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景德镇“景漂”现象 看中国文化的当代发展

思想互动
海峡文创
海峡文创
Oct 10, 2020 2:10:31 PM
[ 海峡文创导读 ] 景德镇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形态之一,因具备历史性、世界性和生活性而在当代不断迸发出新的活力。“景漂”现象在景德镇文化发展中扮演着特殊的文化基因、文化土壤、文化景观的角色,推动了景德镇文化中传统与现代、本土与世界、陶瓷文化与其他文化的融合发展,对中国文化的当代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中国文化要在当代发展中成为“活的文化”,应当挖掘文化的实用性、经济性、审美性与理想性,使之成为生活方式、经济资源、交流纽带与精神归属。

作为世界上唯一从未间断、绵延至今的人类文化形态,中国文化对人类文化做出了持续性的贡献。数千年的积淀使得中国文化的历史性得以彰显,丰富的器物文化、习俗文化、制度文化以及这些文化背后的艺术理念、精神价值、哲学思想等铸就了中国文化的厚重。与此同时,厚重的传统文化如何在当代进行传播与发展,成为中国面对全球化与国家发展挑战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思考中国文化的当代发展,既要看到作为历史传统的中国文化,也要看到作为世界瑰宝的中国文化,更要看到作为日常生活的中国文化。

纵观中国文化历史长河,景瓷及景德镇文化在中国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代表性。“China”(中国)与“china”(瓷器)的称谓叠合,使得瓷器长期被视作中国文化的具象代表与中国形象的标志性符号。景德镇文化以其鲜明的器物特色与悠久的历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值得关注的是,世人多看到景德镇文化“传统”的一面,知道景德镇有多古老,却鲜知景德镇文化“现代”的一面,不知道景德镇有多活跃,景德镇文化所蕴涵的当代意义常常被忽视。在景德镇文化的现代景观中,“景漂”现象成为近年来最具活跃度的特殊社会文化现象。“景漂”现象背后所蕴含的历史变迁和文化融合,展现出景德镇文化的历史性、世界性与生活性,也促使我们思考什么样的文化形态才是“活”的中国文化,思考如何以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艺术追求与生活方式来推动中国文化的当代传播与发展。

一、作为中国文化代表的景德镇文化

作为世界瓷都与千年古镇,景德镇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瓷器文化的代名词。景德镇产出的精美陶瓷把中国审美与工艺传播到世界,深刻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与文化追求。景德镇文化也因此成为中国文化中极具生命力的代表之一,既是“传统文化”,也是“时尚潮流”。

就纵向的时间维度而言,景德镇的制瓷历史可追溯到汉唐时期。景德镇最初名为新平镇,从文字记载来看,《浮梁县志》中提到“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景德镇陶录》认为从质地来看汉代景德镇制造的陶器可看作原始瓷器。在201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始烧于中唐的景德镇南窑唐代窑址入选。明朝初年,景德镇建立御窑厂,由此奠定了景德镇在中国瓷器界的地位,一直延续至今。在今天的御窑厂遗址门口,有一副对联:御器声华蜚万国,窑炉风火越千年。这准确地描述了景德镇瓷器烧制的历史性与世界性。建国后,景德镇建立了国有瓷器工业生产体系,近年来,大批陶瓷工作室与陶瓷文创街区兴起。瓷器制造深度融入景德镇的发展中,对当地的人口结构、生产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沿河建窑,沿窑成市,李约瑟曾称景德镇为世界上最早的一座工业城市,认为景德镇的瓷器发展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发展史。更重要的是,景德镇直到今天仍然“活着”。景德镇文化的历史性不仅在于历史的悠久,更在于历史的延续,以历史为根脉延续到当下,并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就横向的空间维度而言,以景德镇为起点,景德镇瓷器不但销往全国各地,而且沿古代丝绸之路到达欧洲、美洲、非洲和亚洲其他国家,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生活、审美与科技产生了持续的影响。景德镇瓷器在宋元之前主要在附近州县销售,到北宋时货销全国,并在宋元时期开始销往国外。“宋瓷东销,元瓷西销”,景德镇瓷器在宋代促进了中国与日本、朝鲜、越南等国的文化交往,元代起逐渐销往欧洲、非洲各国。各国对景德镇瓷的追捧、痴迷甚至仿制、超越,一度成为世界范围内跨文化交流的独特现象。景德镇的瓷器销往世界,景德镇自身也极具开放性,不仅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工匠,更吸引了其他国家的人来此经商、观光。十七世纪,法国传教士佩里·昂特雷科莱(中文名:殷弘绪)曾在景德镇考察七年,并在发往欧洲的长信中将景德镇称为“没有城墙的城市”。中国作为“瓷器之国”被其他国家所知晓,景德镇则是“瓷器之国”的产瓷中心。即便是今天,在国外出版的世界地图中,有时也会看到“景德镇”的标示,足见景德镇作为中国文化符号与地理符号的世界性意义。

