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镇游”和“网红游”之后,下一个文旅热点在哪里?

讨论分享
海峡文创
海峡文创
Dec 13, 2023 6:03:06 PM
[ 海峡文创导读 ] “网红游”之后,文旅领域正亟待进行一次全新的消费升级。在“古镇游”和“网红游”之后,下一个文旅热点在哪里?以影视、动漫、游戏等泛娱乐内容为传播介质的IP文旅,能否成为文旅产业的下一个爆点?

在“古镇游”和“网红游”之后,下一个文旅热点在哪里?

究竟是从哪天起,“出片量”开始成为我们考察一个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标准。而各种网红同款奶茶、同款餐厅、同款取景、同款拍照姿势......成为旅行中需要一一打卡解锁的任务,仿佛按图索骥的完成了,就可以不虚此行。

平心而论,网红打卡式旅游还是让大多数国人的出游质量有所提升的。起码照片背景不再是景点招牌了,拍照姿势也故事感十足了,对一个城市,也稍微能留下些诸如“江湖气”“历史感”的符号印象了。 

“网红游”的流行,切中了人们对旅游中文化精神消费的需求。但今天用户的需求增长多快啊,对“网红游”的审美疲劳很快就接踵而至,业内也开始了对打卡式旅游的冷思考。今年的“十一”黄金周,不管是社交网络还是身边朋友,小编都能普遍感觉到大家对网红城市的踌躇。

千篇一律的“网红游”既无法提供深度而独特的情感体验,又因过度商业化和排队“拍照”降低了游览体验。“网红游”之后,文旅领域正亟待进行一次全新的消费升级。从“古镇游”到“网红游”,下一个文旅热点在哪?

与“网红游”目的地“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状态截然不同的是,以IP为核心的旅游目的地地再造的全新思路和观念,会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取代“网红游”成为新趋势吗?

 

01

一千个人眼里的一个模样

以自拍美图、短视频为内容基础的“网红游”制造出了一批网红城市。

这种模仿式娱乐、网红打卡式旅游,也确实为人们增加了旅行的快乐。但不可忽视的是,它也谋杀了人们的想象力和本应丰富多元的旅游体验。当多元的情感体验通过自拍或短视频这种相对单薄的形式呈现,受众最容易接收和模仿的就是视觉冲击,而非情感和文化了。

这最终造成了网红游中城市形象的符号化,与游客情感体验的悬置化。当旅游体验让位给拍照留念,一座城市也只能一次性打卡,而不会被重复探索。

IP的加入,为地方旅游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追星圈最喜欢说的一句话便是“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文旅项目又何尝不如是?

如何用“有意思”吸引视线,以“有意义”深化体验,用“有生活”提高频次,而具备丰富内容的价值IP则满足了这样的需求,有可能成为未来文旅市场想象力的那把钥匙。

02

用你的故事,讲我的故事

如果说,以图片、短视频为传播介质的网红游开始无法承载人们对旅游的更多期待;那么,以影视、动漫、游戏等泛娱乐内容为传播介质的IP,能否成为文旅产业的下一个爆点?

IP是承载人类情感的文化符号,足够丰富的内容是IP生命的驱动力,而文旅市场的软肋恰恰是“内容的贫瘠”。在海外,无论是新西兰的南岛(《指环王》拍摄地),还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无数美国西部片的取景地),都凭借着IP内容赋予了当地旅游新的生命力。

以此来看,国内发展IP游的机会和空间都很大。

网红游的明显劣势是“单薄”。表现方式单薄、模仿玩法单薄,最终反向推动城市都变得单薄。而IP的突出优势正是内容足够丰富。

03

全域化,IP文旅的新风向

全域IP化,意味着在全新的旅游时代,地区将不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一个完整独立、可以不断充实内容的IP。

不知大家是否也有同感,随着去过的地方越来越多,对一天跑几个景点的旅游越来越无心也无力,更希望的是找个地方度假。特别是随着中产阶级、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换一个地方,去体验一种自由自在的全新生活方式,这样的旅游形式越来越受欢迎。

这其中包含文旅战略的转变:从以景点为核心的传统旅游,到以生活方式为核心的全域旅游的转变。而这种以生活方式为核心的全域旅游,势必需要统一的底层工具和顶层设计。

本来,旅行的意义、与景点合影的意义,就是赋予景观以私人性。否则,我们多数人拍的照片,恐怕都比不上《国家地理》之类拍得好。如果借景抒情的私人意义变成了借pose发朋友圈的“网红意义”,那旅行的趣味真是要大大降低了。(文创前沿-WZ   内容来源:一诺农旅规划)

来源 |  文创前沿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SCCTT海峡文创智库网的内容所有权归属原作者。SCCTT海峡文创智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SCCTT海峡文创智库对观点赞同或支持。部分经网络转载内容,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以便及时删除。

参与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400个字符

关闭

海峡畅想文创集团

494篇文章  |  34次浏览

  • 精彩推荐
  • 广告6
  • 广告7
  • 广告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