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热门的综艺节目中,主持人这个角色似乎已经淡化了。《我是唱作人》由Produce C主持,《这就是铁甲》由人工智能CH0329主导……一般认为,AI冲击的是那些尖端科技行业,但当AI主持人一本正经播报时,人类是否会变成“无用阶级”?我们认为:智能机器之于人,不过是一个辅助的角色,它的作用在于“让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使机器更好成为机器,人更好地成为人。”
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的计算机主任尼戈洛庞帝写下一句话:“数字不仅和计算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活。”当然他没有意识到,他口中的“数字”就是人工智能(以下简称AI)的雏形,也就是说我们进入了一个“数据化生存的时代”,一句话,AI将全面变革我们的生活、思维和商业模式。
人工智能有多恐怖呢?谷歌公司的人工智能“阿尔法狗”连续两次击败世界围棋冠军柯洁,百度无人驾驶汽车驶进三环。一般认为,AI冲击的是那些尖端科技行业,但当AI主持人一本正经播报时,人类是否会变成“无用阶级”?
其实,这样的序幕已经拉开:
2018年11月7日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搜狗与新华社联合发布全球首个全仿真智能AI主持人,进行新闻播报。
2019年1月29日,由美国公司偶邦打造的央视(撒贝宁、朱迅、高博、龙洋)个人AI主持人登台亮相,全程主持央视网络春晚。
2019年3月15日,央视财经联合搜狗联合推出的AI主播“姚小松”正式“上岗”。
不仅如此,在近期热门网络综艺中,主持人似乎逐渐“隐匿”:《我是唱作人》由produceC主持,《这就是铁甲》由人工智能CH0329主导。
主持人行业唱衰了吗?
主持行业的三道坎:难就业、断层、抢饭碗
我们所说的主持人,起源于1981年央视在赵忠祥主持的《北京中学生智力竞赛》,他在节目中使用“节目主持人”一词后,便有了电视节目主持人说法。90年代上海戏剧学院率先试水培养“学院派”电视节目主持人后,各大新闻艺术院校相继发力,培养了第一批节目主持人,比如崔永元、白岩松、敬一丹等。但世况日下,行业并没有延续第一代主持人的辉煌,至少目前面临三道坎。
难就业
不得不说,国内主持人行业的头部集聚现象异常明显,汪涵、何炅、华少等几乎垄断了行业内的优质资源。奇怪的是,经常感叹行业不好混的恰恰是行业混的最好的,2015年浙江卫视“名嘴”华少在微博上发长文《主持人还有未来吗》透露出主持人行业强烈的危机感:
“主持人似乎可以下岗了,他们就像19世纪俄罗斯大文豪们所写的“多余人”:他们属于贵族知识分子,但既不满足于自己的上流社会,又不能跳出这种生活的小圈子与人民结合,所以在他人看来就成了社会上“多余”的人。”主持人,除了能报幕和报广告之外,还能做什么?
