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浦:中国文脉云——城市必须寻找自己的根和魂

高端声音
海峡文创
海峡文创
Aug 8, 2023 4:33:08 PM
[ 海峡文创导读 ] 笔者从城市和地域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角度,将新文脉定义为“在新的当代城市变革与竞争中一个城市由历史承续而来的新的文化主线”。一个兼具主体性和统摄性、历史性和当代性、无形性和有形性、静态性和动态性的概念。

 

中国文脉云:

城市必须寻找自己的根和魂

文/ 金元浦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

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脉:千流一源、万法归宗、理一分殊、一以贯之。

“理一分殊”的道理,朱熹借用了佛教“月印万川”的譬喻。他说:“释氏云:‘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这是那释氏也窥见得这些道理。”(《朱子语类》卷十八)把“一理”比作天上的月亮,而把存在于万物之中的“万理”比作一切水中千千万万个月影,以此形象地说明“理”与万物的关系:理是唯一的,这唯一的理又体现在万物之中,是万物的本质;而万物并不是分割“此一个理”,却是分别地体现完整的一个理。“月印万川”本是佛教中的命题,“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具体说是唯一的月映现在一切水中,一切水中映现的月都包括在唯一真正的月中。

但是还不够,除了因文化地的历史主线,我们还要看到与时俱进的当代创为。

一座城市的文化独特性如果不与今天形成联系,最终会失去发展的内驱力。可即使经过了4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一些区域的文化产业仍旧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文化产业的发展逻辑,必然脱胎于文化本体,在中国这样一个不缺乏历史文化的国家,复兴中华传统文化亟待一套新的思维、新的视野和新的方法论指导。前文定义了文脉是“因文化地的历史主线,与时俱进的当代创为”。基于这一定义,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和新的经济、文化、科技等产业发展条件,我们提出了一套新的发展理论。鉴于其他领域已经或多或少有了围绕文脉进行理论的尝试和阐述。为区别起见,将其命名为“中国文脉云”。

所谓中国文脉云理论是指,城市作为一个巨系统,是建筑之形、文化之魂、规划之格、功能之用的系统综合,任何一个一维的文脉解释,都不能准确认识文脉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因此,文脉需要按照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需求,重新被发现,被解释。

为此,笔者从城市和地域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角度,将新文脉定义为“在新的当代城市变革与竞争中一个城市由历史承续而来的新的文化主线”。一个兼具主体性和统摄性、历史性和当代性、无形性和有形性、静态性和动态性的概念。

什么是新文脉之新?发掘、激活、变革、创新。新文脉的新首先是发掘城市的独特的文明基因,激活城市逝去的集体记忆,承续历史,以通古今,将过去断续的、单子化、片段化的文脉一一连缀成线、编织成网,交会成体,赋之以魂;新文脉的新是在最为深广的中华人文精神的积淀之上进行创新、创意、变革、改造,以变促通,以通制变,以新变成就新统,以新变实现文脉的贯通;新文脉以当代哲学阐释学为基础,其新是城对市历史要素的重新选择、重新集中,重新阐释,重新编码。

中国文脉云的新是在现代科技基础上构建的城市文化新构架;围绕在地文脉和文脉IP打造,文脉借助于云服务创造性地推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创意确权系统,是区块链技术最新最前沿的商业化应用场景,能够让创意需求者和创意攻击者在完善的技术保障条件下实现对接和交易,形成聚焦文脉和IP长期、持续的创意供给。具体来看:

(1)努力构筑中国全境四级文脉系统文脉云,依托四级文脉体系的大数据架构,实现对全国省、地市、区县、乡镇四级的在地文脉以及文脉IP的全网热度实时监测和智能分析;为各级行政单位文化建设综合效果及相关产业推进实际效能提供可视化的量化分析。基于精准数据研判,文脉云能够为各在地文脉和文脉IP定制个性化热度管理服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形成共识、场景、资本的一体三位的运行结构

(3) 文化历史传承脉络,因文化地,目标:文化城市

(4)高科技、云架构:依托国家高端智库的高位势能和基于GIS技术的AI智能匹配和主动推荐,文脉云在集成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领域前沿百大科技场景的同时,实现了在地文脉和文脉IP开发的科技场景精准匹配。以个性化、一站式、系统性的场景谱系,加快推动前沿科技赋能在地文脉,成为各级城市科技企业招商引资和吸引省内外相关企业参与文脉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和逻辑接口。

