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距离“路和书”的融合还有多远?

文旅休闲
海峡文创
海峡文创
May 13, 2019 9:23:54 AM
[ 海峡文创导读 ] 近年来,研学旅行在国内渐成热潮。这种“旅游+”概念下的新模式,延续和发展了古代游学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学生的青睐

  古人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近年来,研学旅行在国内渐成热潮。这种“旅游+”概念下的新模式,延续和发展了古代游学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学生的青睐,也为旅游与教育融合发展带来了新契机。据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消息,今年“五一”假期调整,亲子、研学等形式的家庭游成为热点,吸引大量游客。有关机构预测,未来3-5年内,研学游市场将保持30%以上的年增长率,市场空间有望突破千亿元。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作为一种旅游和教育结合的新模式,研学旅行既是旅游产品的升级服务,也是教育服务的分支产品。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显示,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教育战略的推动下,研学旅行市场需求不断释放,中国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将超千亿元。

1.jpg

  目前,各大旅行社、教育机构、文旅企业等争先恐后加入角逐,以期分得一杯羹。近日,在北京召开的“2019中国旅游科学年会暨第二届全国旅游管理博士后学术论坛”上,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部长出席会议并连发14问谈文旅融合,其中包括“如何推动旅游与教育的跨界融合?”有关于此,值得文化旅游部门、教育部门和业内人士的深思与探讨。

  政策密集出台:缘何“校内开花校外香”?

  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研学市场起步较晚。2013年2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纲要中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概念和设想。此后,教育部把研学旅行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全国重点地区中小学校开展了试点。

  2014年7月,国家教育部发布《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指出,研学旅行包括境内研学旅行和境外研学旅行,并对研学旅行中的行程安排、教育内容等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至此,研学旅行市场机遇受到了国内旅游和教育机构的广泛关注。据相关数据显示:2014-2015年国内研学旅行人数由140万人次突破200万人次,国际研学旅行人数由35万人次增长至50万人次。

2.jpg

  教育理念的转变为研学旅游带来巨大的消费需求和发展动力。2015年8月,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研学旅行”和“夏冬令营”的概念后,越来越多的资源及资金逐渐向研学行业倾斜。在巨大学生存量和消费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以游学夏冬令营所代表的校外素质教育行业迎来了爆发性增长。

  2016年11月,教育部联合国家发改委、旅游局等11部门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加强研学旅行基地建设。研学旅行已由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单一角度,上升到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国家战略高度。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研学旅行按照政策体系可分为两大类,即政策性研学旅行和市场性研学旅行。

  政策性研学旅行

  政策醒研学旅行是指依照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设计、制定并由学校组织实施、教育部门备案的研学旅行,其性质属于教育产品,其产品特点遵循四大基本原则:教育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公益性原则。

  市场性研学旅行

  市场性研学旅行是指政策性研学旅行之外的由其他部门或社会团体等机构设计、制定并由旅行社或其他机构组织实施、教育部门或学校没有参与的研学旅行,其性质属于旅游产品,非教育产品。目前市场上,学校没有参与的研学旅行,都属于市场性研学旅行。

3.jpg

  近年来,各地教育部门积极探索开展研学旅行,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积累了有益经验。但一些地区在推进研学旅行工作过程中,由于受传统观念、教育资源、协调机制和安全保障等因素制约,导致政策性研学旅行表现为“学而不研”或“游而不学”的单一模式,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和目标。与之对应是,受市场巨大的消费空间驱动,校外众多机构一哄而上,便形成了“校内开花校外香”的鲜明反差。

  市场增长迅猛: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

  政策的东风带来了研学旅行概念的大热,让尚处于摸索发展初期的研学旅行市场正在野蛮生长。据相关机构统计:2018年我国研学旅行机构数量达12000家,国内研学旅行人数达到了400万人次,市场规模达到了125亿元,人均消费3117元/次。

  据教育部发布《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止2018年,全国共有中小学23.82万所,在校生1.89亿人。这也就意味着以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衍生出的研学旅行项目,蕴藏着惊人的商机。未来,按照人均消费500—1000元预算,研学旅行的市场份额将达到每年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加上每年寒暑假和小长假的家庭化亲子研学游,这个份额每年可能高达3000亿元人民币。

4.jpg

  然而,面对政府端出的这个千亿大蛋糕,和似乎没有设立准入门槛的市场,于是各类教育机构、旅行社和景区庚即转向,纷纷抛出“精品研学旅行线路”“特色研学旅行基地”“最优研学旅行营地”,甚至推出更加富有想象空间的研学旅行航母——“研学旅行小镇”!看上去热热闹闹研学旅行产品,似乎迷乱了家长们的眼睛,却并未打动握着生源学校的心。

  究其原因何在?仔细打量匆匆忙忙的研学旅行市场,似乎存在着一个极大的缺憾,这个缺憾就是,各类机构和业内人士几乎都没有真正理解“研学旅行”的核心要义与目标要求,仅仅是在原来的旅游产品上生硬的塞进了一点“学习”的元素和体验式的内容,一次所谓的研学旅行最后仍然是一场“游而不研”“游而不学”的旅游。

  对于研学旅行的狭义理解,国内相关学者认为,是特指由学校集体组织、学生共同参与的,以学习知识、了解社会、培养人格为主要目的的校外专项旅游活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指出,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

5.jpg

  不管是专家学者的理解还是教育主管部门的定义,从中都不难看出,研学旅行是一项融教育、旅游、文化三位一体的教育活动,“游”只是是载体,而“学”才是根本。这也意味着,研学旅行并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所以,片面得用旅游产品思维的维运作的研学旅行项目,本身就是缺乏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

