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若风:元宇宙的元版本、元场景与元装置

高端声音
海峡文创
海峡文创
Jun 30, 2023 4:34:35 PM
[ 海峡文创导读 ] 艺术世界、虚拟世界、现实世界,正在构建新的三维人类生存空间。借助元宇宙相关技术,特别是具有模拟、渲染、沉浸效果的技术,使得文旅行业更具感染力和互动性,更具审美力量,达到“更艺术”。同时又将这种艺术形式、调性、精神传导给其他各类元宇宙,实现“泛艺术”。

元宇宙的元版本、元场景与元装置

文/ 孙若风

(文学博士,高级记者,博导。全国旅标委主任,全国文体康旅装备联盟理事长,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央美院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文化元宇宙专委会首席专家)‍

元宇宙正在开启一个全新世界,但又似曾相识。  

这是因为,一个时期以来,艺术最早吸收和孵化了相关技术,在艺术的各个领域进行了呈现,而徐徐打开的元宇宙,现在可以看到的沉浸式场景,虚拟人、数字孪生人,特别是虚拟与现实既平行又交互的体验,与千百年来艺术想象的亦虚无亦实、亦真亦幻,可谓异曲同工。

目前各类元宇宙中,比如医用元宇宙、商业元宇宙、教育元宇宙、建筑元宇宙等等,以艺术为核心能量的文旅元宇宙,与工业元宇宙最引人瞩目,并且取得了实实在在效果,是元宇宙星空中的“双子星座”。借助工业互联网的强大优势,工业元宇宙在有些方面可能超过文旅元宇宙,但是,文旅行业的社会窗口效应,特别是其中艺术的感染作用和召唤力量,又使得文旅元宇宙的影响力和示范作用,远远超过工业元宇宙。目前的各类元宇宙,有些似乎与艺术距离较远,但是,从趋势上看,越来越多的领域或专业在向文化艺术靠近。准确地说,是文旅元宇宙在与相关行业的元宇宙相向而行、双向奔赴。

艺术世界、虚拟世界、现实世界,正在构建新的三维人类生存空间。借助元宇宙相关技术,特别是具有模拟、渲染、沉浸效果的技术,使得文旅行业更具感染力和互动性,更具审美力量,达到“更艺术”。同时又将这种艺术形式、调性、精神传导给其他各类元宇宙,实现“泛艺术”。

 山雨欲来风满楼。一个时期以来的艺术发展,特别是它向其他行业的穿透和整合,已经为元宇宙登场埋下伏笔,这让我们又一次认识到,元宇宙不是结果而是过程,正如同天地宇宙总处在演化过程之中。在走进元宇宙之前,我们已经走过了艺术的千山万水:

首先是动漫游戏。它提供了元宇宙的“元版本”。游戏是艺术与技术之祖,当然也是元宇宙之祖。游戏是哺乳类动物都有的一种技能训练,通过无目的嬉戏打闹,学会了生存能力。在人类,游戏更是寓教于乐的雏形,是兼有艺术与技术的活动。一个时期以来,元宇宙已经在动漫游戏中经过了充分的预演。动漫由动画与漫画两个美术门类构成,与游戏一起原本是主要面向孩童的艺术形式。它们的异军突起,相当程度上是借助数字技术,即数字动漫与数字游戏,实现了传统艺术形式的破圈,并带动了以艺术为核心的文旅行业整体跨界。场景、体验、人物、故事、情感,这些艺术元素也成为元宇宙的要件。通过将动漫游戏这种传统艺术形式的数字化,扩大了受众人群,将主体由孩童转向各种人群,尤其是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年轻人。为元宇宙进一步面向所有人、面向全社会做了艺术上、技术上的准备,“在无意中”为大众接受和社会参与进行了大面积培训。