华少的感叹,本质在于“主持的专业主义”与市场标准的撕扯。作为科班主持人,华少的叹息某种程度上反映科班培养的尴尬处境。
在2018年底教育部公布的我国就业率最低的15个专业里面,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主持与艺术、表演等从原先的热门专业,到现在的就业率倒数,主持行业的前景危机可见一斑。就像华少在文中所言:中国大概是全世界主持人最多的国家,每年有数以万计的主持人专业学生走出校园。他们还有将来吗?如果是科班只是培养主持人的基本功,那么各大电视台则应该把新人作为成熟的“主持产品”培养,事实却并非如此。
断层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细数今天所熟知的主持人:
综艺类:何炅、李湘、谢娜、汪涵、孟非、华少、柳岩、李响、张绍刚、董卿、陈鲁豫……;新闻类:崔永元、白岩松、水均溢、王小丫、王瑞英、朱军、柴璐、鞠萍、周涛……
他们无一例外均出自省级卫视和央视,而且在业界有资深主持经验。除了湖南卫视芒果台培养伊一、沈梦辰等新人接力,很少电视台继续培养接班人。正如某电视台工作人员所言:“电视台养主持人的时代早过去了,我们现在台聘的主持人最多只有五分之一,其中综艺主持人尤其少。很多电视台已经不专门培养自己的综艺主持人了,一个优秀主持人至少需要5年的时光。因此很多卫视主持团队并不完善,这一现象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卫视的综合发展。”
那么,如何保证电视台的节目正常进行呢?这和主持人签约形式有关。
一般而言,电视台与主持人有两种签约模式:主持人进入电视台的编制内,领取固定工资,完成电视台分配的主持任务,类似于马克思所说的“计时工资”,央视和地方卫视居多;另一种,双方保持合作关系,按照约定的主持场次计算薪酬,无底薪,可以称为“计件工资”,一般头部主持人多按此模式,且综艺主持人居多,比如《青春有你》只在总决赛之夜请来何炅撑场。所以,很好理解为什么很多电视台宁愿选择“计件工资”而不愿意培养新人,短期看,不仅省去了时间、精力,而且还能借助知名主持人的“光环效应”和“稳定性”保证收视率。
抢饭碗
“真人秀”在国内试水成功并形成气候,一定程度弱化专业主持人作用。《我是歌手》主持人全部来自歌手:张宇、古巨基、海泉、吴青峰……;户外真人秀《跑男》嘉宾即主持人;脱口秀节目《欢乐喜剧人》中的郭德纲是喜剧演员;《最强大脑》蒋昌建是大学教师。他们在节目中反而形成了一种专业主持人带不来的自然的、娱乐性强的、真实的特色。
不仅面对其他行业人员抢饭碗,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节目甚至不需要真人主持,主持人自动化、虚拟化称为行业类新趋势。比如综艺类节目《中国新说唱》《偶像练习生》《热血街舞团》《这就是歌唱·对唱季》《这就是原创》《这就是铁甲》《我是唱作人》《我是未来》等,一些节目直接采用AI主持人把控全场,比如《我是唱作人》的制作人C、《这就是铁甲》CH0329、《我是未来》的小冰……那么AI主持人是如何改变主持人角色的呢?
AI如何冲击主持人行业?
AI主持人如何运作
AI的核心是什么?是算法和大数据。所谓算法,就是通过计算机解决、分析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体系,简单来说就是计算机程序的运行规则。算法如何起作用呢?需要挖掘大量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进而揭示数据中隐藏的因果关系。
简单的说,AI主持人就是提取主持人的声音文本、三维、肢体动作,然后生成虚拟形象。在AI语音技术的基础上,录入大量文本建立语音数据库,通过分析标准原声,对比特征参数提取,利用算法建立其模型,因此,任何输入的文字都可以用主持人的声音读或唱出来,甚至随意在语言之间转换。
为了让虚拟人物逼近理想原型,还要先用三维扫描仪选取多侧面扫描和3DS MAX、MAYA等建模工具分析,构造人脸、身型等,这种“立体捏脸”技术在收集至少百次数据后,通过自我迭代训练逐渐完善,为了还原主持的场景,还需要动作捕捉训练,模拟原型的口语表达、脸部表情、手势、形体运动及场景互动。
对培养一个优秀主持人来说,是一个耗时耗力的过程,少则五年,多则十年。所以很好理解为什么主持人越老越吃香。对于制作一个AI主持人,时间和经济成本都可以大大下降。
2019年春晚对撒贝宁、朱迅、高博和龙洋四位主持人的虚拟形象制作和形体录制,仅花了20天,而且这些数据还可以循环利用。
哪些领域可以实现虚拟化主持
第一类是重复性强的主持环节。AI主持人优势在于,强大的存储和计算能力让人类无法企及。其次只要不停止供电,它可以克服人类体能极限对主持工作稳定性的影响。AI主持人的精准度是人类很难比拟的,念错台本的概率很小。
不仅如此,AI主持人还可以用于招聘领域,目前微软等大型公司人才海选环节就采用智能主持人作为面试官,10个小时可以筛选12000多人次。有理由推测,未来类似《中国好声音》这样的全民选秀节目海选阶段会使用建立声音数据指标挑选选手,减少因导师主观因素导致的失误。
第二类是简单的主持环节。首先,综艺节目中报幕和念广告词的环节可以交给AI主持人,只要后台程序保留少需技术人员和编导,AI主持人可以自动推进流程、讲解规则和串连节目。其次,新闻资讯类节目会首当其冲受到AI主持人冲击。2015年东方卫视早新闻《看东方》栏目启用了微软智能机器人“小冰”作为天气女主播,播报上海和全国天气状况,声音和谐亲切,播报准确无误。
第三类是可以降低人类风险的特殊领域。在一些特殊场合,AI主持人可以大行其道,比如进入战争或者爆破现场进行直播,无需考虑安全问题;深入沙漠、极寒、热带进行探访无需补给,深入海底深层发现未知世界则不用突破人类生理极限。那么,AI真的会全面淘汰主持人吗?
