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农村旅游已过剩 乡村振兴要靠什么?

智库观点
海峡文创
海峡文创
Apr 22, 2019 11:32:59 AM
[ 海峡文创导读 ] 四月初召开的“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文化振兴乡村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首届文化振兴乡村峰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温铁军教授发表了题为《生态文明战略下的乡村振兴与在地化知识重构》。

  四月初召开的“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文化振兴乡村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首届文化振兴乡村峰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温铁军教授发表了题为《生态文明战略下的乡村振兴与在地化知识重构》。演讲中,他提出了,乡村振兴是生态文明的载体,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复兴的转型关键。为什么这么说?你可以在他的演讲中找到答案。以下是他的演讲实录。

  刚才休息的时候一个年轻人问我怎样去殖民化。其实中国提出乡村振兴,特别是国家的生态文明转型,本来就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传承,本身就具有去殖民化的内涵。希望年轻人注意这一点,不要用殖民化知识体系衡量中国追求生态文明转型,这在当今世界上是难得见到的去殖民化的重大意义。

  主持人介绍我是农业专家,大家也都以为我是农业专家,我是吗?误解了,其实我不是。刚才第一位主持人倪宁教授介绍说我们俩是同学,同桌了四年,哪个系的同桌呢?新闻系。我在人民大学本科是学新闻的,毕业以后在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工作,后来到农业部工作,这以后一直从事农村研究,所以就被误以为是农业专家,但其实按照学科归属看,我不是农业专家。

  我现在也是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组的召集人之一,在学科组已经两届了。但,我是农业经济这方面的学者吗?也不是,因为我不是农业经济学科班出身。那我是什么?无外乎就是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做研究,通过深入调查和比较研究形成一定的知识积累,然后再通过格物致知,逐渐形成一些具有理性高度的逻辑解释。

  这些研究形成的解释本来就不是殖民化的话语体系可以对应的。

  比方说什么叫三农问题?用英文能翻译三农吗?海外很多人跟我讨论怎么翻译三农问题,讨论半天,如果必须达到这个词义的话叫“three dimensional agrarian issues”。三维的three dimensional;agrarian,不是agriculture,是agrarian issues。

  刚才有人跟我说他做城镇化很多年,对也不对;因为,他做的其实是城市化,城市化的英文是urbanization。城镇化呢?英文里有对应城镇化的概念吗?我在很多国际交流场合讲townization,大家全都听得懂,但是英文中没有这个词。

  胡锦涛同志2005年就说过:中国是要加快城市化,但是我们的城市化是靠城镇化来实现的,这怎么翻译成英文?

  “Urbanization can be implemented by Urbanization?”同义反复。如果只用这套西方话语解释自己的发展,恐怕就解释不清楚,所以在海外才引起了大量的误解,因此,如果都用世界范围内熟知的西方话语,经常词不达意。

  所以说,从新世纪之初强调三农问题开始,中国就已经转型了,转向了去殖民化。

  我们原来沿着西方发展主义迅跑,其实也是殖民化话语体系下的发展主义。沿着这个发展体系走了多少年,思想界、理论界、教育界超过这个话语几乎都不会说话。我在高校也是另类,好不容易算退休了,可以稍微不那么遵循着高校教科书的西式话语来说话了,但是每当我参加会议的时候还是觉得很尴尬,大家离开这套教科书话语就无法交流。

  今天的题目大家听起来可能觉得有点别扭,什么叫“在地化”知识?什么叫知识在地化knowledge localization,怎么可以有在地化localization?因为knowledge一般都会认为是普遍适用,怎么会是localization?但是我们讲乡村振兴,尤其是乡村的文化振兴,到底讲的是什么振兴?是乡土文化。

2.jpg

  ▲ 河南南阳画家村乡村过年看醒狮。中国经济网资料图 郭威/摄

  乡土文化表面看起来是多种模式,但其实内涵是一致的。很多人去搞所谓的乡村农文旅结合、乡村文创,但没有发掘乡土文化;其结果是什么呢?是过剩。现在农村旅游已经初现过剩了,就像90年代深圳搞的世界之窗、北京搞的中华民族园,当年都是旅游热点,现在还有多少人去?门可罗雀了。

