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研究 | 创意设计产业的9点发展态势分析

产业研究
海峡文创
海峡文创
Dec 30, 2019 11:16:16 AM
[ 海峡文创导读 ] 创意设计产业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细分领域中的后起之秀,发展速度快,势头强劲。

  创意设计产业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细分领域中的后起之秀,发展速度快,势头强劲。我国创意设计产业的发展与其他产业融合紧密,与数字科技进步息息相关,是新时代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1、创意设计产业增速快,发展潜力巨大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营业收入为11069亿元,比上年增长16.5%;2019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创意设计服务产业的营业收入54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4%,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文化及相关产业9个行业中有8个行业的营业收入实现增长,创意设计服务业增速排名第二位。其中,设计服务领域,2012至2017年,全国设计服务收入约为3560亿元,年增长率为11%;设计成果转化产值达21万亿元,年增长率高达25%;截至2016年底,建有工业设计中心的制造企业超过6000家,专业工业设计公司约8000家,设计创意类园区突破1000家,全国设计类奖项赛事约110余项。创意设计产业虽为文化产业中的后起之秀,但是增长速度快,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产业政策不断完善,文旅融合深入推进,大数据、云计算、AI等科技广泛应用以及各行业对文化内涵的重视与发掘,都驱动着创意设计产业蓬勃发展,推动着创意设计与相关业态不断融合。

1.jpg

  2、创意设计众筹方式融资活跃,市场关注度高

  2017年,我国流入创意设计服务领域的资金达477.84亿元,在《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9大分类中排名第三;融资案例629起,在整个文化产业中占比20.36%。其中,众筹渠道表现突出。2017年,创意设计服务众筹案例数为395起,在整个文化产业中占比21.00%;2018年352起,占比19.97%。创意设计服务众筹案例数连续两年在《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9大分类中排名第二,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

  3、创意设计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差异化特征明显

  我国的创意设计产业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京津冀地区在北京的引领下,创意设计产业一体化加速发展。且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工作的深入推进,北京许多高校、企业搬迁至周边地区,人才、资本等资源的引流加速推动了周边地区创意设计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各地创意设计产业的发展。长三角地区,上海“引领效应”明显,各省份创意设计产业齐头并进。杭州、南京等综合创新能力强的长三角城市,创意设计产业市场相对更为成熟。以南京为例,早在2014年其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增加值就已超越文化制造业,成为文化产业十大门类的第一大门类。粤港澳大湾区,创意设计始终面向国际市场、国际化水平高于全国,实现了与国际的无缝接轨。目前,粤港澳大湾区设计服务产业发展居国内领先地位,仅工业设计企业就有1200余家,设计创意产业园区100多个,已经形成以广州、深圳为中心,向珠海、东莞、佛山、中山等城市发散的设计产业城市群。中部地区创意设计处于加速发展阶段,最具代表的是“设计之都”武汉;西南地区的创意设计与少数民族特色旅游联系密切;西北、东北地区的创意设计产业相对落后,创新能力弱,发展缓慢。

  4、建筑设计营收持续增长,形成多元竞争格局

  2011—2017年,我国建筑设计行业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从1079亿元升至7910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超过30%,建筑设计行业产业链完善,市场化程度高。2017年我国建筑设计企业5924家,同比增长11.63%,其中建筑设计事务所数量为1736家,同比增长27.01%;甲级企业数量2307家,同比增长4.29%,乙级企业数量1798家,同比增长15.12%,丙级企业数量1586家,同比增长14.94%。我国的建筑面积逐年增长,市场对建筑设计的需求大。

  目前,国有、民营、外资三大建筑设计企业主体,建立了各自独特的竞争优势,形成了多元竞争格局。国有大中型设计企业项目经验丰富,技术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和较强的市场资源,但体制框架痕迹严重,管理机制不够灵活。民营设计企业管理经营机制灵活,团队能力强。但民营设计企业知名度不高、技术短板和管理粗放、市场资源相对缺乏、资金实力较弱。外资设计企业设计水平高、知名度高且历史悠久,但国情差距大,人工成本高。

  5、工业设计行业规模逐步扩大,产业竞争力有待提高

  我国工业设计行业加速发展,从2013年的470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199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26.38%。在工业4.0时代,创意设计是加速我国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重要手段。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底,我国拥有完整工业设计研发部门的企业和专业工业设计公司近14000家,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园区数量也不断增加,全国已建成专业化工业设计产业园区超60家,将工业设计作为主营业务的文化创意类和制造服务类产业园区超过1200家;就业规模和开设工业设计专业的院校数量持续扩大,全国工业设计从业人员已超过60万人,6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工业设计专业;全国工业设计相关赛事奖项已有百余项,工业设计专利注册数量保持快速增长。

