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观众而言,通常剧场存在最显著的意义在于,艺术家创造了一个暂时独立于外部世界的空间——并在那个空间里,抒情、叙事、表达,借此来传递对于这个社会的认知和理解。而最动人的地方在于,观众会在某一个瞬间突然回忆起:“这么好的感受,我是在哪里遇到的呢?原来是在那个剧场里,我感受到了爱和尊重。”
近日,大型音乐剧《贝隆夫人》 在各个城市依次声势浩大地开票了。面前距离演出场次间隔最久的广州站,从开票到正式演出,时间长达七个月。
相比起电影院里——一天数场持续好几个月排期之下的观影人群,剧场里的观众似乎更加拥有仪式感:提前好几个月地订票和计划,风尘仆仆来到同一个地方,朝向同一个凝望数小时。
而比起观看电影这种更像是“临时起意”的行为,剧场里的观众显然有着更明确的目的。正是因为这种原因,观众群体之间与观众与剧场之间的关系比想象之中来的更加紧密也更加复杂。在当代剧场中,观众早已不在是被动的接受者。观众所扮演的角色,已经不仅仅是剧场里面的“吃瓜群众”。而在整个演出市场中,他们汇聚的力量,不知不觉中,可平山海。
充满仪式感地“吃瓜”
不仅观看全程,而且参与其中
舞台演出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它的现场性和独一无二性。观众永远都不知道也无法预料,在下一秒中,舞台上会出现怎样的变化。所以观众每一次的体验都是独一无二的。而这种独特性的产生,会让观众有一种见证的参与感:“我在现场感受了,参与了。这里面也有我的一席之地。”
△音乐剧《玛蒂尔达》的宣传介绍
正是因为每个观众感受的独特性,一部舞台作品在现在的社会语境下,最大的价值其实是源于观众看过之后的“再创造”:情节已经不是重要的部分,重要的是观众在现场所感受到的部分,以及所延伸而来的思考和感悟。
而随着社交网络和各种垂直性社交平台的发展,这样的情感反馈,已经形成了一种相当规范而且别具一格的观众批评机制,例如观剧后,部分观众在社交平台上的撰写的“repo”(“report”的缩写),意思为总结,报告。微博上有不少博主定时定期对这些反馈进行汇总整理。
而剧场也很欢迎这样的反馈。几乎每一场剧目在微博上都会设有专门的话题,话题里面不仅仅有观剧后的感悟反馈,还包含了不少热心观众提供的关于交通、剧目时长、剧场礼仪等等注意事项的整理。
剧场演出相对较为高昂的票价,让剧场演出这一形式自带门槛。因此,对于观众而言,他们“可容忍的试错成本”也变高了,这一个最初的目的让他们的“抱团”来得更加坚实而迅速:他们尽可能地去让自己的每一次观剧都是性价比最高的体验。剧目在不同城市巡演的过程中,社交平台上真实的反馈,可以很大程度上让后期观看的观众群体有“前车”可鉴。
甚至,剧目的制作方也会通过观众的反馈在下一次的演出前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无论是对整体观众群体的观剧素质,剧目的质量,都在潜移默化地提升。
同时,越来越多的高素质观剧观众,开始更加明确理性地提出自己的诉求:演出市场的制作方也因此正在逐渐避免“盲人摸象”的尴尬——观众们的呼声能让他们相对清晰地考量整个市场。而观众对于优质剧目的强烈渴求,无形中也促使了市场上剧目质量的不断提升。
△热门法语版音乐剧《摇滚莫扎特》在今年开启了第十年的巡演。B站上目前播放量最高的一个视频达到了108万。
“一期一会”地相聚:剧场与观众的联系
在人们的潜意识里,“戏剧”是一种前沿的象征,而剧场意味着正规与“自带门槛”的仪式感。在当代,戏剧不断被“赋能”,成为获得感动、思考、认知、自我完善和他人认可的一种特殊方式,甚至在小范围内成为虚拟的“社交货币”。
特殊的“社交客厅”
在西方戏剧尚未在中国流行起的时候,中国戏剧——戏曲的演出大部分都是在茶馆茶楼里进行——本就是个社交场所,唱戏反倒成为其次。看到精彩处不由自主地同时喝彩,会心一笑,这种默契的产生能让彼此之间的距离瞬间拉近不少。
戏剧形式表达方法上的优势,让它能够在一些问题的探讨上更加深刻尖锐,也更容易获得观众的情感认同。而相同内容所产生的不同情感联系,成为了观众与观众之间的沟通纽带。
而随着西方戏剧开始逐渐流行,各种观剧礼仪不断普及,进入剧场看剧变得越来越正规,剧院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不少城市规划中,都把剧场作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代表和标志性设施。
总有不少观众遗憾,因为城市规划的原因,国内的剧场很少有建在市中心的。尤其是大城市,交通往来十分不便。再加上现在越来越严格的剧场礼仪,从空间感上,无形中拉开了观众的距离。然而,因为戏剧本身而带来的亲近感,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没有疏远,反而更加紧密。
因为一部剧目或是观剧习惯,在社交网站上提前建立起的相同情感联系,在“舟马劳顿”地到达剧场后,反而加深了一种“一期一会”的仪式感;而当代便捷的沟通渠道,在这样的方式下,为观众之间筛选出了更具有含金量的“票友”。
剧院:观众的聚集地,市场的载体