  刚才休息的时候,有个人说前不久在袁家村大会上听过我讲话。你们也听到了当时我在那儿说陕西省想把袁家村模式复制,搞了84个袁家村,82个失败了。为什么袁家村能成,其它地方都失败了?那就是“关中道上”的乡土文化被发掘出来了。所以当高校,特别是像人民大学这样有传统文化的学校想转向乡村振兴中的文化振兴的时候,我是热心加入的。

  乡村文化振兴,首先应该让人们了解什么叫做在地化的知识体系,什么叫乡土文化,乡土文化为什么能绵延万年至今仍然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不中断的主要基础。

  这个开场白说太多了,后面要适当加快一点,其实就是要告诉大家要懂得乡村振兴、文化振兴,首先得理解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一懂两爱”。

  我在有的高校参加讨论会,一些院长们说懂农业我们做得到,爱农民、爱农村做不到,我们怎么可能去爱农民、爱农村呢?确实说的很实在,这说明乡土文化真的没有在高校形成影响。如果你不爱三农,只懂农业技术,是搞不了乡村振兴的,更何况你们懂的农业是真正现在要求的农业吗?现在要求什么农业?生态文明转型之下要求的是绿色农业、两型农业、六产化农业。

  刚才有的老同志问我,中国土地二元结构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不能像一般的说法那样一元化?其实主要原因我估计是大家都不太了解乡土社会的土地到底是什么属性。如果按教科书上说的算,那土地就是生产要素,但是对我们国家农村来讲土地不能简单的要素化,尤其在乡土社会承载生态文明这个大的体系之下,土地更多承载了乡村空间资源的多元价值。只是在工业化时代土地才被要素化。各位注意,现在高校教科书基本是在工业化时代形成的,代表了产业资本的内在要求。

  现在西方进入金融化时代,我们是半产业、半金融,还不能说完全金融化时代,但是已经出现了金融主导的发展模式。刚才有投资公司朋友找我聊,我自己也在中国农业银行这个世界最大的农业金融机构做独立董事8年,现在还没有退。比较了解什么是金融化时代。

  诚然,人类资本主义历史上的一个新时代已经问世,它对整个知识体系带来巨大挑战,要求知识体系进行改造来符合金融新文化时代,这一切都是非常复杂的。

  但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中国开始确立战略转型,从资本主导的发展主义转向生态文明,它所要求的知识体系重构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命题。其中,生态文明知识体系重构的载体就是如何实现“一懂两爱”,要真地懂乡土文化,真地懂在中国到底什么是三农,然后把这些东西当成我们的知识生产内容,再逐步把它变成教科书,才能真正教出学生。

  希望大家理解:乡村振兴是生态文明的载体,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复兴的转型关键。于是问题来了:为什么在21世纪中国做出向生态文明转型的战略调整,为什么生态文明一定要和乡村振兴结合,为什么乡村振兴一定要文化振兴?

  首先是因为这个世界沿着资本主义的一般发展主义模式走不下去了,美国人走不下去了,难道我们走得下去吗?中国现在已经成了世界上三大资本总量最大的国家,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商业资本都是最大的,虽然按人均算我们很小;但,因为我们是城乡二元结构,不能简单做算术平均。刚才有人说农民没有财产,其实这个说法是西化教科书的说法,咱先不去争论,还是调查研究后再说农民有没有,中国农民有房有地,是这个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小有产者群体。

  大家知道中国到现在为止仍然有8亿农民人口,可归类为小有产者,虽然在教科书上他们是农业生产者,其实大部分都不是,而是农村中百业的经营者,算是小资产阶级,所以此农民非彼农民。中国农民或者中国的村民叫villager,但是如果把他们都叫做farmer,对吗?虽然教科书把他们叫farmer,但那得是farm plus er才是farmer,就是得有农场才能成为农场所有者。这些从概念上看都需要结合乡村振兴重新做调整。