新文脉是在当下新时代新思想新制度新科技构架之上建构的新创造。所以我们将它命名为中国文脉云(如图1所示)。

图1 中国文脉云

中国文脉云必须通过城市IP的精心建构来呈现城市特点的认知认同,文脉贯通,全链条传播,以及IP对城市的全面赋能。目前已有16个已确定省域文脉的省份(表1),16个省份尚未确定省域文脉(表2)。

表1:16个已确定省域文脉的省份

表2:16个尚未确定省域文脉的省份

下图根据全网搜索得到的各省IP的网络曲线图(囿于篇幅,只摘取其中一小部分,如图2-图6 所示)。

图2 北京IP网络曲线图

图3 河南IP网络曲线图

图4 云南IP网络曲线图

图5 江苏IP网络曲线图

图6 浙江IP网络曲线图

从市域来看,陕西省地级市中“风追司马 史记韩城”是其一地一脉的优秀代表,也是全国城市文脉IP的优级案例。与全国盛行的“xx故里”相比,“风追司马 史记韩城”跳脱了史圣故里的窠臼,以最简约又动感的方式将韩城的历史文脉和传承实践进行了超凡脱俗的概括和传播。有此手笔,无愧于“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所一脉相承的文采与风骨,既合格律,也有意境,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了韩城在文化建设和文化传播的主题、方向和宗旨。“风追司马 史记韩城”并不是对前人流传的简单继承,而是持续专注聚焦的成果。在韩城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司马迁的思想、精神和品格为内核,以司马迁及其《史记》的社会影响力所造成的富有韩城特色的世风民俗、礼仪规制、建筑风格、语言交流、戏曲表演等为内容的文化样态、文化类型,成为韩城文化主轴和精神归依。

表3 市域文脉共识指数代表性案例

当然,百尺竿头,需更进一步!尽管一部央视纪录片《风追司马》评分颇高、风评颇好,但从此次测评的结果看韩城文脉的共识指数还不高(市域文脉共识指数代表性案例见表3),传播的力度、创意的热度、场景的丰度、受众的广度都很有潜力。从本体特色看,《史记》不仅是我国史书的典范,其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栩栩如生,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是民众经典阅读中不可缺少的读本。在数字经济背景下,诸如5G新阅读、虚实相生元宇宙之类的新技术、新场景,以《史记》在城市各处的实物印记为内容背景,将书中的人物和历史事件以立体可见的效果呈现于海内外读者的眼前,将韩城打造成一部畅销于网络的“当代《史记》”,无不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间和广阔的产业前景。 

同时,以浙江各城市四级IP的运行来看,我们初步勾画了四级扇面图(如图7所示):

图7 诗画浙江各城市四级IP扇面图

从诗画浙江这个总IP,注入并运用5G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云计算技术、区块联技术、大数据技术、高端制造技术、物联网技术、脑机接口技术等衍生出AR、VR、MR、XR、无人机、虚拟数字人、3D/4D打印、云演艺、手机游戏等一系列展开式的新文脉云形态。在此级基础上全面展开内容创意项目的突破与丛生。如南孔爷爷、良渚文化、宋城千古情、南湖红船、南浔古城、横店影视城、乌镇旅游区等等,均展示了元文脉云在内容上为千行百业赋能、赋力、赋形、赋业,具有强大的原生力。

中国的城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造城运动,是关乎子孙后代的一件千年大计。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恐怕将确定着未来二三百年中国城市的格局。为此,所有的造城者、所有的官员、企业家、研究人员,都要对子孙后代负责,对历史负责。

来源 |  文创前沿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SCCTT海峡文创智库网的内容所有权归属原作者。SCCTT海峡文创智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SCCTT海峡文创智库对观点赞同或支持。部分经网络转载内容,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以便及时删除。

参与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400个字符

关闭

海峡畅想文创集团

497篇文章  |  73次浏览

  • 精彩推荐
  • 广告6
  • 广告7
  • 广告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