历史性与世界性凸显了景德镇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代表的双重属性,二者分别体现了中国文化在时间维度上的延续与空间维度上的辐射,且二者相互促进。中国文化的历史包含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历史,同时中国文化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不断改变并书写新的历史。在瓷器从中国传播到其他国家之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使用的是木制、锡制、陶制、银制的器具,而瓷器的出现获得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喜爱,引发了人类生活的重要变革。直到十八世纪,瓷器销往世界各地,数量与范围之广表明“一种世界级、永续性的文化接触已然形成,甚至可以说,所谓真正的‘全球性文化’首次登场了”。正是瓷器融入生活的实用性,使得其历史性与世界性进一步延续与融合,逐渐形成跨越时空的文化的生活性。事实上,景德镇文化的生活性使得传统可以被打破与重建,边界可以被冲击与新铸,使其不仅停留在传统文化的“昨日记忆”中,也更具备“活在当下”与“面向未来”的生命力。

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一隅

历史性与世界性使得中国文化的根脉深入与拓展,而生活性贯穿在历史性与世界性之中,成为文化得以生长的关键力量。

景德镇文化的生活性体现在三个维度上,即生活习惯、生活场景、生活活力。从生活习惯上看,瓷器作为实用性器具在日常生活中被普遍使用,延续千年。从生活场景上看,景德镇陶瓷的生产以这座城市制瓷手工业的专门化为基础,制瓷的社会分工使文化融入了生活场景。《天工开物》中曾用“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来形容制瓷的精细分工,由此产生的职业分工也成为景德镇形成社会群落的主要原因。直到今天,在景德镇从事瓷业的人也常以工序分为不同职业,他们各自形成独特的生活场景,但都围绕景瓷文化展开。从生活活力上看,景德镇文化之所以不断延续与生长,是因为历代以来不断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景漂”主动选择来到景德镇,接触并接受、认知并认同景德镇文化。他们作为社会行动者的实践与流动,增加了景德镇文化的多样性,也为景德镇的生活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文化活力。

二、作为景德镇特殊文化形态的“景漂”

景德镇“景漂”的说法借鉴于在北京普遍存在的“北漂”现象,指来自景德镇之外的停留在景德镇中的外来人口。在中国知网系统检索发现,关于“景漂”的文章最开始集中出现在2014年,这在一定程度上与2014年前后景德镇持续多年的“大师经济”的衰败以及创意陶瓷工作室的广泛兴起有关,手工艺陶瓷的复兴使得陶瓷业从精英阶层转而触及到更多的社会人群,扮演多样社会角色的“景漂”伴随着手工陶瓷工作坊的出现而受到关注。

2017年,凤凰卫视的历史文化栏目《文化大观园》走进景德镇,以“景漂”为主题拍摄了两期节目;2018年和2019年,新华社以景德镇的外籍“景漂”——“洋景漂”为主题发布视频与文字采访;2020年7月,景德镇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景漂之家”成立揭牌仪式在景德镇三宝蓬举行。可以说,近年来景德镇的“景漂”作为一种特殊文化现象越来越受关注。

应该说明的是,虽然“景漂”概念是近年来的新说法,但景德镇的人才迁移古已有之,来自全球各地的艺术工作者对景德镇文化的当代发展有着重要贡献。景漂”现象的蓬勃发展不仅意味着景德镇历史的延续,也意味着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传统工艺衰败后的文化重生,更意味着景德镇人与文化的创新性互动。当代“景漂”艺术家们的个性化创作,促进了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多元化融合,推动了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传承创新。“景漂”这一特殊文化形态对景德镇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街角陶瓷作品

