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下午,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文物局指导,中共北京市通州区委员会、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主办的“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创建高峰论坛”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绿心活力汇圆满召开。本次论坛以“运河连接你我·文化点亮世界”为主题,是2022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的重要活动之一。
会上,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院长、文旅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范周作为嘉宾,发表了《大运河文化建设中的底层逻辑思维》主题演讲。
现将范周教授的演讲内容整理收录,以飨读者。
图/来源于言之有范▲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今大运河文化已内化为中华民族悠远绵长的文化基因,成为其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展现出巨大的文化和旅游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先后两次批示,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推动大运河文化旅游建设是践行总书记对大运河指示精神,一是有利于复兴和繁荣中华文明。大运河作为世界级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基因,将是新时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中华文明复兴的天然载体。二是有利于增强我国文旅以及相关产业的竞争力。大运河贯穿了我国最富庶的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的半壁江山,大部分城市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同时沿线各省市文化产业的总产值占据了全国的半壁江山,这为大运河文旅与相关产业的发展与振兴,提供了强大的战略基础。三是有利于以文化为引领,推动沿线城市与区域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凝练文化特色,提升城市魅力,打造城市差异化品牌,大运河文化建设将推动沿线城市提升经济社会的发展质量,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与幸福感。
当前,大运河文化旅游的建设与开发过程中,运河文化资产资源为核心,文旅融合为支点,便民惠民为基础,数字创意为渠道,统筹兼顾为抓手,保护、传承和利用好运河文化和旅游资源,是值得持续深入探索的重要课题。
图/来源于央视纪录片《我与大运河》▲
文旅融合
是大运河文化旅游建设中的战略支点
推进大运河文化旅游建设,保护是根本,传承是方向,利用是动能。文化和旅游融合贯穿其中,是关键的战略支点。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既是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重要内容,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式,更是促进区域协同创新、提升运河沿线乃至整个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的重要路径。
当前,大运河文化内涵挖掘不深、旅游产品体验感和互动性不足、相关产业间融合程度较低、缺乏创新性传承与创造性转化的有效路径与载体。以“运河”为主题的部分活动同质化现象普遍,对运河文化、运河非遗的展示不足;文旅产品开发缺少与地域性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资源的整合。这些问题均制约大运河在新时代的功能发挥和价值体现。
因此,在大运河文化旅游建设的过程中要做到真实性、完整性、代表性、可视性。还要做好价值内涵挖掘和展示,做好服务公众的配套内容和设施建设,做好运河遗产旅游和相关文创产业发展,充分发挥运河综合功能与作用,融入所在地区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总体规划,发挥运河名城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运河沿线区域资源对接、产业合作及优势互补,促进关联产业及经济社会绿色、协调、高质量发展。
图/来源于央视纪录片《我与大运河》▲
便民惠民
是大运河文化旅游建设中的落脚点
以人民为中心是大运河文化旅游建设过程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首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运河既是区域排水系统的组成和城市景观元素的补充,也是该地域人民群众凝练、形成的重要文化资产,实现运河的文化保护和旅游业发展有利于提炼城市文化和地域特征,强化城市文化形象识别性,更能够展现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区域文化。沿线各个城市应该以此为契机,充分挖掘本地运河相关文化的历史资源,通过活化运河历史文化,将其融入到当代城市文化建设的大流中去,打造特色化运河段的城市文化群,譬如通州运河终点的码头文化、沧州因运河贸易形成的商贸文化、扬州因河而盛的民俗娱乐文化等等,形成“百花齐放”的运河区域韵味。