未来,主持人还有“护城河”吗
人工智能是否会全面淘汰主持人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知名主持人杨澜曾在采访中说过:“AI虚拟主播的确能够取代一些重复率比较高、比较机械的工作,但主持过程中的‘提问’更考验创造性,是机器人很难学会的技术”。
节目主持不是一种纯粹的职业,而是一个由职业素养、学识、技术等多种因素构成的综合能力,AI主持人目前的作用只不过取代了主持人的基本技能:串联和重复。说到底,主持是一项智力活动,决定主持人本质的是学识、素质和文化才情,而非技能磨练。
正因为如此,时政类节目我们仍然依赖白岩松、胡锡进、张召忠等媒体人或专家;综艺类节目我们喜好汪涵、何炅、华少、高晓松等,这些主持人凭借自身人文和专业素养称为一档节目的“视觉识别符号”。从这个角度看,主持人至少还拥有三道“护城河”:
第一道,随机应变的环节。在一些竞赛类真人秀节目现场,经常会有一些突发状况出现,此时就需要主持人因势利导,化解尴尬场面。2015年3月27日《我是歌手》总决赛现场,歌手孙楠突然宣布放弃比赛,主持人汪涵不仅在第一时间安慰孙楠、稳住局面,还预留了广告时间给导演修改了比赛规则,称为当晚决赛最大的“亮点”。
第二道,需要沟通交流的环节。以人工智能目前的发展水平看,很难做到与人类沟通自如,美国计算机科学和认知学教授侯世达说:“我讨厌‘人工智能’这个词,因为它们没有‘智能’”,比如一些访谈节目嘉宾是行动不便,主持人通常会起身搀扶嘉宾以示尊重,人类在交流时所具有的“温度”是AI机器人难以比拟的。2017年9月董卿在《开学第一课》节目中采访翻译家许渊冲先生,为了照顾坐在轮椅上的老先生,董卿数次蹲下采访交流,这种考验主持人的“温度”的行为是AI主持人所不具备的。
第三道,需要情感交流的环节。其实,介绍节目规则、串联节目、报幕和念广告并不是一场节目的亮点,主持人所带动的气氛和幽默化解节目“冲突”才是收视率的保证。2013年年底,江苏卫视引进大型科学真人秀节目《最强大脑》,蒋昌建不仅要担任主持人的报幕和念广告工作,还要投入大量情感,保持节目热度。选手闯关成功,他激动呐喊;选手失意落败,他上前给予拥抱和安慰。“暖男”“智慧男神”……新头衔应运而生。观众留言,气质依然儒雅却更加沉稳,思辨依然有深度又不失激情。
结语
白岩松认为:“一个人的价值、社会地位和他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AI或许会取代一些简单、机械性的主持环节,但不会剥夺主持人所累积的学识、经验和素养,对于一些二三线的主持人,也不必过于担忧,因为AI目前还处于雏形阶段,挖掘一些线下主持人数据信息以适应随机变化的场景目前也难实现。智能机器之于人,不过是一个辅助的角色,它的作用在于“让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使机器更好成为机器,人更好地成为人。”来源|文化产业评论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SCCTT海峡文创智库网的内容所有权归属原作者。SCCTT海峡文创智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SCCTT海峡文创智库对观点赞同或支持。部分经网络转载内容,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以便及时删除。
参与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4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