  但目前我国的工业设计仍停留在产品外观样式创新或服务表现形式创新层面,产品同质化现象明显。虽然工业设计企业数量较多,但产业整体竞争力较弱。

2.jpg

  6、文创IP设计崛起迅速,动漫市场份额最大

  近几年,IP因其有着能够迅速扩张至整个文娱产业的强大力量而受到追捧。文创IP通过加入创意设计元素开发出各类型IP衍生品,实现经济收益最大化。2017年我国衍生授权商品零售额达到747亿元,增长率全球最高。从细分品类来看,动漫衍生品市场规模约为450亿元,规模最大。其他领域如电影和游戏的衍生品市场尚处萌芽,与国外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动漫产业被誉为21世纪最具创意的朝阳产业,动漫衍生品已经成为动漫产业最为主要的收入来源。目前,我国“泛二次元”消费者已经达到了2.7亿的规模,动漫及其衍生品市场需求巨大。2018年动漫衍生品市场以动漫玩具、动漫服装和动漫出版物为主,动漫玩具占比最高,市场规模达到51%;动漫服装和动漫出版分别占16%和4%。

3.jpg

  7、社会创新设计路径多元,推动社会问题解决

  当前,我国的社会创新设计取得了一定成就,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小米生态链等设计大大提高了人们生活的便利性。社会创新设计实现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是将设计思维与工业、建筑业、服务业、文化产业等相结合,以跨界合作的模式设计出推动社会进步的产品。我国的社会创新设计在老旧街区改造、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和体验服务方面应用较为广泛,在健康、教育、医疗等方面有待提升。例如北京大栅栏、白塔寺、什刹海、前门东区等区域为代表的老城区再生设计计划,将创意设计与商业运营相结合,在老街区开办咖啡馆、茶馆、书店、设计品商店等,并与原住民生活空间相融合,让老街区的创意内涵和生活美学品位得到提升,形成了适合、适度、适用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这类针对老街区的设计更新方案,就是基于社会创新的大设计思维对改善城市问题的思考和实践。

  8、创意设计与相关业态融合趋势显著

  2014年3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就创意设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创意设计成为诸多行业领域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其中,创意设计与非遗产业化、乡村建设、城市建设以及文化旅游等相关业态融合发展趋势明显,创意设计推动相关行业转型升级效果显著。

  在非遗产业化领域,创意设计与非遗产业融合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非遗作为创意元素,直接体现在文化创意产品中;二是非遗作为创作题材,提炼加工后产生新的创意作品;三是非遗传承人作为人力资本,参与文化产品创作过程。

  在乡村建设领域,创意设计与乡村建设的融合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创意设计与农业跨界融合,以农业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农业公园等为载体,在新兴农业经济形态中融入文化元素和文化品质提升产业附加值,为农业经济形态提质增效作重要支撑。二是在不改变原有乡村空间格局的情况下,从宜居、宜业、宜游的角度出发,结合乡村公共设施的布局、功能、规模等设计出与当地乡村景观相适应的公共设施,提升乡村公共设施质量。

  在城市建设领域,创意设计与城市建设的融合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通过创意设计重塑城市新型空间,如通过创意设计促进城市闲置空间再利用以及实体书店转型等,打造新型文化空间;二是通过创意设计提升城市品牌影响力,在城市品牌建设中以重要产业、重大文化设施、重点项目和大型国际性节庆活动为抓手,合力打造具有国内外知名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知名品牌;三是通过创意设计促进城市产业优化升级,通过创意设计与现代农业、信息业、旅游业等不同业态双向深度融合,释放文化产业的“溢出”效应,不断促进城市经济的转型升级。

  在文化旅游领域,目前,我国创意设计和文化旅游产业主要在观光、娱乐、住宿三个方面的融合相对深入。主要以旅游文创产品、旅游精品民宿、旅游特色小镇、旅游演艺和节庆等为融合途径,通过创意设计促进旅游观光升级、推动旅游演出发展、转变旅游住宿模式。

  9、创意设计推动产业和消费方式变革

  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启动,大数据、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等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创意设计也于无形中推动着产业升级和生产消费方式的变革。

4.jpg

  在产业升级方面,基于5G技术的支撑,创意设计跨行业的融合发展将进一步加强。创意设计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创意设计提升农业附加值,推动农业智能化发展。文化创意设计与农业结合形成创意农业,丰富农业产品形式,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且在物联网背景下,创意设计的应用将推动农业智能化管理。二是创意设计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人工智能(AI)等先进技术在创意设计的应用,提升产业链各环节的附加值,推动制造业精细化、智能化发展。三是创意设计及高科技的应用有效活化传统文化资源。创意设计与特色产业相结合提升特色文化产业的文化品质,推动区域产业升级;现代科技的应用能够助力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在消费方式上,创意设计逐渐转变传统消费方式,并激发出新的消费需求。创意设计和文化消费逐渐朝着虚拟式、碎片式、沉浸式等方向发展。数字技术在丰富文化创意内涵的同时也为文化消费创造新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字技术推动创意设计产品生产方式变革,优化传统设计工艺流程,提升产品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也为数字化信息传播创造条件,丰富创意内容展现媒介。二是在科技创新支撑下,创意设计不断丰富产品数量和产品种类,智能硬件设备、文博文创产品等新兴创意设计产品不断涌现,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来源| 新元新经济智库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SCCTT海峡文创智库网的内容所有权归属原作者。SCCTT海峡文创智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SCCTT海峡文创智库对观点赞同或支持。部分经网络转载内容,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以便及时删除。

参与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400个字符

关闭

海峡畅想

1,103篇文章  |  3,283次浏览

  • 精彩推荐
  • 广告6
  • 广告7
  • 广告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