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金融融合亮出“北京模式” 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政策库
海峡文创
海峡文创
Aug 28, 2019 9:42:54 AM
[ 海峡文创导读 ] 北京正在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文化金融正源源不断注入驱动力,加快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优政策 建体系 搭平台 强服务

  文化金融融合亮出北京模式

  北京正在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文化金融正源源不断注入驱动力,加快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本市已形成“优政策、建体系、搭平台、强服务”的文化金融融合“北京模式”,实施一系列文化金融政策,构建“投、融、担、贷、孵、易”首都文化投融资服务体系。

  记今天在全市文化金融融合工作推进会上获悉,本市将进一步推动文化金融深度融合,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消费需求、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四方面探索文化金融融合方式。下一步,市区两级多部门将共同推动优化“投贷奖”政策体系、打造文化金融专营机构、夯实文化金融基础设施、健全文化金融服务平台等最新政策落地,为首都文化金融融合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1.jpg

  优政策:

  多政策联动解决融资难题

  从事文化产业的企业,都熟知北京有个“投贷奖”。本市建立了文化产业“投贷奖”联动管理机制,2017年以来,“投贷奖”政策共支持1351个文化法人单位,支持金额达8.5亿元,拉动社会资本超过700亿元,大大降低了文化企业的融资成本。以贴息为例,贴息前平均利息(利息总额/贷款总额)为5.40%,贴息后平均利息为3.69%,降低融资成本超过30%。

  除此以外,近年来北京市相关部门与“一行两会”在京派出机构紧密合作,联合出台《关于促进首都文化金融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北京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打造北京文化企业上市培育基地等文化金融品牌,形成了支持本市文化金融融合发展的强大合力。

2.jpg

  搭平台:

  文化金融“超市”拓融资渠道

  走进位于东四环的市级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时尚气息扑面而来,这里随处可见一栋栋造型精致的工作室,端着咖啡的文化传媒行业白领步履匆匆。园区内工作的人们,都知道在15号楼有一家文化金融“超市”。去年8月,北京市首家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在园区落户。

  走进这座投用刚满一年的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气派的功能区域及配套公共空间。金融服务区内人气最旺,北京银行、北京中小企业再担保公司、北京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朝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金等金融机构入驻,窗口前来咨询的人就没断过。这家文化金融“超市”常常举办文化产业扶持政策辅导、文化产业讲座、文化金融沙龙等活动,几乎场场爆满,吸引数百家企业纷至沓来,很多园区入驻企业都是这里的“回头客”。

  “这对于我们有融资需求的文化传媒创业公司来说,帮助太大了!”在参加完一场路演活动后,一家影视工作室负责人当场收到了几家投资机构送出的“橄榄枝”。国家文创实验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发起成立线下文化金融服务中心的初衷,就是希望有融资需求的文创企业能找寻到促进自身发展的金融“源泉”。

  建立首个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只是北京推进文化金融融合工作的一个缩影。不论在线下还是线上,本市都搭建了文化金融服务平台,为文化企业融资拓展融资渠道。

  “我们要做文创企业投融资服务及培育孵化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直至帮助他们走向资本市场,甚至上市!”在今年京交会上,市级文化金融服务平台负责人信心满满地介绍。

  依托“投贷奖”政策,北京搭建起线上的市级文化金融服务平台,对企业在平台上登记的融资需求分类分发给相应的金融机构。截至目前,平台共计入驻企业13854家,其中文化企业12620家;受理融资申请1455笔,成功对接融资311.75亿元。

3.jpg

  建体系:

  构建文化金融生态圈

  “我们没那么多实物可以抵押啊!”几年前,一家影视企业负责人在向北京银行申请贷款时面露难色,朝外支行的客户经理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版权质押。于是,企业将420集电视剧的版权进行质押,北京银行为其提供1亿元打包贷款,从而成就国内“版权质押第一单”。

  现如今,版权质押对于部分北京金融机构来说已成为常规业务,各金融机构早已投身文化金融融合领域,针对版权开发出独具特色的金融产品。今天举办的全市文化金融工作推进会上,华夏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多家机构又发布“龙盈•知识产权通”“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无形资产融资租赁”系列新产品,轻资产的文化企业即便无抵押,但凭借版权这样的无形资产,也可获得银行授信和资本支持。

  首创担保、北京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公司等创新增信模式,通过担保、反担保、再担保业务提高文化企业融资几率;针对艺术品高价值、难复制、难修复的特点,人保财险北京公司还专门推出艺术品财产保险和货运保险……

  在文化金融体系建设方面,北京推动华夏银行、北京银行、北京农商银行、杭州银行等多家银行设立文化产业专营机构,大力开发特色文化金融产品和服务。还组建融资担保联盟及文创专委会,促进文化产业融担业务合作和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撬动作用,构建“投、融、担、贷、孵、易”首都文化投融资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企业融资稳步快速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北京营管部数据显示,今年1-7月,北京地区中资银行累计发放文化产业人民币贷款983.92亿元,同比增长28.7%;贷款户数5973户,同比增长58.1%,有力推动全市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实现收入5818.8亿元,同比增长9.1%,高于全国同期增速1.2个百分点。

  文化金融融合带来的不光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同样显著,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北京2022冬奥会筹办等多个领域都有文化金融助力。华夏银行负责人介绍,“我们前期支持了崇礼核心赛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文化体育项目,近期正和全聚德、同仁堂、六必居、红星等老字号谈合作,实施北京老字号行动计划,为老字号插上‘金’翅膀,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如今,文化金融融合深入“文化+老字号”“文化+旅游”“文化+科技”“文化+体育”等领域,是北京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4.jpg

  强服务:

  营造良好文化金融营商环境

  未来,文化和金融将在北京迸发出更多火花。

  记者了解到,在文创产品开发方面,本市正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为体制机制松绑,一批文化文物单位和市属公园将释放出文创发展潜力,带动创意设计、电子商务、宣传营销、创意节目制作等上下游相关企业发展。

  首批33家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4家市级文创示范园区,将获得一份“服务包”,金融机构带来的文化金融服务将“送上门”,与园区内文化企业融资对接将更加顺畅。

  “投贷奖”政策体系将进一步得到优化,研究探索无形资产评估费用补贴、信用评级费用补贴、担保和再担保费率补贴等支持方式。

  下一步,市文资中心、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财政局还将和北京银保监局、北京证监局加强沟通合作,完善文化金融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方面加大力度,支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化产业信用体系和无形资产评估体系是文化金融融合的两大支柱,本市相关部门也将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文件,搭建文化企业信用服务平台,构建文化企业信用促进机制,加快培养一批具有公信力的文化无形资产评估和交易机构,为文化无形资产作为增信措施提供保障。

  本市文化和金融相关部门将继续办好“畅融工程”、首都文化产业投融资峰会、首都文化产业投融资沙龙、北京文化企业上市培育基地、文化金融早餐会等多种投融资服务平台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金融营商环境。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SCCTT海峡文创智库网的内容所有权归属原作者。SCCTT海峡文创智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SCCTT海峡文创智库对观点赞同或支持。部分经网络转载内容,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以便及时删除。

参与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400个字符

关闭

海峡畅想

1,103篇文章  |  3,324次浏览

  • 精彩推荐
  • 广告6
  • 广告7
  • 广告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