  所以当这个世界遭遇到复杂的危机,今天已经走不下去的情况下,中国人总是在遭遇重大挑战的关头,化危为机。危机这俩字是一个矛盾体,是danger and opportunity。这两个字放在一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能化的了危就成了机,化不了危就危。

  中国人走到这个地步的时候,做出重大转型决定很大程度上是呼应危机挑战。今年1号文件讲乡村振兴的时候说这是中国应对挑战、特别是应对全球挑战的压舱石。

  我自己最近在复旦大学、清华大学有两场演讲,讲的是同一个主题,当代史上有过三次亿万农民救中国。第一次是1950年,民国遗留的通胀危机非常严重,我们靠什么救这场危机?靠给农民分地。建立新中国,毛主席搞农民包围城市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建国之初给农民分了地。第二次是到1980年由于引进外资造成外债转化的赤字危机,邓小平同志又给农民分了地。现在乡村振兴怎么处理农村财产关系,处理得好亿万农民第三次救中国;处理不好,农村就会被现在大资本下乡搞乱,危机软着陆载体会被破坏掉。

  中国人从1894年甲午战争以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面一直有另类的历史,只不过没记入正史,那就是“去西式现代化”的乡村改良。这个乡村改良最近才被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他说:我们今天乡村振兴要学习前辈乡村建设的经验。那就是梁漱溟、晏阳初这些人,这些也是我们一直强调的,现在领导人也重视了。说明这百年过程中,中国人追求现代化主要是西方模式的现代化,这个过程中确实有一批人比较清醒、比较冷静,一直在做社会经济改良的努力。我大概算是当代民间力量改良的一分子,参与者之一。

3.jpg

  当年民国时期就有大量的在地化知识体系被发掘出来,中国人在试图构建自己的发展话语,这些东西我不多讲了。

  民国时期追求激进现代化、激进工业化、激进城市化的努力失败,最终导致民国晚期先亡于经济,后亡于军事。

  建国之后,民国时期乡建工作者的愿望,无论是扫盲、合作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等在建国初期都实现了,所以我们有过一次农村全面复兴,但很快因为国际环境变化、应对挑战的不利,中国再次出现了一场城市产业资本危机向农村转嫁,所以这个现代化过程走到中间开始转向按照西方模式追求中国工业化。西方形成现代化的条件是特殊的,前期的原始积累是靠殖民化完成的。由此看,所有被殖民化的原住民国家几乎都无法照搬殖民化大陆和宗主国欧洲的发展经验,特别是农业。

  这儿列了三类农业不同类型。

  第一类,大农场模式,Anglo-American model,它是殖民化的模式。今天很多人去西方看,其实主要看的是美国,但是美国、加拿大、墨西哥、阿根廷、巴西、澳大利亚等等,那些几乎都是外来殖民者把原住民消灭掉以后占有了大部分资产所形成的大农场农业,而这种大农场农业对任何原住民国家都没办法照搬。所以无论各位有多少相信普世价值,在农业上没法普世,搬不过来。

  尽管欧洲国家大量向外输出人口,仍然无法解决原住民资源相对短缺的问题,所以欧洲只有小农场。而到东亚,无论什么主义、制度、发展方式,整体上仍然还是小农村社制。比如日本,加快城市化就能够把土地集中?日本到现在仍然是平均规模2至3公顷,也就是30亩地一头牛的概念。韩国是这样,中国大陆是这样,中国台湾也是这样,整个东亚包括越南,只要是儒家文化圈,基本都是小农经济。