  透过现象看本质。随着研学旅行上升到国家战略,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以往可以把旅游产品当作游学产品的时代已经过去。各类教育、旅游机构和业内应该清醒认识到,想要参与这块巨大蛋糕的分割,不仅市场和学校有门槛,而且门槛不低,不是任何机构都能轻而易举进入的。对这一点,谁醒悟得早,谁就占有先机,谁要误判局势,谁将后悔莫及。

  此外,从当前研学旅行市场“一头热”的乱象中,也曝出了一些地方文化旅游和教育部门缺乏对研学旅行的指导和监管,组织学生研学的学校对研学的认识存在偏差,缺乏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和教学目标,参与研学的带队老师缺乏实践经验,这些都是目前研学旅行存在的现实问题。

  推动教旅融合,巧让“甘蔗”两头甜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的血脉。同样,文化也是教育和旅游的内容,甚至是灵魂。因此,无论是学校研学旅行的教育产品,还是市场研学旅行的旅游产品,应都属于文化产品范畴,既有意识形态又有商品的“双重属性”。

6.jpg

  由此可见,将研学旅行产品上升为文化产品,既是研学旅行产品的最高境界,也是旅游与教育之间最佳平衡点。不仅可以通过研学旅行校外教育实现教育立德树人之目的,还能有效推动旅游与文化、教育的深层次融合,更能够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推进旅游与教育的跨界融合发展呢?如何实现巧让研学旅行“两头甜”呢?基于上述理念的认知,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加强研学旅行的探索和实践。

  一是强化政府主导。从国家层面而言,发展研学旅行的初心,是立德树人,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自信。从市场而言,研学旅行是学校和服务机构的双向选择,无可厚非。因此,各地政府要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通过建立政府统筹、教育部门主管、文旅部门深度参与、相关部门联动、学校主体、家长支持的研学旅行工作协调机制;要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各自在研学旅行服务供给中的优势和作用,努力形成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与社会组织广泛参与、方式灵活、高质高效的多元化供给机制,努力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7.jpg

  二是明确责任主体。研学旅行的主体对象是中小学生,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生所在的学校应为第一责任主体。教育部门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人才培养和教学计划,中小学校要成立专门机构,具体负责研学旅行计划的拟定、组织和实施;文化和旅游部门要将研学旅行产品纳入文旅产品供给体系,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施减免场馆、景区、景点门票等政策,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财政、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和保险监管机构要密切配合,建立健全经费统筹、出行便利、旅行安全等保障措施,确保研学旅行的顺利开展。

  三是规范市场运行。要着眼当前研学旅行市场行业无序竞争的乱象,积极探索文化旅游部门与教育部门研学旅行跨界融合和产业化运作路径,厘清政策性研学旅行和市场性研学旅行边界点和融合点,共同培育符合双向需求的研学旅行市场主体和专业性强的龙头企业;要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通过试点论证、分类推广、评介反馈等方式,探索研学机构、研学基地的资质认定、标准化服务和安全保障体系;要积极推行研学旅行机构白名单制度,从获得研学旅行许可的旅游企业、旅行社、服务中介机构中选优用优,定期向教育部门和学校推荐优质的研学旅行机构,高质量推动旅游和教育产业的融合发展。

  四是创新研学产品。研学旅行产品作为兼容教育和旅游属性的个性化文化产品,各地政府要加强研学旅行硬件和软件建设的规划和指导,牵头组织发改、教育、文旅、宣传等部门,整合区域文化、教育、旅游、生态等优质资源,联合重点打造一批高品位、示范性的研学旅行基地(营地),打造具有较强地域特色和聚集效应的品牌;文旅部门和教育部门要根据教育部研学旅行的要求,针对不同教育阶段的学生设计研学产品,邀请教育专家、青少年专家、心理学专家和旅游策划专家共同规划研学旅行的项目和产品研发,保障研学旅游产品体系的知识的完整性、内容的先进性、类型的多样性、形式的创新性。

8.jpg

  五是构建专业队伍。在研学旅行的整个环节中,除了课程产品研发外,优秀的研学旅行导师是保证研学旅行质量的重要因素。作为研学课程实施的直接推动者,除了具备扎实的教育、教学能力外,同时还应该具备导游的沟通协调、组织管控和突发事件处理能力。文化旅游和教育部门要围绕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性的研学旅行导师(导游)队伍,重点推进师范院校和旅游高职院校的合作进程,使师范生和旅游专业的学生进行相互交流、优势互补,为其成为一名合格的研学旅行导师打下基础。同时,要善于从教师队伍和导游队伍中遴选一批骨干,通过院校送学、机构培训和分批轮训等形式,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的研学导师人才,以保证研学旅行的专业品质。

  俗话说:甘蔗没有两头甜。但对于研学旅行而言,一头是学校有刚性需求,另一头是市场有巨大潜力,只要找准两者间的平衡点,就完全能够巧让“甘蔗”两头甜。

  结语

  研学旅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国家在政策层面加强引导和扶持,各地政府科学统筹,各部门间相互协作,社会各方共同参与,才能实现健康有序发展。随着文化、旅游和教育的跨界融合不断深入,以及公益性与市场性协调推进,只要牢牢把握研学旅行发展的自身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探索与实践,我国研学旅行必将迎来新的一轮发展契机。来源|文化产业评论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SCCTT海峡文创智库网的内容所有权归属原作者。SCCTT海峡文创智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SCCTT海峡文创智库对观点赞同或支持。部分经网络转载内容,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以便及时删除。

参与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400个字符

关闭

海峡畅想

1,103篇文章  |  3,227次浏览

  • 精彩推荐
  • 广告6
  • 广告7
  • 广告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