(一)作为文化基因的“景漂”

清代乾隆年间,浮梁知县沈嘉徵作《窑民行》,记有“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之语。事实上,景德镇在不同历史时期汇聚了大量外来人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南方安稳,北方人南迁,大量外来人口进入景德镇,同一时期景德镇的瓷器生产超过陶器,陶瓷业开始与农业分离;唐末黄巢起义后,大量工匠南迁至景德镇,并建立“南窑”;南宋时期,中原人大举南迁,大量工匠来到景德镇,促使当地工匠迅速掌握青白瓷的烧制技术,景德镇也因青白瓷而闻名全国。

景德镇得名于宋真宗景德元年,以宋代为分界点,如果说宋代之前的人口迁移更多是受政治因素影响,宋代之后景德镇吸引大量工匠则主要源于文化因素。元明清时期,各地名匠汇聚景德镇,奠定了其瓷都地位并迎来鼎盛时期。其中,明清时期著名的“珠山八友”常常被认为是早期“景漂”的代表,他们改变了当时官窑的固有格局,将文人派画风融入瓷艺之中,开启了一代陶瓷绘画新风格,对景德镇瓷器文化和审美的影响直至今天。由此可见,“景漂”的一个鲜明特点在于其与景德镇文化的相互影响,与惯常的外来文化被本地文化同化与收编不一样,“景漂”的出现实际上和本地文化一起,共同造就了景德镇文化的基因,成为景德镇文化的内生组成。

这种基因式的文化融入方式在当代“景漂”现象中更为明显。“景漂”们来自不同国家、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职业背景,各自在景德镇建立自己的工作平台和生活空间,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景德镇瓷文化的态度。正如《文化大观园》节目分集的名字“有一种态度叫景漂”所言,景德镇“景漂”的共同点便是不同人都有着对瓷文化的共同关注。正是这种关注及其行为,成为景德镇文化的活跃基因。“景漂”文化的不确定性实际上成为文化创新性的自变量,推动景德镇文化不断发展壮大。因此,相较于“北漂”的“漂”所蕴含的漂泊感与被动感,“景漂”的“漂”反而更像是一种精神上的回归,一种超越普通现实生活的理想状态,具有较强的归属感与主动感。

(二)作为文化土壤的“景漂”

由于流动性较大,景德镇“景漂”的数量一直没有权威、准确的数据统计。前几年较为普遍的说法认为景德镇每年有3-4万“景漂”流动,在2019年的相关报道中,“景漂”数量略有上升,达到每年5万左右,其中包括数千外籍“景漂”,他们来自韩国、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刚果、荷兰、土耳其等多个国家。“景漂”们从事的职业十分丰富,但都与“瓷”相关,既有颇负盛名的陶瓷大师,也有从事普通技艺的工作者;既有进行艺术研究的知名学者,也有前来学习的艺术专业学生。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景德镇的“景漂”更加国际化和年轻化,越来越多的青年和其他国家的艺术家聚集在景德镇,选择在此生活与工作。

从停留时间来看,“景漂”可大致分为短期体验型、定期候鸟型、长期驻扎型。短期体验型多是对景德镇瓷器感兴趣慕名而来,旨在体验景德镇的生活方式,但与普通游客有所区别,他们往往选择在此短期居住,融入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定期候鸟型一般是从事瓷器相关行业的艺术家、工作者、学生等,他们定期到景德镇寻找灵感、学习创作,并将景德镇文化带回自己所在的城市或国家,多数外籍“景漂”即属于这个类型,他们的流动性推动了景德镇文化的对外传播。长期驻扎型则认同景德镇的文化并选择以此作为自己的存在方式,他们中不少人在当地成家或举家搬迁至此。

“一千个人来景德镇,至少有上百种活法”,来景德镇的“景漂”几乎无人不与瓷发生联系。景德镇成为“景漂”发展的热土,“景漂”又成为肥沃的文化土壤,“景漂”人群与当地人群的文化互动推动了景德镇文化生态的丰富性。

三宝蓬艺术聚落

(三)作为文化景观的“景漂”

