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第二十三届白马湖文化交流活动暨两岸文创高校联盟十五周年恳谈会在杭州白马湖建国饭店顺利召开。本次大会以“致敬十五载,智创启新篇”为主题,“智”为智慧,“创”为创造,“智创”不是智慧与创造的简单相加,而是将智慧思维与先进科技深度融合,以智慧为引领,以创造为驱动,共同推动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会特别邀请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潘云鹤,知名文化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和来自中国台湾的著名漫画家蔡志忠三位重磅嘉宾发表主旨演讲,他们分别围绕AIGC背景下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机遇、中华文明的创新发展、创意人才培养等内容对大会主题进行了深刻阐释,并回答了新华社、杭州网、随机观众等媒体代表的提问,现场气氛异常火爆。
文化智能的当下与未来
智创时代,科技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当前,人类文明正在经历一场复杂的、多变的全景式数智化迁变。随着AIGC技术的不断成熟与纵深,人类社会将进一步拓展变革,人类自身也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基于此背景,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潘云鹤带来了“AIGC和文化智能”的分享。
潘院士表示,Chat GPT的出现是时代的一个大变化。它拥有大数据、大模型、大知识、大用户和大应用。他强调,以前人工智能的三大要素是数据、数力、算法,而从去年开始,这三大要素转变为新的数据、模型、知识,这将引领人工智能未来几年的更快速发展。
随后,潘院士运用具体的案例向大家解释大数据智能如何辅助文学创作、跨媒体智能如何辅助艺术创作、自主智能系统(机器人)如何使文化装备智能化、运用融合增强智能实现设计与交互的智能化以及如何运用群体智能平台、无人机实现文化传播智能化。
潘院士还提出未来文化艺术将有以下三个方向的变革。一是AIGC的进展将大大提高文艺创作与设计的效率;二是设计与创作平台升级涌现,全民参与的文艺创作时代将会很快到来;三是与此有关的数据、知识模型十分重要,掌握AI平台工具进行文艺创作与设计的人才更加重要。并表示中国AI技术与产业一定能够促进中国的经济、科技、文化与社会走向一个高质量、高水平的快速发展期。
演讲结束后,新华社记者针对当前中国AIGC发展最大的瓶颈和如何看待AIGC应用在文化领域之后造成的部分行业从业者失业的现象进行现场提问。
潘院士回答道,第一瓶颈是芯片;第二是缺乏同时具有资金和创新思维的机构与人才。而面对流水线工人是否会失业问题时,潘院士表示并不会完全如此,在生产产业链发生新旧交替的时候会产生空挡,也会产生新的职业,今后不是人工智能替代人,而是掌握人工智能的人替代不懂人工智能的人,因此人工智能教育非常迫切,这正是新质生产力的体现。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新机遇
智创时代,中华文明依旧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底色。中国在现代化的进程当中走的是区别于西方的发展道路,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文明形态的发展为文化创造拓展开广阔的空间,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切文化创意的基石。
知名文化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为大家带来《文明发展与文化创意》的专题分享,深刻剖析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路径及两岸文化发展的广阔前景。
他强调“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论述是重要的理论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些重要理念深刻联系,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既是整个中华民族历史和中国现代奋斗史的延伸,也是当下中国发展呈现的形态和昭示的前景,凸显了中国的文明形态对于全球的贡献。
当前,全球化面临巨大冲击,各国发展的文明路径差异逐渐彰显,在强烈的西方警惕下,中国应当如何创造中华民族现代化文明,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要从形态上、理论上把握文明。第二,要从文明源流上更深入地认识中国的历史。第三,要从文明认同和传播上更深入地认识中国的价值。
由此可见,中国对于文化形态、源流、传播的认知和发展都对文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形成了思想指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观念在全球彰显出中国发展世界性的意义,给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一个不同于西方模式的重要的可借鉴、可参照的发展模式和路径,也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可能性。
演讲结束后,杭州网记者就如何平衡“国风热”中传统文化价值和流量热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抓住“国风”热潮,更好地让中华文化成为两岸同胞沟通情感的桥梁和纽带对张颐武教授进行了提问。
张教授表示,要流量但不能“唯”流量,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展示中华传统文化之美,以及科技新发展,一要注意适度,二要创新,媒介其实就是创造者、发言者,在传播的过程中勇于创新,让中国美的意蕴得到更好的发展。
生命不止,创意无限
智创时代,创意人才是文创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螺丝钉”。中国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以《动漫一生》为题,分享了自己在漫画创作道路上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对中小学教育体系内漫画课程不可或缺性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当前两岸漫画产业如何携手并进、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宝藏、引领文化创意产业新风尚的深刻思考。
蔡志忠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何谓文化创意产业,简单说其实就是要通过创意将文化变成产业。
蔡老师引经据典,从历朝历代的文化习俗、现象阐释“文化”的意义,他认为文化可以有三种解释,分别为普世价值、全民的生活习惯和社会现象。他希望漫画,能够作为一种随着人们的观念改变永久流传下去的艺术形态,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被读者快速吸收。
在整篇演讲中,蔡志忠始终强调东方文化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希望每个人都能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天地、自然的和谐,人与心的和谐。
面对从事文化创意工作的青年学者的提问,蔡志忠老师结合自身丰富经验,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明确自我目标,专注个人成长;二是珍视自我的独特性,而非盲目追求单一评价标准;三是脚踏实地,活在当下,享受过程中的每一份成长与收获。
两岸文创高校研究联盟创立15年来一直高度重视文创青年人才的培养,始终坚持以思想的盛宴、文化的交流发挥作用。本次恳谈会特别凸显了“智创”的特点,强调要以科技发展为媒,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培养具有数智技术与创意思维的文创人才。随着AI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文本和视频上的应用成为两岸文创产业的新热点。与会嘉宾纷纷表示,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推动两岸文创产业在数智时代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共迎智创未来。
来源 | 言之有范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SCCTT海峡文创智库网的内容所有权归属原作者。SCCTT海峡文创智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SCCTT海峡文创智库对观点赞同或支持。部分经网络转载内容,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以便及时删除。
参与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4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