4.jpg

  强调乡村振兴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有一段批示,小农经济长期化这是国情,中国将长期存在小农经济。最近在2018年1号文件发布之后,中办、国办联合发文,提出小农经济和现代化的有机结合。过去激进城市化、消灭小农经济;现在知道了,只有消灭小农经济才能发展规模农业这套东西是错的,这叫粗放增长。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现在中国结构性矛盾最突出的领域就是农业。我们多年来错误照搬了一套只有在殖民化条件下才能实现的所谓大农场规模化!现在,这套东西已经告一段落了。当然不排除仍然坚持的这些人,他们的努力也是值得我们认真了解的,但并不意味这种努力还有前景。

  接着要讨论的是,由于全球三大资本过剩,向弱势产业和弱势群体转嫁,而导致现在生态环境灾难越来越严重。这个规律也不多说了,这是定论。

  东亚普遍是小农经济,不论什么主义、制度都是一样的。因小农经济形成庞大的小有产者群体可以派生出追求短期现金收入的劳动力,因此东亚国家全部进入工业化,凡属于非东亚模式的发展中国家几乎都进入不了工业化。为什么?因为去乡村就是城镇化陷阱。最典型者就是委内瑞拉。大家以为是制度不好,其实委内瑞拉城市化率是92%,其中大部分是贫民,国家只能靠单一的殖民地经济石油出口。一旦石油收入下降,贫民基本生活没法拿财政补贴去覆盖,就大规模逃亡。所以城市化对于很多原住民来说未必是一个可选的出路。

  至于土地私有化,去看看和中国的国情矛盾最相似的印度。印度人口已经接近13亿了。我去了十次印度,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可以告诉大家土地私有化对印度农民意味着什么。大家看到这些武装斗争地区,其中右上角那张图片中间戴着一串花环的是我,那是在印度的比哈尔邦,是一个农村闹革命游击队活跃的地方。我的右边戴着贝雷帽、穿着皮夹克的是当地的警察所长,我的左边戴着黑色高帽子的是民兵队长也是游击队长,白天大家和平相处,晚上警察所关门,游击队管事。印度三分之二的邦有农民革命,而且是武装革命,有27个政党在帮助农民开展武装革命斗争,所以印度到现在都很难说真的像我们这样发展乡村工业、推进城镇化等这些事情。

5.jpg

  现在中国的乡村振兴是要靠社会化才能实现的,而不是只靠产业,当然搞产业是重要的,但是这个产业是谁的?谁搞谁受益?在农村这点尤其重要,因为这个国家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来源于从农村和农业提取剩余,农民才是这个国家形成如此庞大资本的主要贡献者。现在终于到了乡村振兴!怎么办?是不是要让农民成为主要的获益群体?否则乡村振兴主体到底是谁还是个问题。

  生态文明转型要以乡村振兴为路径,这是必然的。

  大家都知道从20世纪90年代就说秋高气爽看不见蓝天,然后到21世纪初开始强调绿色生产方式和两型经济,2007年开始提出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再后来到2012年中共十八大明确把生态文明作为发展战略。

  主要原因看下面三个图,东部产业与城市密集,当然也就是污染过度严重。

6.jpg

  这些年从强调三农问题以来,中央已经连续向农村投了十几万亿,总体上可以叫做沉没成本(sunk cost),现在为什么大家这么重视乡村?因为越大的投入形成沉没成本就意味着越大的机会收益,甚至意味着机会收益空间无限大。于是大量资本下乡追求机会收益,希望大家注意长期对农村投入,对于农民来说同样意味着创业创新机会,但不能再按过去的方式搞了,不能制造污染、影响食品安全。

  中央强调绿色生产方式,强调农业要一二三产融合,还有农业农村部领导强调要六产融合,这些很大程度上都是符合绿色生产方式要求的农业改造,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大家各圈一块地,大规模推进产业化,那样造成的往往是严重的环境污染、水土资源破坏。我们都知道现在面临污染的主要是农业,尤其是水土污染,越是发达地区,越是大城市郊区,水土污染越严重。

  接着做一个简单的理论归纳。

  为什么我们过去那种粗放的数量型增长走不下去。现在一定要调整,按照生态文明转型的历史转折,把乡村振兴调整到乡土文化的基础之上所形成的三生:生态、生产、生活,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简单地想怎么搞规模化、产业化。农业产业化20年了,为什么搞不动了?这里讲了四个理论概念,可作工具来解构现在农业转型遭遇的困境。

