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周 | 面向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产业研究
海峡文创
海峡文创
Sep 25, 2020 2:27:04 PM
[ 海峡文创导读 ] 总书记在湖南长沙考察调研时指出:“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要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面向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时期,我国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有哪些变化?“十四五”时期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近日,范周教授以“面向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为题在2020年东城区文化金融研修班进行主题演讲。

一、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回顾

第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进行了重新界定2018年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将文化产业分为9大门类,43个中类,146个小类。与2012年的版本相比,2018年版本的变化突出表现在:新增设了分类编码、新增加了符合文化及相关产业定义的活动小类和重点调整了分类的类别结构等三个方面。

第二,两个文化产业的主要统计口径取得了可观的增长。从2015年到2018年,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增加值从2.7万亿增长到了4.1万亿;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企业数量从4.7万家增长到5.8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企业营收从7.3万亿元增长到8.9万亿元。在2018年调整统计标准后,2018年和2019年也同样保持了7.0%以上的高速增长。

2015-2018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单位:万亿元;来源:国家统计局)

第三,文化及相关产业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文化制造业、文化批发和零售业、文化服务业三者之间比重从2015年的4:1:5变为2018年的4:2:4。文化批发和零售业在内部结构中表现出强势的增长潜力,说明我国文化消费的氛围已经逐渐形成。

第四,文化消费环境和内容持续优化。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当中,偏好型消费或精神型消费在居民支出结构中上升。其中,教育、文化和娱乐方面的支出变化最为明显。同时,恩格尔系数的不断降低也意味着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这也是过去五年文化产业市场逐渐成熟不可或缺的因素。

中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单位:%;来源:国家统计局)

以网络文学为例,从2018到2019年,网络文学作品的用户从3亿人增长至4亿人。国内网络文学的创作者已经接近2000万人。根据《2018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各类网络文学作品累计达2442万部,较上年新增795万部,同比增长48.3%。目前,已经有很多地区将网络文学作为重点扶持产业。

第五,文化新业态成为发展重要驱动力。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例如互联网游戏服务,多媒体、游戏动漫,互联网文化娱乐平台,版权和文化软件服务,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等,于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19868亿元,比上年增长21.2%。新业态近年来的扎根发芽、快速发展,为文化产业在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

第六,文化金融体系的逐渐完善给文化消费市场带来了新的课题。就目前来说,文化金融领域还存在无形资产流转不畅、文化企业融资能力不平衡、相关政策法规措施及文化金融综合统计制度缺失、文化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滞后等问题。

二、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内外部环境研究

1、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时代背景

第一, 全球秩序加速变革。在当今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国际格局多极化加速发展的趋势下,国际局势愈发错综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过去对国际形式的分析和判断将不再适用,我们需要对未来的世界格局有新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中美关系出现转折性变化。其中直接原因之一,便是中国经济总量同美国日趋接近。从历史上看,GDP超过美国的60%是一道红线,苏联和日本GDP 超过美国60%后,美国都加大了遏制力度。除此经济因素外,还有来自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未来,中国将面临美国来自政治、经济、外交、舆论以至于军事等多方面的压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丢掉幻想,重新认识中美之间的关系。一旦中国对美国构成竞争力,那么对立和冲突就会是必然的结果。

第三,科学技术推动生产方式、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生产力变革,推动生产关系、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信息传输技术的进步、范围的扩大,让社会分工更为灵活。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突飞猛进,深刻重塑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例如5G时代的到来,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一定是深远的、彻底的、全方位的。5G技术除了是对网络带宽、速度的升级,还是一场带来新的内容的一场革命。

第四,全球疫情尚未得到控制。Worldometers世界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9月25日7时42分,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突破3239万例。死亡超98.7万,即将突破100万。以色列、法国、西班牙等国重新开启“限行令”,除中国外其他主要经济体防控疫情压力仍然很大,全球存在发生新一轮疫情的可能。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出现大幅下降,全球贸易投资等将遭受巨大冲击。同时,疫情也将推动全球产业组织形式、产业链布局、全球治理方式等发生重大变化。

第五,从更长期的坐标系看“十四五”,我们正处于从第一个百年目标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转段”的交汇期,将要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今后的一个阶段,我国发展的条件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新条件、新问题、新任务决定了我们的目标、方法和战略都需要进行深刻调整。

2、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

第一,我国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仍将拥有世界上相对规模最大的优质劳动力资源。预计到2030年,我国20-50岁的青壮年人口数量将达到6.12亿人,其中20-40岁的青年人口数量为3.90亿人。

新一代青年人口有着很多自身的独有的特点,例如我们常说的“Z世代”,“Z世代”生于1995年到2010年之间,他们是中国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他们普遍受教育程度高,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思想开放,接受新知的能力很强。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非常注重圈层文化。因此想要和“Z世代”的人打交道,就必须要能够融入他们的圈子。

第二,我国具有超大规模消费市场的优势。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1.16万亿元,按照当年1:6.9的平均汇率折算,相当于5.97万亿美元,已经超过美国5.46万亿美元的零售总额,成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市场。

例如,在汽车和住房这两大行业中,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市场。2019年全国汽车销量达到2575万辆,占到全球汽车总销量的28.5%,大幅高于北美的2087万辆和欧洲的1970万辆。2019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达到15.97万亿元,销售面积达到17.16万平方米。

中等收入群体人数的快速增长是促成中国消费规模不断壮大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人数已经超过了4亿,并且根据预测,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人数还有望迎来大规模增长。

