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长烈:剧场灯光的自动化探索

智库观点
海峡文创
海峡文创
Oct 31, 2019 9:05:19 AM
[ 海峡文创导读 ] 舞台灯光的发展不可能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更重要的是有领导和组织来引领整个灯光行业的变革。

  1.jpg

       10月26日,备受行业瞩目的2019世界灯光设计师大会在京举办。本届大会由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主办,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灯光专业委员会承办,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协办。国际灯光行业大咖、国内重量级嘉宾、灯光设计精英、行业龙头企业齐聚现场,围绕“灯光-世界语境下的视界语汇”这一主题,与世界舞美、灯光同仁一起展开了一场丰富而深入的脑力激荡。

  本次会议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教授金长烈先生,作为中国舞台灯光的探路者和当代舞台灯光发展的奠基人,金教授培养的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创作了一部又一部优秀的戏剧作品。此次大会上,金教授围绕着“世界语境下的视界语汇”这个主题,再一次为我们奉上了精彩的讲座。

2.jpg

  金长烈,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教授。

  主要著作:《创造自由的照明空间》、《舞台灯光》等。

  主要作品与荣誉:《罗密欧与朱丽叶》、《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蛾》、大型现代淮剧《小镇》等。曾多次获得文化部文华奖“舞美设计奖”、中国戏剧节“优秀灯光设计奖”、中国舞蹈荷花奖“最佳灯光设计奖”等,其专著《舞台灯光》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

3.jpg

  金长烈:

  作为一个老师,讲授知识本属平常。但今天站在这个舞台上却有些惶恐。我能够讲的已经在很多场合讲过很多次了,也发表过很多东西,最早是舞台灯光,后来又发表了一本专著《创造自由的照明空间》,再接着我又宣传四化,“四化”就是自动化、智能化、系统化、国产化。最近我主要是对剧场做一些思考。

  今天我主要讲的是近几年在剧场建设方面做的一些设计。主要是两个剧场,一个是现如今已经完工的浙江小百花艺术中心大剧场,另一个就是嵊州越剧小镇的一个剧场,这个剧场仍然在设计施工中。我们有一个团队叫创联舞台工艺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并承担了这个舞台基建、灯光、音响的设计。

  在我看来剧场建设最能够反映国家的发展状况。我并不能评价这个项目的优劣,只是想依据这个工程具体的设计方面,讲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这两个剧场有两个基本特点,一个就是向四化方面去发展,第二就是在剧场设计中重视戏剧性的应用。

4.jpg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到过戏剧性的应用这个名词,当前演艺的发展有两种现象,一种是戏剧性的演出,另外一种非戏剧性的演出。这两种演出现象在舞台灯光的应用方面,既有共性、相互借鉴的地方,又有不同的地方。

  非戏剧性演出包括综艺演出、大型的庆典演出或是旅游演出,特别是旅游演出现在已经成为了非常热门的一个项目。另外一种就是戏剧性演出,戏剧性演出需要比较严格的进行灯光设计,它表现的比较细腻,特别重视人物照明。

  我个人比较喜欢戏剧性的灯光设计,我们对这两个剧场的灯光设计,也主要是围绕着戏剧性的需要,围绕着它的基本规律来处理我们的灯光设计。我们力求灯光设计走向自动化,像现在小百花的灯具就全部是用自动化的灯具。在我看来要推进舞台灯光的发展,在剧场的建设方面首先就要向“四化”方向靠拢,其中首要实现的就是灯具。

  舞台灯具发展经历了三代,第一代就是我们现在还在用的2000瓦反射泡的聚光灯,随着时代的发展,剧场又开始用到成像聚光灯,成像聚光灯在国外使用非常普遍,之后才引入中国,这种灯具比聚光灯先进,有着良好的控制效果,所以我把它称为我们舞台灯具的第二代。

  舞台灯具的第三代就是进入到自动化的聚光灯,通过对灯具进行分类与整理,我们可以在应用光源上认识我们现在的灯具,我在书中也谈到对舞台灯光应用特性的理解:一个是可控性,一个是可塑性。所谓可控性,就是光的技术的可控性。而可塑性就是指光艺术的处理表现,就是用光来塑造空间与对象。

  所以我就是从可控性、可塑性两个方面来衡量我们光的进步因素,可控性的条件越好,可塑性的处理就越能提高。所谓自动化的聚光灯,也可以理解为电脑灯,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去理解它。

  电脑灯最早出现在娱乐场所,例如舞厅、歌舞晚会等等,最早是作为娱乐灯具使用。随着灯具的不断发展,逐渐应用到戏剧舞台上。但是在我看来,电脑灯还不能真正地运用于戏剧照明中。虽然我们的电脑灯发展很快,厂家企业方面也做了很多研究,功能越来越多,但是还不能够完全符合我们的戏剧性照明。

