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到地方,全国如何全面推动新质生产力升级?

前沿观点
海峡文创
海峡文创
Mar 25, 2024 5:42:52 PM
[ 海峡文创导读 ] 从国家顶层设计到地方局部布局,全国正在以积极的态势布局新质生产力。这一进程不仅关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是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各地通过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加大创新力度、强化人才培养和引进等举措,争取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先机。

 

新的一年,中国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24日上午开幕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上指出,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主要从三个方面采取政策措施。

一是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重点推进“四个加快”:加快创新能力建设,包括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等;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包括实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行动、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等;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包括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施“数据要素×”行动计划,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新材料、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等;加快布局未来产业,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二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重点做好“三个进一步”:进一步完善市场基础制度。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标准指引,完善社会信用基础制度,整治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发布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健全与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实施营商环境改进提升行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三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重点加强“三个合作”: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支持外资科技企业与国内科研机构或企业共同开展科技攻关,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共同营造创新生态;加强人员交流合作。进一步提高中外人员往来便利性,为外籍人员来华工作、学习、旅游提供便利;加强投资经贸合作。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入推进跨境服务贸易和投资高水平开放。更大力度引进外资,在增值电信、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应用等领域开展准入试点。加快出台2024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继续支持一批重大外资项目建设,强化项目要素保障。扩大数字产品等市场准入。大力推动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

各地如何发力呢?一起来看看各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积极布局:

北京市

北京市委书记尹力提到,深入实施新一轮城南行动计划,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全力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

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在“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发布会上表示,将着力加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发挥北京优势。将统筹教育科技人才资源,培育壮大各类科技力量,持续深入实施基础研究领先行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计划,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

上海市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指出,要深入落实全国“两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按照市委部署,发挥上海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优势,积极推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支持企业提升发展能级、强化技术攻关、培育国际品牌,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走在前。

围绕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上海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正不断集聚。

浙江省

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强调,要聚焦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力,加快推进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发展,继续做好创新深化这篇大文章,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强高能级科创平台,打造原创性科技成果,下好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先手棋;聚焦增强改革开放引领力,持续激活高质量发展内生动能,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坚定不移促进“两个健康”,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等。

江苏省

江苏省紧扣“因地制宜”这一重大要求,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推动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南京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点,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坚持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发挥高校院所、科创平台、产业基础等优势,加快完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体系,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努力让新质生产力成为南京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标识。

苏州突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个重点。在具体措施上,实施“苏州智造”强基提质行动,全力建设“1030”产业体系;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八大工程”,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科技人才和技能人才引进培育,支撑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广东省

基于现有的资源条件和产业发展的固有优势,坚持以科技创新、数字创新作为企业主攻方向,进而培养更多具有前瞻性、导向性和变革性的新质生产力,这是广东未来发展新业态的战略规划。按照这一部署,要从强基础、促新兴、抢风口等方面多措并举,让新质生产力发展步子更稳、质量更优。

一是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促进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二是新兴产业加速发展。

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机遇,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数智化转型。

三是未来产业先行布局。

超前布局6G、量子科技、生命科学、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创建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

山东省

厚植文旅产业创新动能。优化“好客山东 云游齐鲁”智慧文旅平台建设,推进“齐鲁文化基因解码利用工程”试点工作。召开全省文旅数字化现场会,评选一批科技创新企业和数字化先进单位,积极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数字赋能文旅场景建设行动,发展线上演播、品牌授权、电竞娱乐、沉浸式体验等新兴业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园区争创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组织开展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考核管理。建好用好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做好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服务。研究制订推动山东文化和旅游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节俭高效办好展会。

山西省

2024年初,山西省《晋创谷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正式出台,省政府办公厅随即出台《晋创谷创新驱动平台科创团队及企业入驻支持政策措施等5个配套政策》,旨在聚焦重点领域建设一批创新联合体。明确《山西省重点产业链“链长制”2024年行动计划》,将围绕重点产业链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优化制度体系,细化发展路径,强化服务支撑,力争到2024年年底,产业链企业突破700家,整体营收突破7000亿元,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湖北省