 第二是音乐、舞蹈、戏曲、美术、雕塑、影视等艺术打造了元宇宙的“元场景”。艺术想象和技术想象分属于不同的门类,但都源自人固有的基因,反应了人类不断超越自身、追求幸福生活的本质力量。数字化技术以其超写实和高保真的能力促进了艺术虚构与数字虚拟的合流,双竿齐下形成元宇宙的两大驱动杠杆。元宇宙作为一个时期以来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集成,都已经在动漫游戏中先行先试,并得到孵化。构成元宇宙技术零部件的技术,从底层架构的信息技术、5G、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到直接用于元宇宙的建模、炫染,到传感器、可穿戴装备等,几乎在各个相关艺术门类中率先得到应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技术也在艺术领域找到最合适的土壤,然后推及其他领域。

第三是艺术装备提供了元宇宙的“元装置”。艺术与技术的融合,绝大多数最终落在装备上。与艺术一样,元宇宙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也需要相应的装备支撑,包括硬装备,也包括软装备。

一个时期以来,艺术装备发生了三个显著变化:

一是装备制造业的产品数字化和行业数字化水平大幅提升,包括元宇宙在内的数字技术正在全面武装艺术装备制造业。

二是艺术装备行业向集成式发展。以视听装备、演艺装备为代表,当然还有很多企业坚守某项技术和产品,坚持只做好一件事,但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从单一技术和产品向综合式、全链条延伸,包括一手抓技术研发,一手抓创意呈现,增强了贴近市场和生活、对大众需求快速反应的能力。

三是艺术装备走下艺术殿堂,进入日常化的生产生活空间。特别明显的是,舞台演艺所用的灯光、音响以及种种舞美装备,越来越广泛地用于商场、乡场,用于园区、景区、厂区、新老城区,用于公园城市和美丽乡村的建设。艺术走到哪里,装备支持也跟到哪里,离开装备,艺术将寸步难行,在数字化时代更是如此。装备的变化,成为元宇宙向艺术、向生活的拓展的重要支撑 。

艺术与元宇宙的相互漫衍,将给彼此带来一系列变化,突出表现在下面三种统一:

第一,“更艺术”与“泛艺术”的统一。艺术与技术从来是一枚分币的两面,像历史上的新技术出现一样,元宇宙的介入,将促进艺术的发展,而且,由于这种技术是以记录传播见长,与文化艺术有亲缘性,因此,可以帮助实现以往无法实现的艺术需求,并且刺激产生新的艺术需求,进入新的艺术 与技术相互激发的增长周期,使艺术更“艺术”,更精、更纯、更专,更有艺术魅力。与此同时,借助元宇宙之力,顺应并加强融入生产生活。如果说元宇宙开创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又一重世界,那么,它也同时助推产生了一个介于艺术世界与实现世界之间的世界,或者说是介入艺术与生活之间的世界,比如像现在已经做到的让带有艺术气质和表演能力的虚拟人,参与实际工作和社交,增强了这些工作和社交的调性,也由此拓展了艺术发挥的空间,让各个行业,比如像国务院在2004年2月出台的《关于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里所提到的消费品工业、装备制造业、建筑业、信息业、旅游业、文化体育业、特色农业等的融合,通过文创将生活更多一些艺术味道,实现自古以来我们中国文化向往和实践的“生活美学”和艺术人生。元宇宙技术,应该助力实现一个时期以来我们追求的处处可之时美、处处可审美——这是一个全新的艺术空间和现实空间。元宇宙将带动全社会审美心态、审美能力的一次重大超越,当然,元宇宙这种发展取向和禀赋,又是今天社会审美取向的产物。直截了当地说,元宇宙是今天社会“泛艺术化”的产品,又将反过来推动生产生活的“泛艺术化”。

