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若风:文化、数字化、标准化正以鼎足之势崛起

最新动态
海峡文创
海峡文创
Aug 5, 2022 4:56:57 PM
[ 海峡文创导读 ] 在建设文化强国、科技强国、质量强国的背景下,文化、数字化、标准化正以鼎足之势崛起。跻身核心赛道的标准化,则成为产业发展的加速器和文化演进的孵化器。

 

文化、数字化、标准化

文/ 孙若风

(武汉大学博导、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文化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

在建设文化强国、科技强国、质量强国的背景下,文化、数字化、标准化正以鼎足之势崛起。跻身核心赛道的标准化,则成为产业发展的加速器和文化演进的孵化器。

通常所说的标准化,是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之后的产物,为了适应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的需要,通过标准共享,加强协调,提高生产效率。但标准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发端,或者说,人类发展一刻也离不开标准的维系和推动。只是到了工业文明时代,标准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组织生产的核心元素。今天,标准化是质量强国的重要抓手。

标准是人类文明的进阶,而且,第一个台阶应该就是文化类型的标准,历史上的一个个文化标准,一次次描摹了文化的模样。人是文化的动物,也是语言的动物,而语言乃至于文字,都是“约定俗成”的结果,“约定俗成”就是标准。文化与标准在逻辑上互为因果,没有文化就没有标准,反之,没有标准也没有文化。只有人,才能在共同文化需求和文化氛围中相互约定,并且将这种约定在实践中重复和检验,形成标准。没有标准,就无法交流,正是有了约定的声音、肢体或视觉符号,人类才得以相互表达,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也在接受文化标准的训练。由此可以说,人是标准化的动物,特别是文化标准化的动物。历史上,文化标准往往成为社会发展的杠杆。

最早用于记录、交流的文字,或者说,标准化的记录符号,又往往是数字,一下、两下、三下的数字式记忆,敲开了文明的大门。传说中的结绳记事,绳结的大小与多少所表达的意思,建立在共同约定的基础上,这就是标准。《周易.系辞下》记载的伏羲画八卦,被视为文字乃到于文化的起源,从二爻到八卦到六十四卦,同样是以数字作为记录符号,“以类万物之情”。中外很多学者均认为,今天的数字化与八卦,在思维方式、具体方法上是相通的。秦朝的“书同文”,是文化标准化的里程碑事件,对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稳定和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被公认为标准化的经典案例,其字符、模块、拆解和组合的方式、程序,与今天的数字化异曲同工。在历史中寻绎,这种文化、数字化的关联,比比皆是。

互联网、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基础是标准化——互联网上无论哪种形式的“约定”,都有共同遵守的标准,没有标准化就没有数字化。数字化又是最能体现标准的手段,数据或数字模型的表述从来就被认为是最可靠的,很多标准离开了数字就无法存在,也只有借助于数字才可以实现标准化。在数字化时代,标准的数字化特征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得到了强化。

如果把信息化、数字化理解成一种新的记录、交流手段,也就是一种具有文化属性的技术工具,那么可以说,从这类技术介入经济社会生活的第一天起,文化就已经开始了逐步重塑各个领域、层面、环节的过程。并且,由于所有的信息筛选的角度、方式,以及上传、计算和加工,都由人来决策,同样,所有信息的接受,也是在人的主观意志作用下进行,数字化的过程就是文化的过程、标准化的过程。文化、数字、标准,在历史上就难解难分,今天,这种交集更加明显。

文化标准化在数字时代进一步突显,特别是借助文化的创意、情感、审美等方面优势开始发力,应该还是在数字化的下半场。这种判断,是基于以下依据:

首先,文化与科技两个高潮交汇。文化在当今世界越来越发挥主导作用,文化手段、文化工具使用越来越频繁,技术越来越完善。同时,众多科技领域都到了临门一脚的关键节点,而占据风口的显然是数字化技术,这与其明显的文化属性和大众属性密不可分。特别是当今中国已经达到小康社会目标、把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作为主要目标,精神文化在高品质生活中所占权重越来越大,过上“有意义、有意思”的日子成为普遍的追求。数字化也必将呈现这样的发展特征,作为一种记录和表达手段,不仅要“说的对”,还要“说的好”。

第二,创意经济、体验经济等新型经济强化了数字化的文化取向。创意、体验,是文化追求在经济上的体现,通过加强创意、丰富体验,赋予产品更多的文化内涵与产业价值,为享有者、消费者提供兼具物质性与精神性、功能性与审美性服务。创意、体验的加入,使得融合式发展成为各类产业供需之间新桥梁。这是一个人人有意愿、有能力创意的时代,也是人人希望通过知、情、意的方式更多地了解与享受世界的时代,文化成为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调料”,更多情况下则是赋予了生产生活新的灵魂。

第三,数字技术聚集于场景。经过一个时期的技术积累,特别是信息化、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的各自发展,目前朝着综合式、集成式方向演进,这些本已具有文化属性的技术,经过相互融合,进一步强化了文化特征,尤其是应用场景的出现,成为数字技术在通向文化路上质变式的跃升。理想的“场景”,作为数字营造新的空间,不只是简单的“场子”,而是有风景、有意蕴的“情景”、“意境”,从中国的生活美学和生产美学出发,创造一个又一个这样的场景,更能表现创意的能力,更能给生产者和消费者美的体验,也更能为相关产业、行业赋能添彩。

