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地上几乎每一个地方都有独特的传统文化资源,但是即使如此我们的文化产业依然摆脱不了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均衡的桎梏。如何实现地方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可以说是各地方文化部门的难题,本文作者在参与大量的地方文化项目调研、规划评审和策划基础上,总结出7个在活化文化资源过程中要把握好的关键性问题,今天文化产业评论特意分享给大家。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几乎每一个地方都有独特的传统文化资源,包括名山大川、神话传说、历史人物、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如何顺应国家文化发展大势,保护、传承与利用好传统文化资源,促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是当前各地普遍面临的文化建设难题。笔者在参与大量的地方文化项目调研、规划评审和策划基础上,总结出几个在活化文化资源过程中要把握好的关键性问题,供参考。
保护利用的前提:认清传统文化资源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在各地考察,经常会发现很多地方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形,有些地方官员、文保人员认为,只要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管是什么内容,先保护起来再说。至于,为什么重要?重要性在哪里?他们并不能说得很清楚,这样就容易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情况。
从文化价值来看,有些传统文化资源具有地缘唯一性和独特性,尤其是很多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它虽然不具有普世性,但却是人类文明发展和延续的结晶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证据。有些传统文化资源具有价值的永恒性。它们之所有流传至今,背后有当时的创造者的生存智慧和造物哲学,这些智慧、思想、审美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出现价值消退,对人类而言具有永恒的价值,比如敦煌莫高窟。
还有些传统文化资源具有现代生活的启发性。现代社会受科技进步、商业社会的冲击,一方面人类的知识增长、生活便捷性、时空流动性都在加速,另一方面人也因为更多的被物和技术包裹,而呈现出某种机械理性和异化现象,传统文化资源往往诞生于人类社会发育早期,那是的天地人之间的互动沟通更加直接与自然,这些文化传统为现代人重新理解生命、理解人之为人的根本,有某种启示意义,这也是儒家、道家、佛家经典至今仍散发魅力的原因。
总之,思想决定行动,没有从认知上理解这些传统文化资源的价值,我们在具体的保护利用行为上,就会容易出现轻重不分,张冠李戴的现象,也会造成不合理的保护、破坏和开发行为。
从散落的文化资源到线性的历史文脉和文化叙事
每一个地方的文化资源,往往呈现散落化、隐形化、基因化的特征,其中的原因有:
一是当前的行政区划划分,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对传统文化的形成和演进线路的系统化认知和整合;
二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文化信息被掩埋在黄沙下,存储在历史典籍、地方志、出土文物上;
三是随着人类知识体系的日益专业化和细分化,往往某一个专业系统、某一种类型的专家并不能呈现某一类资源背后的文化信息全貌。
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跨学科的协作与努力,把这些散落的、隐形的文化信息重新梳理出来、挖掘出来,通过历史文脉和历史叙事的梳理,把内在的文化精神提炼出来。比如,从历时性维度,应该如何进行前后历史的延展和定位?这些文化资源与历史前后的典故、遗址的关系如何?从社会文化的共时性维度,这些文化资源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如何?是什么样的政治制度、社会思潮影响下诞生了这样的文化资源?从文化地理的空间维度,是什么样的地理地貌、空间环境下形成了这样的文化资源?它们与周边地理环境中的其它文化遗存的关系如何?
