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一个行业未来的发展脉络及趋势,最重要的还是要将视线聚焦在“专业人才体系建设”的关键点上。
一名招聘者(右一)向应聘大学生介绍情况。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
当下,一方面,毕业生们面临着现实中难以入行、择业就业的困境;另一方面,产业深层次发展也焦灼着无源供饮、求贤若渴的攻关。“僵局”面前,阻碍在产业高质量发展前的人才培养壁垒的瓦解之法,才是最亟待获知的“妙计”。
创新分化繁杂,顺势而“为”才可行?
根据2018年4月23日国家统计局印发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以下简称《2018分类》)可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类别已细分为三个层次,包括:
文化核心领域中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投资运营、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以及文化相关领域中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文化装备生产、文化消费终端生产等9大门类,深及其中还涵盖着43中类、146小类。
国家统计局官网截图
对比此前2017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产业分类情况,2018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在垂直领域的注力发展上更加的细化。
其中,在文化核心领域变化尤为突出的当属广播电视信息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数字出版、动漫及游戏数字内容服务、互联网文化娱乐平台等方面;在文化相关领域中,则是信息服务终端制造中智能文化设备的制造运用更引人注目。
综合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向,便知这“变化”背后正是在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下,数字文化产业的转向及加速发展。
再及2019年,5G“商用元年”的开启,将景区智慧旅游建设等方面的发展进程推向了高潮,大数据、区块链等等新兴技术的出现及与产业发展的融生,让科技、金融与文化产业之间的联系更加地紧密,也加速助燃着数字经济的熊熊烈火。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在线影视、在线教育、在线游戏、线上展览、直播互娱、弹幕文化等等,无形间,文化产业也加速引流了在线新经济及直播经济。
可见,互联网技术的迭代的确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着新机遇,也令产业新兴业态层出不穷。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莫过于文化内容创作的主体因互联网的迅速普及而悄然发生着的“变化”。随市场需求增量波动而来的便是依托于产业垂直领域细分发展的“小精微”企业越来越多,从业主体数量的应时增长,在供需的求新、求变间,产业发展已然顺利完成了数量型增长阶段的发展任务。
显而易见,下一步产业发展必将向“高质量”方向迈进。而文化产业体系创新发展的复杂性,直接决定了文化产业人才体系建设也将会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由此,高校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循序步入着自我成长的“深水区”。
在合肥工业大学机器人与智能技术实验室,大学生在进行仿真3D机器人足球比赛测试。新华社记者张端/摄
完善培养结构,“产学研”能缺了谁?
联系此前系列报道《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披荆斩棘”》中关于高校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的通常设置上,都是“各取所需”,多为根据现有的基础和师资条件进行课程设置等问题,综合相关学科专业研究专家观点,“高校加大师资、教材建设、硬件设施和人才建设等方面支持力度”的诉求,亟待回应。
再着眼于文化产业发展多领域交叉特性,如何让学科教育“流动”起来,如何让知识储备“丰富”起来,如何让人才跨界“多元”起来,也是高校在“深水区”中仍需摸索的时代命题。
毕竟,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才是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劲支撑力。
此外,文化产业作为应用性学科,专业人才深入产业的实践课程才是实现能力转化的关键。高校培养模式中实践课程的配比,直接作用着产业与人才的契合度。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早前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就曾表示,文化产业专业教育发展问题应聚焦在三个方面:
首先要先解决市场认识的问题;其次是制度设计,根据市场需要和行业发展来调整和设置文化产业人才的学位教育,和市场高度吻合;最后是课程和实践的问题,文化产业需要综合性的跨学科制度设计。
这与当前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现况“解法”不谋而合。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教授在相关问题的回应中也谈到,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人才缺口仍然较大,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加大培养力度,适应时代要求,培养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且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需要坚持专业化、多元化、复合型、实践型四大方向,立足于每一个方向深耕专业素养。
足见,实践性、复合型及充沛知识储备力、市场充分契合度才是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应划定的坚实目标。
还有一点需要注重,便是在“产”“学”之后的“研”。在“横切”阐述中,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应具备的要素已然明了,那“纵切面”上则要谈及产业人才培养的层次纵深,即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以及行业从业人士的持续性学习不可松懈。