“景漂”与当地互动所形成的文化景观是景德镇乃至中国陶瓷文化“活”的表现,多年来,这种文化景观的传承与传播形成了景德镇独特的文化魅力。美国地理学家索尔认为人类文化作用于自然景观而形成文化景观,其变化也主要取决于人类活动。具体到景德镇来看,正是“景漂”对当地固有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的影响使得景德镇文化在当代充满持续活力。

在景德镇调研时,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场景:道路两侧,一边是生活区,中外陶艺家坐在街边讨论艺术、理想与人生;另一边是工作区,排布着陶瓷制胚、绘画、烧制的工作室。对于“景漂”而言,景德镇不仅是工作的场所,也是生活的空间,在这里,“景漂”融入当地生活,毫无违和感地成为了景德镇文化的一种稳定形态。

景德镇的文化景观由于其极高的开放度与多样性,吸引了大量充满活力的多样性“景漂”持续涌入,与当地文化紧密互动,不断强化了景德镇文化的历史性、世界性和生活性,这有力推动作为中国文化代表的景德镇文化从“盆景”成长为“森林”,成为当代中国“活的文化。”

三、“景漂”对景德镇文化的推动

“景漂”对景德镇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独特的推动作用,让景德镇文化成为当代多样文化的“熔炉”,通过不断加入新鲜的文化原料,在具有高融合度与高活跃度的氛围中,烧制出具有时代感的文化作品与文化气息。

(一)“景漂”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发展

在一般的认识中,景德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但却很少留意其现代性的一面。成长在景德镇的方李莉将景德镇看作是传统在现代化中重构的典型,并发现景德镇在改革开放后不断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曾经消失的家庭手工业陶瓷工作坊再度出现。她认为这不是简单的“传统的重现”,而是“现代化的胎芽”,这种传统与现代的联系在“景漂”的推动下愈发紧密。

景德镇制瓷业的发展形态经历手工制瓷为主-机械化制瓷为主-二者并存等阶段。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体现在景德镇现有的混合社会形态中:手工陶瓷工作坊是对传统手工业社会形态的传承与发展;陶瓷工作室的活跃与多元体现了个体作为文化创意的主体性;虽然大型工厂并不是今天景德镇的主流,但仍有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可满足批量生产的需求,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化社会形态;陶溪川文创街区保存的废弃厂房和窑炉是建国后盛极一时的“十大瓷厂”的历史遗留,对废弃工业设施的改造和再利用实际是后工业景观的体现,这成为景德镇文化历史性标记的重要媒介;而将景德镇艺术与文创紧密结合的三宝蓬艺术部落在发展过程中充满人气,也显现出后工业化的社会形态。

景德镇是中国少有的同时具备手工制瓷、机械化制瓷、瓷器文创开发等社会形态的地方,传统与现代的时空融合也成为景德镇区别于其他陶瓷古镇的显著特点。这其中,“景漂”人群无疑在不同社会形态中扮演不同且重要的角色——陶瓷手工艺匠人,陶瓷专业学者与学生,分别承担做坯、装饰、烧窑、销售的工作室,依托于材料或创意的艺术家与艺术中介机构,陶瓷贸易平台等。“景漂”们在实践中学习和反思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融入有别于当地传统的艺术风格与文化审美进行再创造,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打破了传统与现代对立的二元格局。

乐天陶社创意集市作品

(二)“景漂”推动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发展

景德镇文化吸引了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景漂”。从景德镇陶瓷在宋元时期输出到世界各地开始,景德镇文化就与世界文化开始建立联系。早期的文化联系依托于“器物”,景德镇瓷器传到欧洲深受各国王室喜爱。从最初输出印有中国风格图案的瓷器到出口融合异国特色图案的瓷器,再到欧洲复制和仿制中国瓷器,中国的瓷文化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制瓷乃至艺术风格方面有重要影响。

随着全球化影响的加深,当代景德镇的文化联系则很大程度上依托于“景漂”,尤其是被称为“洋景漂”和“景德米亚”的两个群体。“洋景漂”主要指来景德镇的外籍人士,他们在景德镇进行瓷器相关的学习、创作和经营,并将在景德镇创作的瓷器和对景德镇文化的理解带回自己的家乡,推动了相关国家对景德镇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认知与了解。