如果不从历史的时间维度、社会的生态维度、地理的空间维度等多层面来进行深入的定位、挖掘和解剖,如果仅仅是在共同的文化符号的浅层来挖掘和讲故事,我们就会发现很多地方讲故事的方式很浅层化,或者在重复的讲一个故事,而且讲不进去。比如我们看到大运河沿岸的诸多城市、村落往往在讲一个故事,山西的诸多城市和区域都讲一个晋商故事,黄河沿岸的诸多城市、村落也在讲一个故事。
总之,从文化资源到文化叙事,最大的区别是,前者回答的是我有什么的问题,后者回答的是我是谁的问题。只有从文化资源走向文化叙事,才能真正树立当地文化的主体性,真正塑造一个有灵魂,有体温的文化母体,也才能真正吸引到别人来感受,来品鉴,来回味。
软性文化内容项目为先,硬体投入项目垫后
改革开放40年来,是中国各地房地产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发展的40年,很多地方领导把这种大兴土木的思维简单移植到文化建设上,于是各地的文化古街、文化古城如雨后春笋,迅速建成起来。但是,我们在地方考察经常遇到的情境是,投资几个亿复原了一座古城,老百姓迁走了,人气上不来,白天游客门可罗雀,晚上成了一座鬼城,地方政府左右为难。
这里的关键性的问题可能有两个:一是与古城当地老百姓的生活脱离;二是自身文化品牌效应没有形成,吸引不来游客。所以,地方文化IP或品牌的培育,是一个久久为功的工作,需要巧劲,更需要耐力。硬体项目投入大,聚集人气周期长,建成了再拆,得不偿失。而软性的文化项目,比如拍一部电影,创作一台舞台剧,在打磨剧本的过程中,就是我们盘清家底、厘清思路、梳理文脉的过程,软性文化内容项目返工容易,修改成本低,而且软性的文化项目往往是给当地树品牌,培养认知度,积累游客粉丝的重要阶段。
比如,前几年山西的文化建设,无论是舞台剧《立秋》、《一把酸枣》,还是电视剧《乔家大院》,都是软性文化建设的成功案例,投入成本并不高,但对地方文化影响力的传播贡献很大。而且,乔家大院依托之前电视剧所形成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之后在旅游目的地开发上也大获成功。因此,先上文化内容型的软体项目,积累到一定品牌认知度后,再来上实体文化旅游项目,是比较科学理性的文化建设思路。
从流动的文化到文化场景的营造
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克拉克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提出了文化场景理论,他的文化场景主要有五大构成要素:社区、建筑、人群、文化活动、公共空间,这是一个由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构建的一个系统,硬件包括建筑与空间,软件主要是指的这些设施与活动背后的所体现的审美趣味、价值观、生活方式和体验等文化性要素。
笔者认为文化场景营造是地方文化资源活化需要高度重视的一个方面,它不同于前文所提到的简单的硬体投入或复古建筑,它核心强调了人的作用,以及人与文化、空间、社区之间的互动关系,它强调如何通过软硬体的凝固作用,来实现文化的物理化表达,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的无缝连接和互动,而建筑、景观等均是文化表达的空间载体。
文化是润物细无声的,像空气一样无影无形,无处不在。这种流动的文化要让普通人感知到、体悟到是非常困难的,这就需要借助文化场景的力量。文化场景能让我们把要表达的文化价值观物象化、凝固化,这样的文化场景不仅让当地老百姓在日常生活的凝视过程中,不经意间受到冲击、唤醒记忆、产生共鸣,也能让参观的游客在场景空间内感受到强大的文化磁场,瞬间产生仪式感、庄严感。我们看到,日本广岛的世界和平公园,通过诸多公共艺术空间、雕塑的文化场景营造,让世人铭记战争的恐惧和对人类和平的向往。德国的奥斯维辛集中营,通过昏暗的、惊悚的、残忍的文化场景营造,让世人在凝视那一刻产生对纳粹罪行的深刻反思。
建立保护、传承、利用之间的榫卯结构
榫卯结构是中国古建筑、古家具领域里的两块木结构之间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不用钉子,但能做到严密扣合,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体现了中国古人的营造智慧。榫卯结构的特点有几条:一是相互嵌入,但不失本体。每一个木结构都有自己的主体,用凹凸部分来实现与对方的嵌入和连接,不是简单的迎合对方。二是相互成就。每一个木结构都是一个基本单元,但是共同铸就了美轮美奂的古建筑和古典家具,实现了整体的价值放大。三是相互制衡。在榫卯结构中,不允许对方越位,失去原则,互相制衡,互相监督。
当前,我们普遍遇到的传统文化资源保护、传承与利用之间的矛盾,从本质上不是事物自身发展变化的矛盾,而是外部各方力量之间,比如文物保护部门、旅游开发部门之间相互掣肘的矛盾,从根本上上看,是每一方分别站在自己的角度来审视事物,放大自身价值和简单否认对方价值造成的。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利用就是一个相互嵌入、相互成就、相互制衡的关系,没有好的保护,更不用谈传承,没有好的传承,也不能谈合理利用,同时,传承是保护的目标,利用是当代价值的体现,无视保护传承的盲目开发,最终带来的必然是文化断层的灾难,思维固化的为了保护而保护,只会陷入固步自封的泥潭,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展的文化研究、文脉整理工作,并不能直接带来文化商业价值,但是这是必须要经历的阶段和过程。因此,在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利用过程中,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各家自扫门前雪,而是如何借鉴中国古建筑、古家具中榫卯结构的营造智慧,实现共赢与共生,是破题关键。
以汇智为核心来营造文化创新创业生态
在知识经济和后工业社会发展阶段,生产要素已经由原来的土地、资本转移到人的创造力上,智力因素、人才因素显然是每一个地方创新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地方文化建设和传统文化资源的活化,需要人才智力资源、创意资源的注入,因此,如何汇智变得尤为重要。
很多地方抱怨,我们这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地理位置也不优越,如何吸引智力资源?