当前,各地都有相应的文化人才培训基地,有关高校也多次举办文化产业职业经理人研修班等等,其目的正是为实现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纵深覆盖,但力度仍要加大。
只有校内与校外实现真正的融合,才能让“后浪”们有足够的实力去参与产业建设,也才能让“前浪”们在创新的理论中探索出更有潜力的产业持续发展道路。
中经文化产业注意到,此前,原文化部出台的《全国文化系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明确“我国到2020年文化人才总体发展目标”:
到2020年,文化从业人员总量从现在的195.6万人增加到280万人,增长43%左右。文化人才总量占全社会总人口比例得到较大幅度提升,占全国人才资源总量的比例预计达到2%左右。各类人才的思想素质、文化水平、业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明显增强。
到2020年,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达到60%,专业技术人才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达到60%左右。
除了对各类人才队伍的发展目标进行详述外,《规划》针对文化发展重点领域提出了人才建设任务:一是突出培养高层次文化艺术专业人才,二是大力开发文化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
构建完整的产业人才培养建设体系,还有一点不容忽略——技术人才。在此前对《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的解读中,文化设备制造等领域也是当前文化产业强势发展的方向,其间依托的便是“技术型”人才的供需。
南京版博会公众体验“听书” 中国经济网资料图郭博文/摄
2019年6月,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教育部组织开展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修订工作,研究确定增补46个新专业,并于2019年起执行。“中经文化产业”曾解读,其中新增补的46个专业主要涉及14个专业类,旅游服务类3个,文化艺术类2个,还有其他一些专业类的专业也与文化产业相挂钩。
这是一次填补文化产业职业技术人才缺口的实际行动,这也直言着“技术”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综上即知,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牵动甚广,如同产业发展的交叉繁杂,孤立的培养“会读书”的人,远远不能满足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极大需求,只有层层紧扣、不失一环才能逐渐构筑起属于中国文化产业与专业人才之间的坚实桥梁。
把握企业脉动,化被动为“主”动
前面谈及了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中人才个人的“自动力”与政府、高校对于人才体系建设的推动力。其实,企业作为“需求侧”也早已对人才培养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2019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中明确,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数截止2018年已达210.31万个,其中,文化制造业21.99万个;文化批发和零售业30.94万个;文化服务业157.38万个,各行业细分领域较此前2017年相关数据都有了跨进式的增长,其中增长最为明显的便是文化服务业。
其外,相关数据增速显著的文化娱乐休闲服务业、创意设计服务业、文化投资运营业等,在体量增加的形势下,也可预见性的成为文化产业“后浪”逐梦的天地。
数据背后,是整个文化产业驱动性发展的脉络架构。
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受疫情影响,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下降13.9%。但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却实现营业收入5236亿元,增长15.5%。
国家统计局官网截图
分行业类别看,文化及相关产业9个行业中,新闻信息服务营业收入1739亿元,同比增长11.6%,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其余8个文化行业营业收入下降。其中,创意设计服务、内容创作生产和文化投资运营3个行业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营业收入分别下降2.5%、7.7%和10.0%;文化娱乐休闲服务营业收入119亿元,下降59.1%,降幅最大。分产业类型看,文化制造业营业收入6596亿元,同比下降18.5%;文化批发和零售业2648亿元,下降27.3%;文化服务业7645亿元,下降2.9%。
分领域看,文化核心领域营业收入10305亿元,同比下降10.7%;文化相关领域6584亿元,下降18.4%。
分区域看,东部地区实现营业收入12741亿元,同比下降13.9%,占全国比重为75.4%;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为2366亿元、1620亿元和162亿元,分别下降15.3%、9.6%和24.8%,占全国比重分别为14.0%、9.6%和1.0%。这些数据背后正是市场主体“需求侧”释放的极大信号。
对于企业主体而言,长足的发展与综合实力的提升也势必要依赖于人才的引进。
对于“选择”的自主权,始终都在实干的人手中,化被动选择为“主”动寻求,也不失为“后浪”入场磨练的一种方式。
学生们在华中科技大学思政课课堂上认真听讲。新华社记者程敏/摄
面对困境时,“求助”是本能,“求解”是潜能。
随着时代的变迁,新兴事物迭代丛生,一个产业的壮大一定是应时应势的,因为融合,所以机遇倍增;也因为繁杂,所以任重道远。
青年人喜欢说“不遗余力”,面对一个足够撑起“你”梦想的行业,环境与学识是构架;勤奋与努力是基石;最重要的是那颗如“混凝土”般坚定的信心。路还很长,只要步步坚定,无论是“文产”还是“后浪”都能赢得凝望朝曦的机会。来源|中经文化产业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SCCTT海峡文创智库网的内容所有权归属原作者。SCCTT海峡文创智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SCCTT海峡文创智库对观点赞同或支持。部分经网络转载内容,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以便及时删除。
参与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4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