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不是目的,传承才是

高端声音
海峡文创
海峡文创
Dec 20, 2021 5:17:04 PM
[ 海峡文创导读 ] 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是什么?针对这个长期争论的问题,在2021“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的“新视野下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专题论坛上,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文化遗产保护是为了什么?

单霁翔:保护和利用不是目的,传承才是

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是什么?针对这个长期争论的问题,在2021“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的“新视野下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专题论坛上,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保护不是目的,利用也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传承。”单霁翔说,“就是把我们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经过我们的手能够健康地、完整地、真实地传给我们子孙后代,这才是真正的目的。”

如何才能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单霁翔认为,文化遗产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独有的,它是人类共同的遗产,只有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努力,应对气候变化等多种挑战,才能长治久安。

我国的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都取得了哪些成绩?文化遗产保护又有哪些新的气象?单霁翔从今年在文化遗产领域的两件大事说起。这两件事,一件是致敬中国考古百年,另一件,则是今年在福州召开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

考古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

今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百年前,中国考古从国际合作起步。1921年,瑞典的地质学家安特生和中国的考古学家一起,发现了周口店猿人遗址,也发现了河南的仰韶遗址,并且在仰韶遗址开始了考古发掘,拉开了中国考古学的序幕。”单霁翔介绍道。

在他看来,“百年来,中国考古学不断发展,考古学家在中华大地上勤奋地发掘、研究、探索,逐渐地使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更加清晰。特别进入新世纪,夏商周断代工程使考古学年代序列更加准确。”

中华文明的探源实证了中国文化、中华文明在5000年前就已经存在,遍布如满天星斗,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单霁翔举杭州良渚遗址为例,2005年考古学家们在良渚遗址发现了古城遗址,囊括内城、外城、中间的工程,其中内城约有3平方公里,是北京紫禁城的数倍大。

2017年良渚遗址周边发现了庞大的水利工程遗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良渚遗址时,给予的评价是:它改写了世界的水利史。因为它是5300年前人们的创造,所以良渚古城遗址毫无争议地成为了世界遗产,实证了中华5000年前的文化存在。

申遗推动文保焕新

单霁翔表示,世界遗产大会在中国已经是第二次召开。2004年,世界遗产大会首次在中国召开,会议上制定了一项规定:无论国家无论大小,每个国家每年只能申报一项文化遗产,以平衡文化的多样性。

对于拥有五千年文化资源的中国而言,“我们既要服从规定,又从长长的预备名单中,每年选取一项,交付极大的努力使其入选。”单霁翔罗列了从2004年至今的申遗成功项目,“一步一步走来,随着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申报成功,中国成了全世界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

“关键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也有了新气象。”他说。

中国的文物保护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是高度融合的。

“首先,我们开始关注文化要素的遗传保护,也开始关注文化和自然要素共同生成的文化景观保护。此外,我们不但关注静态的遗产,而且开始关注古村落、历史街区、工业遗产、农业遗产等活态的、动态的遗产保护。”单霁翔说。

历史链条不能断裂,在关注古代、近代史迹保护的同时,当代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样不能忽视。文化遗产保护也从一座桥、一座台、一个古建筑群的点面保护进一步扩大,走向对文化线路、现行文化遗产的保护,如茶古道、秦蜀古道、万里茶道、中东铁路。

“我们不仅关注宫殿、寺庙、纪念性建筑的保护,也开始关注一些传统民居、老字号等与乡愁、家族文化相关的乡土建筑。在物质要素的保护以外,也关注非物质要素的保护。”单霁翔认为物质要素和非物质的要素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当前,我们也在关注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并将之拓展到不同人生活的社区、街区、村落,同时,也关注到那些传统民居、乡土建筑、工业遗产等。从保护静态遗产到保护更多活态动态的遗产,文化遗产保护已经和我们普通民众的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单霁翔说。

他表示,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遗产保护是亿万民众都应该有权利和有责任保护的一项事业。要把更多文化遗产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受益权赋予民众,让人们知道我们的生活中就有文化遗产。“因此,我们平时的立场和观念也要转变,不要把文保视为专业的、系统的、行业的工作,它应该是一个社会公众都能够参与和知晓的事情。”

【现场分享】

博物馆如何常看常新?

“昨晚我去逛了永庆坊和恩宁路,看到了非常出色的粤剧艺术博物馆,这里让我们的地域文化、传统文化能以更加亲民的方式展现。”12月2日,原故宫“看门人”单霁翔现身2021“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会场。

现场,单霁翔分享了自己对粤剧艺术博物馆的初印象,他认为,这是在挖掘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与博物馆的新型业态结合打造出的典型。

同时,他表示,广东历史文化悠久,广东省的博物馆展示出文化多样性,展现出了丰富多彩的类型。

“如阳江的南海一号博物馆,能在博物馆内进行可持续的、安全的水下考古。再如中英街历史博物馆也非常具有特色。”此外,单霁翔还谈及广东省博物馆,他表示,广东省博物馆一直排在全国前列,无论外观造型还是内设陈列,总会给人一种常看常新的感觉。

作为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常打趣自己为故宫的“看门人”,曾经,他与同事们成功打造出了故宫系列文化IP,让古老的宫殿绽放出新的文化魅力。会议现场,单霁翔分享了打造故宫IP的心得体会。

他指出,当前人们接触信息的手段很多,不再是单一的传播方式。最初自己向大众传播的方式从以写书为主,且多用专业领域语言,这些年来则陆续出版了《大运河飘来紫禁城》《万里走单骑:老单日记》《我是故宫“看门人”》等语言通俗活泼的作品,以平时的语言和观众易接受的表达,创造轻松阅读的氛围,实现了更加广泛的有效文化传播。

最令单霁翔始料不及的是,《我在故宫修文物》专题纪录片获得了1.2亿的播放量,一档慢节奏的纪录片竟特别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单霁翔透露,这档节目70%的受众是年轻人。

单霁翔现场提起了这些年他参与过的文化节目制作,与中央电视台共同策划的节目《国家宝藏》和与北京电视台合作的《上新了故宫》都已深入人心,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单霁翔介绍,此外他还参与制作了《我是规划师》和《万里走单骑》,《万里走单骑》是一档真人秀节目,详细介绍了世界遗产的价值,让人们了解它的前世今生,赢得了观众的口碑,并在B站获得9.5分的高评价。

单霁翔认为,“从以上经验可以看出,今天人们开始以讲故事的方式接受信息。我们要知道人们正在怎样接受信息,以什么样的语言和传播渠道,才能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读懂中国、读懂世界。”

来源 | 文创前沿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SCCTT海峡文创智库网的内容所有权归属原作者。SCCTT海峡文创智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SCCTT海峡文创智库对观点赞同或支持。部分经网络转载内容,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以便及时删除。

参与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400个字符

关闭

海峡畅想文创集团

492篇文章  |  131次浏览

  • 精彩推荐
  • 广告6
  • 广告7
  • 广告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