其次,要以人民群众为核心维护运河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大运河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建设,既需要依托本地运河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差异化定位、凝练区域运河文化品格,走差异化发展路线。对于运河资源的开发既要有所为,更要有所不为,不具备开发条件的要完善保存留给后人。只有在保护现有文化资源的基础上,现代人才能创新创造出运河文化的新内涵。大运河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最后,文化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大运河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建设过程中,应始终以人民为主体。尤其是在涉及多元化利益主体诉求时,应充分考虑运河周边原住民、运河文化传承者等相关群体的直接利益,充分尊重当地居民的意愿诉求。若没有当地人的认同和广泛参与,运河文化旅游的构建便缺乏坚实的基础。以此为契机利用运河的文化遗产资源唤醒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让人民群众在参与建设的过程中充分获得文化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让运河文化切实融合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这也是向社会传递和弘扬运河文化的具体实践。
图/来源于新华社记者 李博▲
数字创意
是大运河文化旅游建设的重要渠道
在数智赋能、融合发展时代,如何去芜存菁、激浊扬清重新阐释大运河文化内涵、时代价值,如何向社会呈现可观、可感、可体验的运河文化,需要数字化手段、创意化途径不断凝练展现运河精髓。当前,针对大运河文化旅游的建设与开发形式仍然较为单一,亦没有围绕运河IP形成系列产品与服务,特别是对虚拟价值与形态开发不足。
一是应以数字化为手段,不断加快运河沿线文化旅游业态升级更新,推动运河文旅资源与新业态、新产品、新服务合作,形成“运河文旅+”格局。如依托AR、VR等现代科技,创新文化体验和消费方式,打造虚拟仿真运河文化体验空间。例如,宁夏黄河文化博物园利用VR等高新技术手段,让观众沉浸式体验河套地区农耕文化、黄河奇石、黄河渔文化等内容。
二是通过现代科技技术创新运河文化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传播途径,将运河文化的传播与沿线城市的历史记忆、生态建设、文化功能等方面相融合,构建全方位、现代化特色传播体系。通过各类新媒体的宣传手段与大运河文旅品牌建设需求进行匹配,包括以抖音为主的短视频平台传播模式(如“寻找大运河江苏记忆”)、以微博、微信公众号为主的新媒体图文平台传播模式(如“大运河微心愿”、大运河文旅服务平台),收到良好反响。
三是以数字化手段健全运河文化旅游解说系统。在文化旅游开发方面,美国伊利运河便通过建立统一的伊利运河国家遗产廊道发展平台,将独立的遗产旅游、自然资源保护、户外休闲游憩、遗产解说教育活动等加以整合,形成品牌效应。同时伊利运河国家遗产廊道还构建了非常完善的解说系统,在最大程度还原伊利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廊道建立之前,各个遗产点的解说内容和媒介较为混乱,解说系统的构建既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运河文化,同时使得廊道整体层面的教育功能更加高效。
图/来源于新华社记者 李博▲
统筹兼顾
是大运河文化旅游建设的重要抓手
运河文化旅游的开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纵向上需要在国家、省、市甚至更具体的行政单元形成合力,横向上,需要运河沿线城市之间,城市文化、水务、商业等各部门之间等等协抓共管,共同推进运河文化产业带的建设。必须坚持系统思维,统筹规划,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才能够推动大运河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在政府做好规划的同时,也要形成合理的协调机制和分工体系。一方面是政府和企业要形成良好的互动模式,明确政府搭台社会市场唱戏。另一方面,各个城市、区域也需要明确分工,各个城市根据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地发展运河文化旅游。
首先,统筹运河流域沿线城市资源与力量,创新运河文化旅游建设的合作组织、机制、政策与内容,推进区域协同合作,构建运河文化命运与利益共同体,打造区域协同发展的典范样板。
其次,兼顾多方力量完善运河文旅公共服务配套建设。以丰富的运河文化资源为依托,打造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地方景标,将文化资源保护与公共文化空间结合,不仅为大众提供了休闲娱乐空间,也丰富了群众文化及相关保护知识,营造区域文化氛围,增强地方文化认同,在创新文化保护传承形式的同时丰富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了二者的有效联动。如设计运河沿线景观节点,打造旗帜性运河文化地标;塑造特色文化空间与雕塑小品等等。
最后,健全社会力量参与运河文化旅游的长效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通过多种形式参与运河文化旅游建设;通过“产学研”合作互助,深挖运河文化基因;动员市民参与文化志愿服务,为运河文化的建设提供强大的群众基础。
来源|言之有范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SCCTT海峡文创智库网的内容所有权归属原作者。SCCTT海峡文创智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SCCTT海峡文创智库对观点赞同或支持。部分经网络转载内容,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以便及时删除。
参与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4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