首先,今天的智慧资源是流动的,知识也是流动的,分享而不占有,是今天思考互联网共享经济的重要维度,我们每一个地方不要想着把最优质的智慧资源吸引到当地驻扎下来,甚至把这些智慧资源独享,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关键是如何吸引到真正匹配的智慧资源为当地的发展所用。
其次,随着人类物质层面需求的不断满足,通达能力的不断提升,原来制约智慧资源进入的门槛,比如交通等因素都不再是关键性问题,反而当地人的开放程度,干事创业的决心,我会与谁一起工作等,往往是这些软性因素成为吸引人才和智慧资源的决定性因素。现代化的物质条件不一定吸引到文化、创意人才,返璞归真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反而更能打动创造性人才。
最后,对于基于文化资源活化的文化创意产业而言,文化创意产业具有版权经济、轻资产、轻实物、数字流动等特征,各地要改变一定要在当地建多大的园区、有多少就业工人的工业化思维,而是牵住版权这个牛鼻子,广泛地开展与发达城市和市场的连接与合作,实现飞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在产业培育上,不要过多的进行产业引导和产业规划,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创意创业氛围的营造、环境的优化、创新文化的培育上,让市场更多地发挥决定性作用,实现市场自然的优胜劣汰。
研究梳理文化资源的文化生态与社会演进逻辑
每一种文化记忆、文化遗产在当时得以被创造,得以繁华,离不开当时的社会文化条件,也就是当时得以生存的文化生态。
比如,昆曲是一门典型的文人艺术。它的直接来源是唐诗宋词,所依据的基础是宋元的南北曲,带有中国古代士人所特有的“书卷气”,昆曲在宋元时期的繁荣离不开当时的文人雅士的陶养性情、邀友雅集文化需求。今天要复兴昆曲,需要找到昆曲在今天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土壤和特殊的文化情境。又比如,大运河文化在古代主要承担运输、水利功能,今天水利条件和运输条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们需要重新来梳理和寻找大运河与今天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现实连接的可能,比如休闲功能?水体景观功能?还是航船游览功能?等。
因此,我们在研究梳理传统文化资源的活化问题时,不能忽视社会文化条件的演进,以及这类文化资源文化功能的演进和变化,否则我们就会陷入想当然的思维误区,我们所有的活化行为都仿佛如在真空中探索,仿佛营造了一个与现代社会绝缘的温床,可能一时因为外在的注力,获得了暂时的繁华,但是一旦外力消失,它就会迅速枯萎。只有真正找到文化资源在今天的文化生存土壤和生存条件,找到与当地、当代人的生活连接,将传统文化资源的血液融入到现代人的生产生活中,形成日用而不觉的效果,才能真正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来源:文化产业评论)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SCCTT海峡文创智库网的内容所有权归属原作者。SCCTT海峡文创智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SCCTT海峡文创智库对观点赞同或支持。部分经网络转载内容,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以便及时删除。
参与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4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