“景德米亚”被用来形容“景漂”中分化出的一个群体,他们因为坚持将波西米亚主义运用于传统手工艺中而得名,其中不乏有留学背景的艺术家。波西米亚主义普及于法国,强调一种不受传统束缚的生活方式。“景德米亚”这一说法借鉴“波西米亚”本身就是艺术和生活突破地域边界的表现之一。“景德米亚”增强了景德镇文化的创新动力与元素,注重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在陶瓷文化中的自然融入。“洋景漂”增强了景德镇文化的世界性,实际上成为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对话的有效桥梁,“景德米亚”则凸显了景德镇文化的创意性,表明了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并非对立存在,对文化创意的追求为文化的全球互动提供了可能。

来自俄罗斯的“洋景漂”塔西雅

(三)“景漂”推动陶瓷文化与其他文化的融合发展

景瓷与生活的深度融合使瓷器不单纯是器物文化载体,更是复合文化粘合剂。在景德镇文化生长和传播的过程中,包含了陶瓷文化与其他文化的紧密互动。

就文化自身的生长而言,在“景漂”的创造性推动下,与景德镇陶瓷文化关联密切的茶文化、饮食文化、佛教文化等在实际生活中不断被激发,并与陶瓷文化有机融合。茶具作为瓷文化的物化形态,瓷茶共现古已有之,两种文化共同营造了相得益彰的雅致生活场景。与之类似,中国文人的酒文化也与陶瓷文化有着密切的互动。此外,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对陶瓷文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佛教的文字与图示成为瓷器的装饰,佛教的人物也影响了瓷器的器型。

就文化的对外传播而言,瓷器外销意味着中国文化的外传。陶瓷文化对世界的其他文化艺术门类产生过重要影响。比如十八世纪欧洲盛行的洛可可风格就与陶瓷的装饰图案有关。不同文化形态的“合力”成为中国文化内向发展和外向传播的“活力”,体现为中国文化的自我更新与对外交流。

四、中国文化的当代发展:成为“活的文化”

“景漂”现象及其对景德镇文化的推动作用,对中国文化的当代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要让中国传统文化更加具有生命力,让当代中国文化更加具有创造力,推动中国文化成为“活的文化”是核心要义。

当代中国文化应是作为生活方式的文化中国文化的当代发展首先需要为传统文化注入实用性、日常性,使之成为“日用而不知”的日常生活方式。“景漂”在景德镇的生活即是他们参与当地文化建设的过程,“景漂”的生活成为景德镇的文化基因、文化土壤与文化景观。笔者在景德镇调研时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景德镇的夜晚是热闹的,有大量的聚会、茶叙,大家都在热情地交流,甚至于夜里十点钟可以敲开一位工艺美术大师的家门、一个瓷器创意工作室的大门,他们会热情地介绍自己的瓷器作品与创作理念,邀来访者品茗畅叙。“什么叫做文化呢?用人工把自然的土变成用具,变成服务于人的生活的东西,这就是文化。”生活性是文化最基础的特性,也是最内生的动力。有生命力的文化首先是生活方式,进而才是别的形式。任何文化形态,倘若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就会成为边缘的存在、小众的存在甚至是“死的历史”。而“活的文化”正是因为满足生活的需要而变化和繁盛。事实上,深入研究人们的现实生活需求,挖掘传统的文化资源,就能凝练出强大的文化能量。因此,在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应该重视文化的生活性需求,关照文化的实用性功能。文化创造者主动参与生活、关注生活、改善生活,是“景漂”现象的突出特点,也是景德镇文化乃至中国文化得以延续的经验。

