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丨"寒冬"之下 与高新技术结合才能救中国文化产业吗?

前沿观点
海峡文创
海峡文创
Nov 23, 2018 9:07:42 AM
[ 海峡文创导读 ] 2018年“寒冬论”又一次在文创领域提起,资本骤降,政策穹顶落下的消息屡见报端。实际上,资本的回落是对市场认识回归理性的具体体现,监管的增强将引导建立更加健康的产业环境,对于整个行业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2018年“寒冬论”又一次在文创领域提起,资本骤降,政策穹顶落下的消息屡见报端。实际上,资本的回落是对市场认识回归理性的具体体现,监管的增强将引导建立更加健康的产业环境,对于整个行业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投资热潮的褪去,有助于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更加理性,这对于企业来说是困难与机遇同在。这一年文创产业经历着阵痛,却也推动着企业在阵痛中不断变革重生。伴随技术对文化产业的渗透,类似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将在未来改变整个行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

低端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近年来,在政策引导与资本关注下,我国文化产业获得飞速发展。随着退出渠道受阻、监管趋严,2016年以来,资本趋于理性的由热转冷现象在文娱行业凸显,文娱行业的投资热度和投资数量均呈现下降趋势。近期,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7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权威数据,2017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增速仍保持在12%左右,但占GDP的比重仅比前一年提高了0.06个百分点,与2014年之前平均20%以上的增速也相差甚远。

据悉,截至今年8月,文娱行业融资金额基本与上年融资总额持平,但融资数量却仅为去年的40%,创业公司的成长机会变少。在投融资市场,两极分化状态日趋明显。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邵振兴分析:“在今年上半年,头部项目所汇集的资金量大概占到30%-40%,从留给后面的中小型企业融资案例来看,数量、金额比去年都有较大幅度下降。寒冬背景下,资金和企业都会呈现一个两极分化的趋势。”

近期,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分析报告》介绍,整体来看,文创行业内中低端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大量创意设计能力较弱的企业采取低价策略获取市场份额,但高端市场竞争需要市场参与者具有优秀的创意设计优势和丰富的重大项目经验,目前市场上能满足条件的企业较少。

文创企业可选取多角度保护知识产权

如果留心生活,我们不难发现,近年来综艺节目、短视频、音乐、影视、广告、旅游、文创产品等多领域均存在创意雷同现象。一旦某一个综艺节目受欢迎,很快就会出现类似多个节目打擂台,如《中国好声音》、《中国梦之声》、《中国最强音》、《中国新声代》等。从去年起,短视频开始流行,快手、抖音、秒拍、微视、趣拍等多个类似平台展开竞争。由于容易抄袭,各大博物馆推出的文创产品频繁遭遇剽窃,仿冒品泛滥成灾。

业内人士介绍,有一些原创设计师曾尝试前往专利局申请产品外观的专利原创保护,但耗时太长。“哪怕我们的专利申请下来,也要半年或一年之后,山寨货都已经卖完了。”一位设计师说,“这种时尚类的产品很快就过季了。”

▲ 故宫淘宝店推出的正版卡套(左)与某淘宝店铺推出的山寨卡套(右)

上海社科院副院长张兆安指出,文化产业的基础在于内容,内容的生命在于原创。“当前,我国文化原创力缺失问题不容回避,核心原创的缺乏,造成同质化、低端化经营问题严重,产业链整合能力较低。国内很多文化作品创造力不够,大部分作品属于模仿和复制。”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孙玉荣指出,文创企业可以运用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商业秘密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对创意设计进行保护。但是这几种方式各有利弊,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运用。例如,在所有的法律保护模式当中,专利法的保护力度是最强的,因为它保护的是创意设计的最核心的思想,它蕴含实质内容,而非表面形式。但是它的缺点就是要具备三性,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不是所有的创意设计都能符合这个要求,有很大部分满足不了这个条件,因此无法得到专利法的保护。而如著作权保护的对象要求标准非常低,这样就会使得保护的客体范围很广泛。而且手续也很简便,自动生效,不需要审批,省时又省钱。还便于后续开发创造新的产品,利于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良性循环。

文化管理体制仍需理顺

作为新兴领域,近年来文化产业不断创新,网络文艺、自媒体、直播、短视频等兴起,在创造文化产业繁荣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乱象。自2012年以来,国务院及相关组成部门通过对以影视、演艺娱乐、动漫游戏、文化旅游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出台一系列宏观或具体的扶持政策及管理办法,为中国文化产业提供了成长条件。

针对文娱环境变化,国家迅速反应,《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微博客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严肃整治网上低俗炒作、不良有害视听节目》等众多文件相继出台。

但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彭翊指出,我国文化管理体制尚未理顺,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

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明确,权限之间相互交叉、相互重叠,导致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效率低下。

其次是市场化、集约化程度低,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再次,没有形成系统的政策体系,减免税费、土地征用、财政补贴等方面缺乏分类细化的政策。文化立法比较薄弱,文化产业发展缺乏强有力的保障。

最后是体现在思想观念上,思想没有彻底解放,偏重文化产业的特殊性,而对文化产业生产经营的客观规律没有足够重视。

面对当前的文化产业环境,彭翊认为改革的重点离不开市场与政府。

首先市场层面要以转型改制、重塑市场主体为中心环节,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改变文化企业规模小、分散、竞争力弱的局面。

其次政府层面要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建立适应文化产业发展要求的宏观管理体制。

文化产业将与高新技术紧密联系

那么,面对并不算乐观的产业环境,处于劣势的创业公司该如何改变,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在哪里?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认为,一方面,要重视互联网新媒体和衍生品的开发。当前我国新媒体蓬勃发展,新媒体的垂直化、多元化经营是未来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一个方向。如现在很多微信公众号除了有广告收入,都在借助互联网,发力“文化+电商”。另一方面,视频网站、网红经济等方兴未艾,未来与互联网结合,文化产业的发展很有潜力。

▲ 2018年5月10日,参观者走过2018全球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博览会上人工智能主题的海报。新华社记者李响/摄

与高新技术结合将成为未来文创产业发展的一大特点。其实,为将创意设计方案真实完整地呈现,需要提供从前期的创意策划、方案设计,中期的现场制作及后期维护等全流程解决方案,而全流程解决方案覆盖多层次、多方面的技术,包括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类文化设备的一体化综合应用及调控技术、电脑控制技术、网络技术等多领域。

邵振兴指出,伴随技术对整个行业的渗透,类似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将在未来改变整个行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

《2018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分析报告》研究指出,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科技创新,利用高新技术更新文化创意产品的创作模式和传播方式,能够实现创意设计和文化科技的双轮驱动。未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相关领域强大的高新技术,二者的深度融合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来源:中经文化产业)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SCCTT海峡文创智库网的内容所有权归属原作者。SCCTT海峡文创智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SCCTT海峡文创智库对观点赞同或支持。部分经网络转载内容,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以便及时删除。

参与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400个字符

关闭

海峡畅想

1,103篇文章  |  328次浏览

  • 精彩推荐
  • 广告6
  • 广告7
  • 广告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