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隽: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带来了什么?

高端声音
海峡文创
海峡文创
Jun 13, 2022 4:13:23 PM
[ 海峡文创导读 ] 如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数字技术将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丰富多元的手段和路径。运用数字技术,能以“今”入“古”,让流转千年的古风古意联通历史和当下,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带来了什么?

文 / 黄隽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五千年中华文明为我们留下的丰厚历史文化遗产,积淀着最为深沉的民族底色,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血脉、智慧、神韵和气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如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数字技术将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丰富多元的手段和路径。运用数字技术,能以“今”入“古”,让流转千年的古风古意联通历史和当下,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供新方式

我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不可再生的历史遗珍,由于容易损坏,经常以实物形态示人存在困难,因此很多文物只能长期躺在库房里睡大觉。这是文化遗产展示利用与保护传承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

数字技术可以通过交互体验的形式满足公众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文化遗产在展示和利用的同时得到有效保护。比如,有些文化遗产不方便公开展示,数字智能化展柜展室系统,可以让珍贵文物保存于适宜的温度湿度环境中,避免或缓解文物的损坏老化。然后,通过虚拟空间技术、AR互动体验等手段,为文化遗产打造出逼真的三维虚拟场景,人们在虚拟空间可以看到文化遗产的细节,鸟瞰文化遗址周边的景致。

利用数字技术还可以通过虚拟方式拼接、复制、修复被毁坏的文物,全方位多视角展现昔日古都、遗址、文物的风貌。比如,故宫博物院建立了“数字文物库”,已对外发布超过68000件文物的高清数字影像。

数字技术可以使历史文化遗产以全新的方式永久保存,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记忆。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重大基础性工程,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已被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国文化遗产标本库、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中华文化素材库等正在建设中。在这些文化数据库中,相关文化遗产将按照一定标准结构化存储于服务器中,实现专业资源分类和系统资源整合,并可以通过有线电视网络实现与千家万户的连接。届时,无论是单纯地学习了解传统文化,还是开发文创产品,抑或是进行学术研究,都可以通过终端方便地从上述文化数据库中查阅提取素材。

丰富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

文化遗产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文化素材,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又为破解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框架。数字技术的发展大大提升了文化生产力。随着各种数字技术的应用,创意和设计的门槛不断降低,而文化的表现形式会更加多样。

在对文化遗产元素的应用上,数字虚拟仿真等技术能够推动文化产业突破各种介质、载体及时空界限,实现文化创意跨载体呈现、跨时空交互,从而为文化产业创造出新业态和新场景,同时也会拓展传统文化传播的边界和想象力。

目前,已有不少机构借助 5G、AR、VR、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出了大量数字文化精品。比如,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用激光与数字光影机械装置,为观众呈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让中国文化的内核得到完美表达。河南卫视《唐宫夜宴》《端午奇妙游》《中秋奇妙游》系列节目,以“5G+AR”技术将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将传统文化与前沿科技创新交融,让舞蹈与国宝梦幻联动,提升了传统文化的穿透力。爆款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出品方以创新技术弘扬民族文化,推出《只此青绿》数字藏品纪念票,为观众构建起通往民族文化IP的桥梁。还有一些机构利用数字技术推出实景游戏体验、博物馆场景角色扮演等项目,给人们带来别样的文化体验。

数字技术的加速应用和迭代,深刻地影响着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表达方式的创新以及优质文化产品的供给力度,成为激发文化建设活力的关键所在。随着整个国家消费升级步伐的加快,人们不再执着于单纯的物质消费,而更加看重文化消费和精神体验,更在乎文化消费品是否具有超出想象的创意性和直抵人心的感染力。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能够为消费注入美学创意、设计创新,助力消费需求从“物质型”向“精神型”跃迁,而数字技术作为催化剂,能够将文化元素以多元方式导入消费领域,满足人们新的消费偏好、新的消费场景要求,进一步提升消费品质。

