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科技与景观碰撞,颠覆的不止是你的想象

创意设计
海峡文创
海峡文创
Aug 29, 2019 10:41:11 AM
[ 海峡文创导读 ] 设计总能让人耳目一新 ,出其不意,视觉上的享受,精神上的满足,当科技与景观碰撞,撞出的不是火花,是心花怒放。

  设计总能让人耳目一新 ,出其不意,视觉上的享受,精神上的满足,当科技与景观碰撞,撞出的不是火花,是心花怒放。

1.jpg

  01

  伫立在废墟中的五色宝石

  日本九州岛上的mifuneyama rakuen公园,举办了一个名为“‘a forest where gods live, ruins and heritage – the nature of time”的新展览。

2.jpg

  与一年一度的夜间展览同时举行,该展览于2017年设计展。作为展品的一部分,这两件展品一直延续至2019年11月4日,teamLab展出了其最新的纪念性艺术品 - 一件名为“浴室废墟中的巨石”的作品。

  这些“巨石”的特色是通过计算机程序实时渲染的艺术品 - 它既不是预先录制的,也不是循环播放的。因此,以前的状态永远不会再发生,并且由于人的移动,艺术品不断变化。“每一刻都是独一无二的。

  作为装置的一部分,以鲜花和人为元素。

  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一年的时令鲜花盛开,经过花蕾,生长和开花的演变过程。虽然这种生长和衰退的循环不断重复,但如果一个人保持静止,周围的花朵就会生长并开花得更多。

  02

  星耀樟宜机场变成了一片发光的树木

3.jpg

  teamLab通过艺术研究人类与世界的关系作为装置灵感。由于人类的存在,艺术作品会发生变化,重新定义同一空间中人们之间的关系。通过沉浸式互动,装置产生的体验超越了人与艺术品之间的界限。由建筑师moshe safdie设计,整合了各种生活方式,包括花园和景点,280多个零售和餐饮选择,酒店和机场运营设施。

  03

  水晶森林

  在城市里,到目前为止公共事物和个人事物完全分离。然而,数字技术使分享个人的东西变得更加容易,并且通过时间分享,例如优步(Uber)和滴滴出行,爱彼迎(Airbnb)和 途家等,每当被共享时,个人的私家车和住家就扮演了城市里,如公共出租车和酒店一样的公共角色。

  通过数字艺术的方式,将个人的事物给公众化,创造美感,并且能够避免他人的不适,使得更多人体验到艺术之美。这次,我们想要提案的就是,在新时代的城市里,人们的全新的存在方式。

4.jpg

  “水晶森林广场” (计划中) 由光的点集合形成的水晶柱群体组成,我们称这些水晶柱为“水晶树”。水晶柱群体所发出的光,整体形成一个三维物体。由于三维物体是由光构成的,因此可以通过数字化来操控,使它产生互动。通过接近每一棵水晶树,或通过智能手机发出信号,我们可以改变光构成的三维物体。

  04

  互动步道

  互动,踩上去会有不同的色彩变换。

  具有专门的防划伤和防滑二向色顶面。在白天,这个表面将反射天空和周围环境。到了晚上,每个平台都会以完全直接的方式交互发光。

5.jpg

  05

  “池塘”之外艺术装置

  Wonderwall是一个在里斯本科伦坡购物中心的临时展览空间,设计用来安置由Jen Lewin创作的《池塘》这一杰作。它由大约2万条黑白织物建成。

6.jpg

  06

  光音

  自然光线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多媒体解读,它将成千上万的原始物体与激光和运动等技术以及原始音轨相结合。邀请参观者通过创建自己的视听来参与体验。

  07

  四川美术学院照明艺术2014级毕业展

  《杀猪》

  设计者:张海 指导老师:周波 沈海英

  作品简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猪基本上以我们的食物出现,本作品以相对夸张手法,描绘猪在我们生活中的残酷现状,并借由假象猪的自传,希望能带给观者不一样的体验与思考。

9.jpg

  《拼凑》

  设计者:刘韵诗 指导老师:周波 沈海英

  作品简介:该作品为一个互动性极强的灯光装置,参观者在游览过程中,可参与到其中,切实体会作品想要表达的意图。该作品的灵感来源于濒危动物,目的是想要呼吁人们保护濒危动物,善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生命。

10.jpg

  《虫烛》

  设计者:樊雪琪 指导老师:周波 沈海英

  作品简介:蛀木虫是各种钻木甲虫的幼虫,它们常常把完好的竹、木组织破坏成细粉。而被它们蚕食的后的树桩却显示出令人惊叹的纹理,每一个完整的花纹,都是一排卵长大的。就像同根的一朵花。每一根,都是由细到粗,努力的成长。长大的,自然的分别,就像朋友同路到天涯。有一些交织的,还未丰满便要争斗,夭折,体现了生命的抗争和残酷,爆发和进取。

11.jpg

  灯光和艺术的结合,点缀设计,创造有趣体验感,刷新认知。来源|古奇文创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SCCTT海峡文创智库网的内容所有权归属原作者。SCCTT海峡文创智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SCCTT海峡文创智库对观点赞同或支持。部分经网络转载内容,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以便及时删除。

参与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400个字符

关闭

海峡畅想

1,103篇文章  |  3,101次浏览

  • 精彩推荐
  • 广告6
  • 广告7
  • 广告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