  我觉得要做先进的剧场灯光设计,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要做符合演出质量的自动化灯具。与浩洋的合作中我们研究出了两款灯具:3度到37度与15度到56度的聚光灯。这两款灯具用的是气体光源,最早我们对气体光源也有很多顾虑,但是我们知道舞台灯光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光,我们造灯实际上就是创造光。秉着对光值方面的考虑,虽然是使用气体光源,但这种光源仍然适用于舞台,并且不减少钨丝光源的优点。我把这两款灯叫做专业性的舞台自动化聚光灯,并应用到这两个剧场中。现今,大部分灯具制造者和设计者都在潜心研究新型灯具,从这个方面来看,在光的运用方面我们默契地达成了共识——通过灯具的研究来促进舞台灯光的变革与发展。

  我最不想听到的一种话就是说一款灯是万能的。我最希望我们的厂家在设计灯具时,能够务实地研发,而使用者也应当对灯具有基本的识别能力,考虑到所购灯具的具体用途。

  然后就是光源。上午各位也曾谈到对钨丝光源、气体光源和LED光源的认识问题,在我看来这也是当代灯光发展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我们长期使用的钨丝光源,有很多设计师、艺术家也非常喜欢这种光源,但这种喜欢在我看来是对艺术审美观念的一种认识。

  但是时代在发展,光源也需要经历更新换代,钨丝光源总有一天会完成它的历史使命而被淘汰,这时我们又会担心新的光源也就是LED光源能不能替代过去的钨丝光源,或者说在考虑它的光色显示中能不能把钨丝光源所具有的优点再实现。如果还没有更好的光源替代它的话,可能LED光源就是目前主要的发展方向,对于光源的使用与发展我们的想法要有所转变,这是我个人的看法。目前我们需要尽可能的把气体光源做好,同时不断实践LED光源。

5.jpg

  小百花剧场里使用的灯具是自动化的灯具,但我觉得灯体本身的运动仍不能满足很多设计创作的需要,因为若是想做细致化的舞台灯光,就必须要使灯调到最合适的位置和角度。过去的灯角度不对,我们可以通过增减灯具的数量来实现理想的灯光效果,但使用自动化灯具就不能单纯地用数量来解决问题,而应当从其他方面做一些革新。

  我们与北京星光合作研发了轨道,除了实现灯具本身的自动化外,还能让灯具进行移位。小百花剧场已经取消了我国剧场传统的面光桥和耳光室,从封闭式转入到敞开式,灯光的设计处理变得更加自由。

  当然也许有人从审美的角度上,觉得把这些灯露在外面不好看,我不予置评,在第一次演出时我特别关注了观众的观演状态,观众并未有任何不舒适的观演体验。基于这点,我认为我们必须在剧场的变革方面做一点尝试。

  基于两个剧场的实践,我觉得这种舞台灯光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应用光源。这两个剧场里全部采用直通电路,钨丝灯光的光源变化非常稳定,而我们现在对LED光源变化的应用也很稳定,技术成熟。

  2、常规灯概念的变化。我们过去常常讲的剧场常规灯通常是指前两代的聚光灯和成像灯。由于它不能够自动化,在应用方面都需要人工操作,我们称为手工对光。但是当灯具进入自动化以后,这些自动化的灯具成为了常规灯,其实就是淘汰了传统的第一代、第二代的灯具,所以未来的常规灯可能就是自动化的概念。

  3、在舞台上取消了一些面光跟耳光建筑的几种模式。这种模式在现代剧场里面都有,但我们今天就是要大胆地打破传统的一些观念。这种做法可以减少与建筑设计、装璜设计、音响设计之间的很多矛盾,而且我们可以自由选择角度,剧场的灯光可以覆盖整个观众厅。

  另一个我比较关心的问题就是灯具进入到自动化以后的编程问题。现今有很多高效的软件可以用于编程,如何应用这些软件?拿到剧场以后能不能90%以上的体现?当我们进入全面自动化的时候,我们能不能离开剧场编写我们的程序?能不能发展我们的离线编程?通过先进的编程设备能否轻而易举地实现我们的想法?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舞台灯光的发展,不仅需要我们提出变革的想法和主张,而且必须要依靠跨界联合。在联合的同时,我们要自己培养人才,并重点培养高级人才、专家级人才。这对于艺术院校的老师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我们不仅要培养艺术人才,更要培养技术人才。艺术院校必须要注重对技术的学习,因为舞台灯光艺术必须依靠技术支撑。

  我们还要建立灯光艺术科研机构,我们现有的机构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这些机构可能在机制上缺乏对技术上的科研研究,所以在推进剧场艺术的发展上,有些根本性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我们需要有一个机构能够把艺术与技术联系起来共同发展。

  舞台灯光的发展不可能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更重要的是有领导和组织来引领整个灯光行业的变革。来源|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SCCTT海峡文创智库网的内容所有权归属原作者。SCCTT海峡文创智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SCCTT海峡文创智库对观点赞同或支持。部分经网络转载内容,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以便及时删除。

参与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400个字符

关闭

海峡畅想

1,103篇文章  |  3,252次浏览

  • 精彩推荐
  • 广告6
  • 广告7
  • 广告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