必要把自己全面纳入其管理体系。对展陈方式的借鉴,也可主动学习世界各国有关的做法,包括指导思想、运管模式、规划布局、建筑设计、展陈氛围、纪念形式等,尤其是对俄、美、英、法等纪念地较多的国家。广泛借鉴和吸纳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和改善展陈方式,让各类参观者更好地受到教益。

要挖掘和揭示革命历史价值。有不少革命展馆及其展品,复制品、仿制品、图片漫画占了较大比重,影响了革命历史价值的展现。应在加大革命文物征集的同时,加强对现有展品的甄别和研究,挖掘展品背后的历史故事,包括乡土的历史传说;要加强对地方革命史的研究,揭示当地史实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例如,要推敲展陈是否符合史实。

要抓好讲解水平的提升。现在各地普遍重视讲解员的挑选,注重其相貌身高、服装服饰、语言声音等,但更重要的是要把握好讲解内容,如史实要准确,情节要讲清,评价要恰当,避免事实不清和夸大其词,要经得起参观者的提问和疑问;要对应各种类型的受众需要,考虑参观者的年龄、身份和阅历不同,最好是准备几套讲解词,如对普通群众、党政干部、青年学生、时尚青年、海外人士等,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而不是照本宣科、背诵稿子;提升讲解技巧,走出背词的阶段,做到入耳入心。

来源 | 正元智观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SCCTT海峡文创智库网的内容所有权归属原作者。SCCTT海峡文创智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SCCTT海峡文创智库对观点赞同或支持。部分经网络转载内容,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以便及时删除。

参与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400个字符

关闭

SCCTT海峡文创智库

94篇文章  |  770次浏览

  • 精彩推荐
  • 广告6
  • 广告7
  • 广告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