文化标准化就是在这样的召唤中入场,并且从隐性到显性,成为时代的基石。当然不是所有行业、企业都要参与文化标准的立标、贯标、执标。有的可能与文化行业关联性直接一些,有的可能间接一些,甚至看不出关联,但应认识到,几乎所有行业、企业都离不开文化,文化融入在各个行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中,如盐入水,如风在林。这些行业、企业的发展,实际上都运行在支撑文化发展的文化标准底座上。

要发挥文化标准化在数字化时代的作用,必须加强文化标准化,而且要加强文化标准自身的数字化,包括文化标准内容的数字化和制标、贯标、执标过程的数字化。因此,它应在以下方向有所加强:

——增强适时性。在文化标准化方面,目前有不利与有利两方面情况:总体上看,文化类的标准化的进展相对于滞后于其他类别,其情型类以于文化立法。一个时期以来,无论是立法还是立标,一直是把经济以及涉及国计民生的相关行业放在前面,文化立法和文化立标都是近些年来才加快了步伐,要补的课很多,包括要提高文化系统内部的标准化意识和能力。文化标准的数字化也是滞后的。但另一方面,文化与科技从来密不可分,历史上很多科技发明,或是产生于文化行业,比如造纸术、活字印刷,或是最早出现于其他领域,但很快应用于文化行业,并在这里得到孵化和完善,然后推及其他领域。在数字技术方面,从大文化的角度看,语言文字迄今仍然是大数据的核心数据。文化艺术行业反应很快,艺术创作生产、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等等,起步早,可以说得风气之先。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数字化对标准化的高度依赖性,可以说每一步都有标准的支持。只是,从国标、行标、地标、团标的角度看,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与其他行业都有较大差距。因此,必需加大数字文化标准化的水平,包括加快制订标准的节奏,逐步实现文化标准内容的数字化和立标、贯标过程的数字化。

——增强互通性。近年来,众多部委加大了各自领域的文化建设,文化和旅游部与教育、科技、卫生、住建、人力资源等部委明显加强了互动性,联合发布了一系列文件,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借力,共享平台,拓展渠道。工信部、农业部、水利部、林草局等部委在与文化和旅游部门相互配合的同时,各自又发布文件,在本部门开展工业、农业、水利、林草等方面的文化遗址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并且利用特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在这些部委的内部,不仅有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建设内容,还有大量的文化建设资源,包括人员、财力、空间。在当前创意经济、体验经济兴起的背景下,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出发,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撬动了跨界融合。以融合为本质需求的互联网以及由此发展起来的数字经济,更是与文化领域相向而行,在实现二者融合后,往往通过文化创意+数字经济的“跨界联名款”优势,共同向其他领域拓进。在当前各个领域数字化进程中,如能发挥文化标准特别是数字文化标准的作用,将更能提高效率、节省成本、少走弯路,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比如,在乡村振兴中,借助标准的互用、互鉴,统筹乡风文明,公共服务设施、文化遗产和农业文化遗产,特色农业与特色文化产业、旅游业,等等,凝聚力量,共同把乡村的事、农民的事办好。

——增强开放性。近年来国家推动标准化改革,一个重要方向是促进各级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参与立标、贯标,从标准化方面加强社会共治。数字文化标准尤其需要调动各相关方共同参与。文化领域覆盖面广,事业与产业、显性与隐性、主体与旁涉,本是千头万绪,经过跨界融合,与其他部门、产业形成交叉、重叠更多,数字技术的加入,更呈现纷繁复杂的格局。应该调动起各级政府、各种社会组织、各类文化企业乃至于其他企业参与数字文化标准化工作,形成系列性、开放性的文化标准化和数字文化标准化体系。当前情况下,一方面相关部门和标委会需要加大立标力度,与时俱进,补缺拾遗,一方面加强社会引导,鼓励各类社团、联盟、企业制定标准,共享标准,正确使用标准。

当此文化、数字化、标准化风云际会、“英雄结义”之时,要把准三者之间的本质关联,加强联动,相互加持,共同作用于经济社会生活。要探索文化、数字化、标准化交互作用的三维建模,总体上以文化为旨归、数字化为工具、标准化为规范,而在具体过程中,又互为手段和目标,相互赋能,并且赋能于各行各业的发展——借用中国传统哲学,就是以文化为“道”、数字化为“术”、标准化为“规”,三生万物,谱写信息时代的“三体”画卷。

来源|文创前沿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SCCTT海峡文创智库网的内容所有权归属原作者。SCCTT海峡文创智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SCCTT海峡文创智库对观点赞同或支持。部分经网络转载内容,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以便及时删除。

参与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400个字符

关闭

海峡畅想文创集团

494篇文章  |  93次浏览

  • 精彩推荐
  • 广告6
  • 广告7
  • 广告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