湖北省委书记王蒙徽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供应链体系建设为抓手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新质生产力的产业支撑。以“用”为导向搭建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激活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深入实施流域综合治理,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擦亮新质生产力的鲜明底色。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塑造新质生产力的良好生态。

湖南省

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沈晓明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彰显湖南特点特色的新质生产力,结合湖南实际、发挥湖南优势,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强劲动力。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推动更多科技资源要素向湖南倾斜,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

辽宁省

辽宁因地制宜,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根据本地产业基础,着力做强做大航空装备、船舶与海工装备等12个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辽宁持续优化创新生态,依托高新区和大学科技园等载体,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孵化链条,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营造良好创新氛围,为企业成长提供养分。2024年,辽宁要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000家。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达到57%,为新质生产力厚植创新沃土。推进20个以上5G工厂、10个以上“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建设,累计建成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超500个。

吉林省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吉林加大创新力度,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吉林出台碳纤维产业发展2.0版政策措施,组建成立碳纤维产业联盟,推动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吉林省工信厅副厅长宋晓辉说。

2024年,吉林围绕智慧农机、现代种业、卫星数据应用服务等领域部署实施9个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制造业“智改数转”行动,支持100个以上示范项目,建成30个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00个省级数字化示范车间,全省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提升至50%。

黑龙江省

黑龙江科教资源丰富,拥有78所高校和120家独立科研院所。黑龙江因地制宜,积极利用优势科研条件,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同时,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以企业需求为牵引,提供多方面政策支持。

2024年,黑龙江将人工智能、机器人、电力装备、重型成套装备、高端智能农机、航空装备、商业航天、海工装备、生物医药、陆相页岩油、低碳能源等产业,作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点方向。

河北省

“我们将进一步提升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领力、带动力和竞争力,为构建河北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处副处长赵剑波表示,将立足各地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巩固现有发展优势。同时,拓展未来产业发展赛道,重点围绕空天信息、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产业,打造河北有基础、要素有保障、发展有市场、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产业链条,增创河北省产业发展新优势。

河南省

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马健提到,发展新质生产力,核心是加强科技创新,持续在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上聚力攻坚。加快推动产业向发展新赛道转换、向转型新路径迁移,推动更多传统产业通过高位嫁接迈向中高端、驶入新赛道、形成新优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商贸流通、现代金融、科技服务、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做强绿色制造业和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在数字经济方面,河南省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活力不断释放,信息产业、互联网相关产业投资以及相关产品产量均大幅增长。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河南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深入推进发展方式绿色化转型,绿色产业较快发展,1月至2月,全省规上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增长15.7%,高于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8个百分点。

四川省

一方面,要在加快科技创新过程中夯实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首先是锚定方向,做好科技原始创新的规划设计,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其次是加大投入,做稳科技原始创新的条件支撑,不断提高科技研发财政投入,再次是储备人才,做强科技原始创新的核心底座,要整合多方资源,营造创新文化,形成可持续的、有吸引力的、操作性强的引才、育才和用才方案。另一方面,要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持续深化科技创新。首先要着力营造更多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场景,要鼓励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其次要大力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鼓励产业载体、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技术需求主体等,采取各种创新形式和办法进行合作共建,增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黏合性,形成良性可持续的创新生态系统。

安徽省

安徽省委书记韩俊在讲话中指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安徽省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扎实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他还指出,要聚焦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把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这篇大文章做得更好。

江西省

江西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宋德雄提到,江西省将树牢“科研即产业”理念,通过“系统化设计、体系化建设、工程化推进、周期化管理”的工作方法,深入实施科技兴赣六大行动,在平台建设、科研攻关、人才引育、企业培育、成果转化等重点任务上下更大功夫,着力打造江西科技创新新名片,推动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为江西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来源 |  言之有范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SCCTT海峡文创智库网的内容所有权归属原作者。SCCTT海峡文创智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SCCTT海峡文创智库对观点赞同或支持。部分经网络转载内容,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以便及时删除。

参与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400个字符

关闭

海峡畅想文创集团

494篇文章  |  24次浏览

  • 精彩推荐
  • 广告6
  • 广告7
  • 广告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