为文化遗产展示传播插上翅膀

据不完全统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很多博物馆闭馆,同时全国博物馆系统已推出超过5000个线上展览,总浏览量超过90亿人次,文化遗产的传播力大幅提升。这些都得益于数字技术的进步。

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展示和文化信息传播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数字媒体时效性强,手段多样,传播迅速,辐射面广,内容丰富多样,适合进行碎片化传播,而大数据精准搜索、个性化推荐、智能分发等技术可以快速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同时还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其次,自媒体时代,人人手中都掌握着“麦克风”,可以随时随地传播、分享、评论信息和观点,这些都会强化受众的存在感和忠诚度。再次,数字技术能够带来新颖的呈现方式,比如沉浸式体验,让受众在愉悦放松中收获知识,这会增加传统文化的亲近感、吸引力,极大拓展文化遗产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2019年腾讯社会研究中心等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将近90%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其中80%的年轻人都是通过网络了解传统文化,这说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越来越依靠数字化渠道。

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呈现,对大众来说有一种“老树开新花”的惊喜。但利用数字技术展示文化遗产,并非简单地给馆藏品拍照、录像,把线下内容机械“搬运”到线上,而是要进行适应化改造、针对性开发。总之,灵活运用VR、5G、全息投影等新技术,大胆推出音乐、游戏、动漫、影视剧等不同形式的文化遗产周边产品,既能不断提高文化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又能提升文化遗产的感染力、传播力、影响力。

拓展文化遗产周边消费的广度和深度

一方面,数字技术大幅缩短了文化遗产衍生品的开发周期,大大加快了IP到衍生品的转化;另一方面,数字技术提供的消费场景、消费渠道越来越多,降低了文化消费的门槛,能够推动优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全球配置使用。

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我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28.5个小时;网民中,网络视频、短视频用户使用率分别为94.5%、90.5%,用户规模分别达9.75亿、9.34亿。可以说,在一个互联网普及率如此之高的国家里,几乎每位网民都是文化消费者。

与此同时,文化消费已经进入品质消费阶段,碎片化、即时化、定制化、个性化的文化消费正在成为新的消费趋势,人们更加追求有文化气质、有设计感、智能便捷、能够引起情感共鸣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文化遗产周边产品往往既具有使用价值,又具有文化属性,因此能够满足人们新的消费需求。也许有人认为文化遗产周边产品的消费群体比较小众,但市场需求是市场上个别需求的加总,在互联网长尾效应的作用下,消费者对文化遗产周边产品个性化小众化的需求累加起来就会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数字技术大大丰富了文化遗产周边产品的种类,也大大拓展了文化遗产周边产品的销售渠道,因此文化遗产周边消费的规模将不断扩大,数字文化产业也将不断迭代升级。

需要注意是,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的影响并不完全是正面的、积极的。例如,在大众流行文化的快速迭代中,数字经济的“快”与传统文化的“慢”之间形成较大反差,不是所有文化遗产都能幸运地搭上数字技术快车,那些登不上数字技术快车的文化遗产可能会面临更加严峻的生存危机。另外,在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中,文化始终是内核和灵魂,而数字技术只是工具和载体。可是,不少所谓的文化科技产品,外表虽然绚丽,也运用了不少新技术,但没有多少文化内容,文化遗产成为其引流和营销的噱头。(来源:《光明日报》)

“数字敦煌”项目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文物保护理念,对敦煌石窟和相关文物进行数字化采集、加工和存储,构建起一个多元化与智能化相结合的石窟文物数字化资源库(图片来源于“数字敦煌”网站)

来源|文创前言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SCCTT海峡文创智库网的内容所有权归属原作者。SCCTT海峡文创智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SCCTT海峡文创智库对观点赞同或支持。部分经网络转载内容,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以便及时删除。

参与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400个字符

关闭

海峡畅想文创集团

491篇文章  |  73次浏览

  • 精彩推荐
  • 广告6
  • 广告7
  • 广告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