2018年,我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例仅为39.4%,总消费率仅为54.3%,这个数值是低于大部分发达国家的。换言之,我国的消费率在未来的上升空间很大的。

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单位:元;来源:国家统计局)

第三,我国还拥有科技创新的优势,尤其是在互联网领域,新技术的涌现越来越多。这其中一方面的原因是,我国近年来的科研经费投入不断增长。2019年我国投入研发经费共计21737亿元,仅次于美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

3、十四五时期,如何抓住发展新机遇

首先,过去国内经济循环发展以三驾马车拉动,出口部分为我国GDP贡献了部分比重。但在今年的新形势下,我国必然要将对外出口转为国内市场,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其次,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做出了指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这就表明我们今后的发展,都需要在创新中去寻找出路。我们的科技创新要有持久性,不能对全球化过度依赖,创新精神要体现在我们的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

最后,要以深化改革激发新的发展活力。目前,我国部分管理体制和政策不完全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例如,现行的金融产品的开发基本是以常规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为主,需要实物的抵押和担保。这在一定程度上并不适用于无形资产和智力资源为主的文化和文化旅游相关的企业。

三、十四五时期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研判

1、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不确定性

总书记讲到新发展阶段是危机并存的,危中有机,危可转机的一个阶段,这就要求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要准确识辨、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才能够转危为机,实现安全高质的发展。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导致海外市场收缩,物流运输成本提升,居民预期收入降低,同时也在加剧国际贸易摩擦,让本就严峻的国内外形势这个过程当中变得更加复杂。

2、消费的增长贡献率进一步提升将利好文化产业

第一,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经济增速将进入到中速区间,消费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区域,文化消费将迎来利好的增长。从数据上来看,8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和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0.5%和0.7%,增速均为年内首次转正,居民消费进一步复苏。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第二,各类文化消费场景稳步恢复。电影院、景区、展会等各类消费场景逐步恢复,市场活力稳步提升。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营业以来,票房收入不断提高。2020年“七夕”单日票房超过5亿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第三,跨省(区、市)团队旅游恢复和旅游景区限量措施调整以来,外出旅行等出行人数明显增多,铁路客流不断回暖。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5亿人次,较7月份增加4250万人次。

第四,经济内循环为扩大文化消费带来机遇,同时助推新一轮“国货崛起”。我国目前与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在消费行为上具有相似性,正逐步从奢侈化的品牌个性消费向追求性价比的理性消费过渡。例如,在今年的618大促中,天猫超37000个中国品牌成交额同比去年增长至少100%,有589个国货美妆品牌成交同比增长超过100%,183个国货美妆品牌增速突破了1000%。

3、科技创新将成为主导新发展阶段的决定性因素

进入5G时代,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在“十四五”期间爆发,给世界各个国家产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带来深刻影响,将深刻改变世界主要大国在未来几十年里的产业发展位势。但我国仍需改变科技投入不平衡现状,有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并强化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支撑,才能依托技术赋能实现“换道超车”。

我国数字文化产业正处于新一轮爆发性增长的前夜,呈现出三大趋势。首先,数字技术带来最大增长的一定不会是数字文化产业现有的一些细分行业,而是会催生出全新的业态和商业模式。例如外卖平台、电子货币等。其次,数字技术不仅提供丰富的文化消费品,未来还将成为文化生产的助手。再者,颠覆性的场景将会出现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比如,不只是手机屏,未来汽车和地铁里的各种屏可能成为信息交互中心,文化消费的场景被大幅度延伸。

4、数字经济推动文化新业态迅猛发展

2020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个部门今天公布的《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提出支持15种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数字新业态之所以能迅猛发展,首先是因为技术上的突破。数字技术提供了数据融通、资源流动、价值共享的技术底座。其次是数字技术改变了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要求商家要更加重视产品本身的价值。

5、新人群、新圈层的文化需求成为新蓝海

第一,《老年消费习惯白皮书》调查结果显示:银发族的消费观念也发生较大转变,即新老年快速崛起;品质付费意愿日益提高;健康消费方兴未艾;精神文化消费持续升温;享受型消费渐成潮流。

然而目前适应老年人的文化产品市场有效供给明显不足。与老龄化的日本相比较,日本老年文化消费达到1125亿人民币、老年娱乐消费1000亿,而我国老年文化消费市场尚未打开。未来针对老年人文化产品的开发,应当把握住三条准则:满足老年人的真实需求、适合老年人的文化消费形式、顺应老年人的文化消费心理。

第二,1995年以后出生的“Z世代”。他们对互联网的发展和变化有着更强的感知及适应能力。Z世代群体总数约2.8亿,是个庞大消费群体。Z世代每月可支配收入达3501元,消费能力快速增长,同比增速远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Z世代相比其他群体更关注圈层文化,他们社群归属感较强。例如,擅长圈层文化运营的B站2020年第二季度月活达1.72亿,按照68%的比例换算,我国95后群体规模2.1亿,B站95后用户可达1.17亿,可以计算出B站渗透已经超过53.6%。来源|言之有范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SCCTT海峡文创智库网的内容所有权归属原作者。SCCTT海峡文创智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SCCTT海峡文创智库对观点赞同或支持。部分经网络转载内容,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以便及时删除。

参与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400个字符

关闭

SCCTT海峡文创智库

94篇文章  |  3,585次浏览

  • 精彩推荐
  • 广告6
  • 广告7
  • 广告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