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3.5亿元“学费”买来的文旅教训是什么?

讨论分享
海峡文创
海峡文创
Mar 13, 2020 3:04:34 PM
[ 海峡文创导读 ]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建成初期曾凭借“白鹿原”IP吸引了大量游客,经营短短4年便面临拆除的命运,为何它如此短命?花3.5亿元的“学费”买到什么样的经验教训?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建成初期曾凭借“白鹿原”IP吸引了大量游客,经营短短4年便面临拆除的命运,为何它如此短命?花3.5亿元的“学费”买到什么样的经验教训?

  资料图 陕西日报记者 李向红摄

  在去年9月开始“提升改造、暂停营业”后,位于陕西蓝田县、曾投资3.5亿元、占地1200亩的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最终结束了它仅4年的生命——景区3月7日发布公告:3月12日至31日,将对该项目拆除。(见3月9日《华商报》)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是当地最早建成营业的白鹿原主题景区,开园之初,一天人流量曾高达12万人次,如今却倒掉了,真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令人遗憾。而其3.5亿元投资打了水漂,则令人心疼,发人深思。

  蓝田县白鹿原管委会主任表示,“我们也很痛心,必须要吸取教训。”那么,白鹿原民俗文化村花3.5亿元买到了什么教训呢?

  白鹿原民俗村前世今生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位于西安市蓝田县滨河西路,占地1200亩,投资3.5亿元。民俗文化村依白鹿原地势而建,南望秦岭、东临灞河,为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三级重点建设项目。原投资方为陕西渭水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陕西渭水文化成立于2014年6月。公司成立不到两年,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便已建设完成,并于2016年5月1日起开始运营。

  根据该公司运营的公众号“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所公开数据,2016年五一三天假期中,游客到访量突破40万人次,至2016年8月,到访人次日常维持在3万/日,节假日峰值达到10万/日。

  开放初期,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内曾大量举办汉服古礼、农家体验季、麻将大赛、灯光节、风车节、锣鼓大赛等活动。

  2017年5月,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夜市开业当晚,“上座了大概50桌”。然而,火爆的场面并没有延续太久。据此前媒体报道,开园不到两年时间,来此观光的游客数量锐减,村内的商铺也纷纷转让、关门。

  2018年,在因“改造提升”短暂闭园期间,渭水文化在民俗村内修建了玻璃吊桥和玻璃滑道项目。2018年11月20日,玻璃吊桥项目开始在文化村内试运营,票价原价达到60元/人。不过,这个号称“西安首座7D玻璃天桥”的项目并没有给民俗村的经营带来转机。

  公开资料显示,对外宣传的1200亩占地面积中,除了当前已经建成的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第一、二期),实际上还包含了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第三期)。

  蓝田县招商局曾分别于2018年、2019年发布过该项目第三期的招商信息,主要建设内容包括20000平方米的关中民俗文化体验区、5000平方米的儿童乐园、1500平方米的关中即将消失行业展示区、400平方米的关中生活场景展示区、600平方米的可参与型民艺商业区、400平方米的观赏性民俗商业区等,预计投资数额达到七千万元。

  据公开信息来看,这项招商目前尚无下文。

  倒闭原因

  实际上,不管是当地民众还是专家,对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的倒掉都有心理准备,甚至都有预判。

  民众说,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没有独特景观,没有特色文化,就是仿古一条街,卖些辣子蒜羊血、油泼面、油糕等,且价贵位偏,毫无竞争优势,关门是迟早的事。

  专家说,同类民俗文化景点太多,且核心是小吃街,同质化严重,缺乏品牌意识,关门“一点都不意外”。

  蓝田县白鹿原管委会主任张冉军介绍,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因全省类似项目过多、同质化严重,项目本身经营、运营能力欠缺,配套设施不到位和后期资金不到位等原因导致经营失败,“我们也很痛心,必须要吸取教训。”

  责任在谁?

  投资商的责任

  民众和专家的看法高度吻合,所找的病灶也基本一致。之于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的倒掉,投资商的责任在于,投机、功利思维浓厚,只满足于建好景区出租门面房然后收租金,只是浅尝辄止地借了白鹿原的文化招牌,使用了白鹿原的文化符号,蹭了其热度,没有充分深入地挖掘其文化内涵,没有讲好白鹿原的故事。

  当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既没有特色民俗,也没有特色文化,蜕变成了彻头彻尾的白鹿原商业街甚至小吃街,那么,从其建成营业之日,就注定了“兴勃亡忽”的命运。

  当地相关职能部门难辞其咎

  在这过程中,当地相关职能部门难辞其咎。

  首先,民众都预判到了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将会倒掉,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却没有提前预警。有关部门为什么没有对白鹿原主题类项目进行合理管控、科学规划,而是放任其无序发展、无序竞争,以至于出现了今天的局面?

  其次,在白鹿原主题项目运营过程中出现困难时,当地相关部门为什么没有早一点介入,指导帮助投资商、运营商取长补短、优化组合,在发掘民俗文化的精度、深度、亮度上下功夫?

  实际上,白鹿原中蕴藏着很多精彩的故事,蕴藏着很有味道的关中乡村文化、陕西文化,大有可挖掘提炼的价值。

  在陕西西安大唐不夜城,一个不倒翁小姐姐就成了金字招牌,吸引了海量游客。如果当地白鹿原管委会、旅游等部门能够大力引导、支持项目运营商开发出有鲜明特色的民俗文化品牌,而不是坐视其成为商业街、小吃街,那么,这一项目的生命力应该会强很多。

  将去向何方?

  自2019年起,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历经多次“易主”。

  根据股权变更记录,2019年3月,十名自然人股东所持有的渭水文化全部股权被转让给了陕西金亘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西金亘”)。据“中经文化产业”查询,渭水文化和陕西金亘的法定代表人都是余学彬。

  同年7月,陕西金亘又将全部股权质押给了西安蓝城理想小镇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而发布拆除公告的正是西安蓝城理想小镇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据查询,西安蓝城理想小镇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03月19日,投资方为西安金亘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和浙江蓝城里仁建设有限公司。其控股股东为浙江蓝城里仁建设有限公司,股权向上可穿透至蓝城房产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即“蓝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

  谁是宋卫平?他是绿城集团的创始人,而绿城集团是中国著名的房地产开发商。

  试问,未来,“白鹿原民俗村”与关中乡村文化、陕西文化还会有多大关系?来源|中经文化产业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SCCTT海峡文创智库网的内容所有权归属原作者。SCCTT海峡文创智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SCCTT海峡文创智库对观点赞同或支持。部分经网络转载内容,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以便及时删除。

参与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400个字符

关闭

海峡畅想

1,103篇文章  |  2,828次浏览

  • 精彩推荐
  • 广告6
  • 广告7
  • 广告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