剧院作为剧目上演的场所,是市场有形的载体。而剧院方各种行为,也让观众更加能够以小见大,管中窥豹。
和电影院不同,几乎每一个剧院都会培养自己相对固定的观众群体。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与观众建立准确有效的联系:例如详细到各年龄层次的会员制度;围读剧本;不定期邀请观众围观彩排排练;邀请观众参观后台等等不同形式。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会员制度
△保利剧院的读剧活动
在整个产业的各个环节中,每一个环节都难免会出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现象:具体的方法论都很明确,但具体实施后的失误都很茫然。所以,观众和剧场建立起的这种关联,让大部分的失误有机会、也有渠道得到直接的反馈:购票系统出票延迟、剧场设备设施的不完备、对剧目宣传的普及覆盖率不足……这些细碎零星的小问题,因为视角不同的原因,很难被察觉。但在发现后也很容易对症下药进行解决。
剧院的各项服务,是观众对市场认识最直接直观的感受;而剧院与观众建立起的稳定联系,为剧院,也是为整个行业带来更明确的意见反馈。
观众的力量:是看戏人而非旁观者
即便都是吃瓜,吃瓜群众之间也是不一样的。
剧场观众显然不仅仅是一名旁观者:他们在面对一些行业弊端时,展现出了惊人的凝聚力。这种力量隐隐推动着市场做出反应和改变。
剧场中影响观看体验的不确定性因素可以被“先行”观众所提醒:国内很少会有剧场的相关票务系统在购票时,对观众进行视野信息的提示。甚至有些购票系统,连选座的服务都没有提供给观众。任何一个不经意的不合理的设计,都可能造成当晚某一个观众不愉快的观剧体验。
而在剧场和票务平台的信息服务大量缺失的情况下,观众们自发进行了相关信息的统计与收集。在首次进入某一剧场观剧购票前,查看相关视野“雷区”已经变成了一些观众的习惯。
其次,票务上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可以被团结的剧迷们解决。一些高成本剧目为了回笼资金,开票时间变得越来越早;一些知名剧目较低的公售率……各种不成熟的运作机制产生了信息真伪难辨的尴尬,造成越来越严重的黄牛泛滥行为——这也是制作方无比头痛但一直不能解决的问题,在观众群体里也逐渐形成了一种自律机制:不少戏剧博主自发承担了票务转让的工作,制定了严格的转让规定,命令禁止各种加价行为。这样的规定已经变成了观众群体自发遵守的规章制度。
种种迹象延伸发展成了一种行业现象:剧场的观众们正在为剧院、为市场的自律作出努力。而这些自律行为,为行业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任何一个行业,都有着“外在制度”和“内在制度”的制衡。“外在制度”指的是关于行业的法律,政策等等具体成文的规定措施。“内在制度”是一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自律性的行为和举措。
在剧场演出行业里,这个近几年来稳步上升的行业:专业剧场的演出收入2014年上涨了10.36%,2015年上涨了6.95%,2016年上涨了4.77%,2017年上涨了4.27%——在这样的环境下,有太多的不成熟去完善,太多的空缺以待填补。这个时候,“内在制度”甚至可能比“外在制度”更加重要:这是在当下,维持市场相对的公平与平衡的重要手段。
当代剧场观众,就是在扮演着这样的角色。他们所自发形成的,有秩序有规则的组织,正在逐渐促使市场正视自身的不足,并且尽快做出反应。
而观众早已经不是曾经看戏喝茶的吃瓜群众。这个群体怀着对行业的热爱期待,怀揣着始终如一的正义感和关注度,促进行业一点一点地进行改变。
结语
市场的平衡是需要各方力量的维系。当观众的力量已经到市场必须重视的时候,观众会真正成为产业链条里面的一部分,“店大欺客”的行为也会减少很多。
当代剧场观众在行业里面的身份,早已超越了一个仅仅看戏的位置——其实任何一个文化行业想要健康发展都应如此:每一个人都在尽力为这个行业发声。无论身处产业链的哪个位置,无论拥有多少的话语权。
所有行业的规范,除了不忘初心的热爱和持续的关注以外,更需要问题挖掘的精准和解决问题的合理。而只有当行业里各个环节的人们都“不再看戏”的时候,我们才能说:“此爱翻山海,山海皆可平。”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SCCTT海峡文创智库网的内容所有权归属原作者。SCCTT海峡文创智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SCCTT海峡文创智库对观点赞同或支持。部分经网络转载内容,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以便及时删除。
参与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4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