  第一个是要素再定价。我昨天跟学生讲这个道理,说现在农业达不到社会平均收益率。实际上在农业上的劳动者叫“残值劳动力”,大都是老人、妇女。年轻劳动力不干农业,是因为劳动者也追求社会平均收益,当农业不能给他社会平均收益的时候,年轻劳动力就不干了,于是剩下的就是老人。老人因为是残值劳动力,不被一般正规劳动力市场承认,所以才去干没有达到社会平均收入的农业劳动。

  资金的利率基本是追求社会平均收益率,因为没有达到社会平均收入,所以资金不进农业,习近平总书记也讲资金是三农发展瓶颈。纯农业没有社会平均收益率实现的条件,又不能强制要求资金下乡,因此资金也净流出了。长期资金要素流出导致“要素残缺”,资金要素是最具有组织作用的,当农业三要素:劳动力、资金、土地都被外部市场定价的时候,农业不可能自我再定价。定价理论叫pricing,从这个理论来看农业是不可能延续下去的。

  再看所谓的资本深化。搞产业化至少要上机械、大棚等各种各样投入,越直接投入越得提高成本。当这些成本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成本的地板价格已经高于国际市场天花板价格了,中国农业已经十几年来地板在天花板之上,为什么收益上不去?因为价格上不去。很多人说为什么不能提价,不能让农民得到收益?对不起,因为加入WTO,农业是让步的领域,没有受到保护。结果就是现在美国分割肉到岸价格比我们国内收购活猪还便宜,澳大利亚草原放养的牛肉到岸价格比我们国内活牛收购价格还便宜。人家资源广大的前提是殖民化。资本深化客观结果导致中国农业达不到社会平均收益,稍微想提高一点价格地板就超过天花板了。

  第三个,市场失灵。这种情况下指望靠市场经济能解决这些问题吗?它本身就是市场造成的,市场对要素定价客观上造成这个局面,怎么可能用市场来解决呢?我老是引用爱因斯坦的一句话“不可能用造成这个问题的思路去解决这个问题”,可有人反反复复强调造成这个问题还得用这个思路解决它……怎么可能呢?所以不仅是市场失灵,当政府完全不能有效地针对这些问题去形成对策的时候,政府也就失灵了。更何况无论是谁,任何外部主体进入乡土社会,只要面对高度分散的小农经济就都有交易费用陷阱难题。这是双失灵的内因。

7.jpg

  所以,三农领域真正的战略调整就是要配合生态文明转型。

  生态化乡村振兴要以整全科学的方法对全域生态资源做系统性开发,改变工业化时代粗放增长对应的粗放市场制度;只有提高农民组织化才能对乡村资源要素做价值化的整全开发。有关试验各地正在做,经验也很快会提炼出来。

  我提醒各位做农文旅的朋友,如果你们也是人工景观的那种做法,没有把乡土文化在地知识开掘出来,就做不了农文旅,因为内涵不对。

  刚才有人说袁家村,袁家村最主要的做法就是把关中那些作坊集中到一个小村里面,它无外乎就是把关中多种手工作坊变成餐饮业的文化内涵,所以它说卖的是文化。当我们搞市民农业的时候,我也说了一句俏皮话“哥卖的不是菜,哥卖的是文化”。

  什么叫做乡土文化?如果真的想振兴,文化振兴的话,一定先深入调查研究,搞清楚什么叫做乡土文化,我们才有得卖。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SCCTT海峡文创智库网的内容所有权归属原作者。SCCTT海峡文创智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SCCTT海峡文创智库对观点赞同或支持。部分经网络转载内容,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以便及时删除。

参与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400个字符

关闭

海峡畅想

1,103篇文章  |  4,088次浏览

  • 精彩推荐
  • 广告6
  • 广告7
  • 广告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