第二,专用与通用的统一。艺术虚构是人类超越一般动物的能力,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提出,智人能够最终胜出,是因为演化产生了想象力,出现了能够叙述故事的语言。我们认为,元宇宙正是一种讲故事的技术手段和技巧。在元宇宙构建中,艺术虚构所用的思维方式即形象思维,将随着虚拟人、沉浸式场景以及其他体验式活动的展开,更主动地融入工作和社交过程中。想象、感性、感悟、直觉、情感等艺术常用方式频繁用于理性工作,与理性工作相协调,并且让这些工作少些枯燥、冰冷,不仅有意义而且有意思、有意味,不仅好用,而且好玩、好美,实现功利与超功利、物质与精神、实用与审美的统一。作为艺术工具的装备,特别是舞台演艺装备和广电视听装备,也将延伸用于更多生产生活的场合。

第三,精英与社会的统一。艺术原本是早期人类共同的活动,主体是所有成员。比如带有艺术色彩的巫术,巫师固然是“演员”,其他在场的所有人也并不只是观众,也在参与同一场“演出”。只是到了一定发展阶段,专门从事艺术的、精神活动的人从一般劳动者分离出来,这种社会分工当然有历史的进步性,但是,在漫长的人类发展过程中,很多人无法跨过艺术活动的门槛。今天,随着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艺术需求上升。公共服务的加强,科技的助力,全社会参与艺术活动的机会明显增多,大众参与的愿望和能力也大大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市场的繁荣,更使得传统文化艺术领域出现外溢现象,为艺术在元宇宙开疆拓土打下了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包括艺术意识的唤醒、艺术技术的训练。

艺术与技术同为人类满足需求与梦想的工具,而且元宇宙作为技术中的后起之秀,原本与艺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应该彼此为用,相互赋能:

 一是艺术与技术的平衡。艺术与元宇宙要“互为知己”,彼此为用。进入元宇宙的艺术,获得新的技术支持,也由此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条件,但不能因此迷失了自己。要借助元宇宙的相关技术,扩大平台,创新载体,拓展渠道,壮大审美创造与审美接受的主体。要发挥艺术对于技术的滋养与润泽作用,促进技术应用于生产生活,并且以真正的艺术精神,矫正技术自身发展可能出现的偏差。

二是审美与实用的平衡。艺术在融入相关行业,是要为相关行业赋能、增值,并且带来展示艺术、发展艺术的机会,但要尊重相关行业的客观属性和规律,既要互为载体,又要各守本体。,比如,与服务业、实体经济融合,要做到实用与审美的协调,不能鸠占鹊巢,喧宾夺主,要避免买椟还珠之嫌。这就需要发挥创意的作用,实现巧妙融合。艺术在元宇宙中与相关行业融合,要注意不能放弃艺术应有的品格,符合艺术的自身规律和社会规范,坚持真善美,不能以低俗为乐,更不能违背相关法律法规。

三是精品与大众的平衡。打造艺术与元宇宙融合的产品,也要有精品意识,并且形成有利于精品脱颖而出的机制。从艺术到泛艺术,从专业到通用,从精英到大众,不是不要精品,而是更需要精品的导引。精品以及由精品形成的经典,是一个时代艺术的标尺,也是引领时代艺术的旗帜。在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发展表明,向往经典、向往大师,这个情结从来没有变化。泛化不是泛滥,通用不是无创意,大众化不是低配化。元宇宙时代,因区块链技术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大数据、人工智能也能助于筛选好的作品,应该充分利用这样的技术支持。

或许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元宇宙与艺术都是人的作品。艺术上,不同的创作目的和创作个性,决字不同的形象、剧情和风格。元宇宙也一样,我们友善它也友善,我们高冷它也高冷,我们焦虑它也焦虑,我们有攻击性它也有攻击性。千百年来,我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特别是提炼出了各民族的艺术精神,比如真善美的价值取向,比如我们中国人的生活美学态度,这才是元宇宙最需要文化营养。

来源 |  文创前沿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SCCTT海峡文创智库网的内容所有权归属原作者。SCCTT海峡文创智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SCCTT海峡文创智库对观点赞同或支持。部分经网络转载内容,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以便及时删除。

参与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400个字符

关闭

海峡畅想文创集团

502篇文章  |  54次浏览

  • 精彩推荐
  • 广告6
  • 广告7
  • 广告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