三宝国际陶艺村咖啡厅一角

当代中国文化应是作为经济资源的文化。中国文化的当代发展需要重视文化的经济性,使之不仅作为“静态的遗产”而存在,更作为“动态的资源”而发展。景德镇自南宋以来就具备工业城市的特征,陶瓷生产者制作出来的瓷器可以流通和置换是人们进行生产与选择职业的基础。直到今天,大量“景漂”在景德镇从事与瓷器文化相关的经济活动,正是因为景德镇瓷器及其文化创意产品的经济属性。笔者在景德镇调研时,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在景德镇很容易活下来。究其原因,景德镇的瓷文化已经成为一种产业形态、一种发展资源,不仅是被保护的对象,也是可开发和可利用的对象。只要有开发文创产品的意识与能力,就有收入来源。事实上,在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的一面时,更要挖掘其现代和经济的一面,以之作为推动中国文化当代发展的有效手段。要使文化进一步成为经济资源,“需要个性化、多样性的创意引领;需要金融工具、市场机制支撑;需要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融合”。

当代中国文化应是作为交流纽带的文化。景德镇瓷文化中蕴含的东方审美价值是其能够跨越地域、国界而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也是不同文化背景的“景漂”相聚于此的吸引力所在。知识、技艺与人才的全球互动对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以及中国深度融入并引领全球化具有重要意义。在景德镇,来自世界各地的“景漂”艺术家与创意者汇集于此,增强了当地文化的创造力与中国文化的传播力,也极大地展示了中国的国家形象。尽管景德镇只是一个很小的区域,但在当代全球化面临越来越明显的文化冲突、价值观冲突时,正所谓“地球越来越小,心胸也越来越小”的状态下,却有着很大的意义。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费孝通先生曾经极富洞见地提出:“21世纪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各种不同文化的人,也就是怀着不同价值观念的人,怎样能在这个经济上越来越息息相关的世界上和平共处。”中国文化具有较强的包容力与开放度,可以鼓励不同文化既遵循自身特色,又通过对话、碰撞、融合来推动人类新文化的发展景德镇瓷文化曾面临工艺与艺术的分歧、中国与世界的差异,但随着大批外来“景漂”的融入,今天的景德镇正在从一个传统的陶瓷工艺古镇转变为现代化、国际化的创意城市,更重要的是,培养出了一大批“善于在文化多样性的世界里能和平相处、并肩前进的21世纪的人”。传统工艺与当代艺术及创意的结合,让中国文化在本土与世界融合的过程中找到自身的位置坐标,也为世界文化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

坐落于三宝国际瓷谷的艺术家工作室

当代中国文化应是作为精神归属的文化。中国文化的当代发展需要重视文化的理想性,帮助人们实现“诗意栖居”。有超过一半的“景漂”选择长期扎根于景德镇,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外来人群对景德镇文化的认同,对“很中国、很田园、很人文”的生存环境的喜爱。除了瓷器文化与工匠精神的千年传承,景德镇自然环境中的山水相依、田园相伴的生态,景德镇文化环境中尊重个性、释放生命、尽情创造的氛围,是其当代吸引力的重要因素。笔者在景德镇调研中发现,许多“景漂”在景德镇盖房子、建园区的设计理念就是:向自然低头,做“看不见”的建筑,让建筑与自然一同生长。其设计理念与实际的建筑样式及生态效果都令人刮目、启人深思。在近代工业革命、科技革命以来的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发展的目的常常被手段所遮蔽,事实上,技术进步的目的应是人类的田园化而不是机器化,应是人类的更大自由而不是更多奴役。对于“景漂”而言,“漂”并不意味着漂泊无依,反而是自由精神的自主回归。景德镇所体现出的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与生活的结合,个性与精神的开拓,实际上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中极为珍贵、极具魅力的组成。在中国文化的当代发展中,厘清传统与现代、本土与世界、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其最终目的还是要回归文化的精神本质,建设人类的精神家园。

中国文化的当代发展具有深厚的传统积淀,还需要找寻活跃的现代途径,发展当代中国文化,既要有历史视角,又要有未来视角。懂得历史才能懂得现在,抓住未来才能抓住现在只有当文化作为生活方式、经济资源、交流纽带、精神归属真正得以实现时,中国文化才能成为“活的文化”,滋养国人,贡献世界。来源|文创前沿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SCCTT海峡文创智库网的内容所有权归属原作者。SCCTT海峡文创智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SCCTT海峡文创智库对观点赞同或支持。部分经网络转载内容,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以便及时删除。

参与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400个字符

关闭

海峡畅想文创集团

492篇文章  |  2,160次浏览

  • 精彩推荐
  • 广告6
  • 广告7
  • 广告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