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创美学的社会背景
文/ 孙若风
(武汉大学博导、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
乡村振兴是当今中国的发力点,是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纽结,近年来兴起的乡创美学则是这个时代带有民族风的盘扣。“乡村振兴”、“文化强国”、“美好生活”、“美丽中国”、“经济转型”、“文明建设”,这些主导社会发展的主题,在累叠、交织与互通中构成了乡创的时代之维和动力之源。这些主题以及由此形成的时代主线,决定了今日中国乡创的基本风格,特别表现在乡创的家国情怀、追求美好、健康向上。
新兴的文创,是打开审美的方式,也是打开社会的方式。它与文学艺术一样,都是社会的产物。梳理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就能解释为什么乡创野草般地生机勃勃,为什么独立特行的艺术家、年轻人聚集到偏远乡村,为什么文创的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管理者在这里最易产生共情、共鸣。乡创,是传统材料经时代之手筑就的栖居家园和生命驿站。借助艺术的想象力和融合的张力,乡创从业者正在把当今发展的主题演绎在丰饶的大地上——这些主题也只有最终落笔在乡村、落在基层,才算是落到了时代底色上,成为中国社会的脉动。
第一,“乡村振兴”、“文化强国”
作为农耕文明代表性大国,中国乡村与传统文化唇齿相依。在今天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关键节点,建设文化强国与乡村振兴出现时代同框,证明了文化中国、乡土中国的内在关联。这种关联发酵为乡创参与者的情怀。情怀二字虽然他们经常是脱口而出,却又发自脏腑,折射出中国乡创的现实主义倾向与浪漫主义气质。
——“乡村振兴”。按照《乡村振兴促进法》,乡村振兴包括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这将是千百年来最为深刻的乡村巨变,它不仅体现于乡村经济社会面貌,也体现于新老农人精神面貌。排列乡村振兴之首的产业振兴,必然作用于乡村的审美理念、审美过程: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构成的基层社会真实图景,为具有现实主义传统的中国美学提供了新鲜样本;乡村振兴引发的乡土之愁和桑梓之情,还有把人民当作文艺母亲、把人民生产生活当作文艺养料、把自己的审美创造与人民血肉相联的时代精神,积淀为乡创美学的家国大义。
——“文化强国”。中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既是融入文化立国的世界性潮流,更是缘自中国的文化自信。今天的中国文化建设,由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组成,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系所在,是文化自信的源泉,也是文化自觉的标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许多内容孕育于乡村、发展于乡村,现在也传承于乡村,没有乡土自信,就没有中国的文化自信。中国当代美学,是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当代美学分支的乡创美学,从根本上说,是文化强国的产物,也是文化强国的内容。中国美学在世界上自成体系,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今天的中国文化建设,包括了中国传统美学体系的转换和重建,而乡村是中国美学发祥地,重返乡村,就是重返中国人曾经创造和传承美学的道场和学堂。
第二,“美好生活”、“美丽中国”
今天的中国,正在努力创建“美好生活”和“美丽中国”,表现出在处理社会基本矛盾、人与自然矛盾的尚美取向。“羊大为美”,羊伴随先民走进农耕文明,走进中国最早的乡村,成为圆满、美好的象征:“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诗经.小雅.无羊》)。而乡创,既能发挥富民作用又能保护环境,兼具“美好”与“美丽”功能,并且是通过“审美”实现这样的功能——这是“三美”的美妙相遇。
——“美好生活”。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在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事关物质、文化、生态、社会等各个方面,从美学角度看,这是具有审美份量的要求:一是强调要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些带有体验特征的“感”字,与感知、感性的“美感”相通,或者说,这些关于美好生活的体验与审美的体验相通。二是“美好生活”与中国传统生活美学虽不能简单对应,但高标“美好”,是对生活美学的提点、强化。三是党中央要求通过艺术作品“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将会成为贯穿时代的主旋律。这种美的追求下沉到乡村,就表现为:一方面它是洼地,作为相对落后的地方需要通过发展实现美好,另一方面它是高地,作为中国文化的故乡,深藏着城乡居民共同的美好记忆。只有乡村的生活美好,才有中国的生活美好。当代中国审美,也需要到田间地头寻找诗意。
——“美丽中国”。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党的十九大又把“美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限定词之一,提出“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美丽中国”在提法上和实践上都源自“美丽乡村”。“美丽乡村”是乡村的还原,也是乡村的再造。乡村文创,依靠绿水青山,也保护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创是实现这个转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让乡村的形态美转化为内容美、产业美。
第三,“经济转型”、“文明建设”
经济转型升级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分别提升经济和精神的层次,全面反应了今天中国的改革发展、高质量发展,这也成为乡创健康向上的动力。经济转型升级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表现出的趋势与能量,又给了乡创直接支持。
——“经济转型”。从乡创角度观察,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机遇,一是创意经济,其关键是文化创意与相关行业融合,实用与审美的统一,形成新的产品亮点和消费吸引力。二是体验经济,关注产品的情感精神属性,企业竞争从功能、价格和服务转向体验,消费者从被动到主动,主客共创。三是数字经济。数字是记录和应用方式的创新,是符号的创新,因而数字经济与文化、艺术有着天然亲缘性,这也是数字艺术和数字文化产业率先兴起的原因。在这个文化的时代,除了体验经济、创意经济、数字经济,还会有其他与文化体验、创意、想象相关的经济现象涌现出来。乡创也是这样的产物,它依托乡土文化,是乡土文化价值的再发现和再利用,是对沉睡的乡村审美的激活。
——“文明建设”。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按照《乡村振兴促进法》要求,要采取措施丰富农民文化体育生活,倡导科学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乡村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网络和服务运行机制的逐步完善,开展农民群众性文化体育、节日民俗等活动,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这些举措,将为乡土文化的复苏提供基础性条件,也为乡创提供必需的社会环境、市场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促进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文明的乡风,规定了乡村审美的性质、方向,以及审美产品和服务的品位、风格,对参与乡村文创的主客体双方,将起到引导和推动的作用。
决定当今中国发展方向的种种主题,交集于乡创并将在乡创中得到深化。以上只是选取了几个侧面,实际上,这些主题之间的关系纵横交错,它们从不同角度提出,又相互呼应、补充、强化,如果延展开来,还可以有更多关于乡创社会背景的发现。
如果能在今天的社会经纬中认识中国乡创美学,就会对它的定位和作用有更正确的把握,就会把它当作检测基层活力的一项重要指数:
莫看小了乡创情怀。从本质上说,文创是一种新的文化种类,与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一样,其特殊性只是在于它的艺术性是融合在产业中。中外历史证明,文艺是时代的产物,文学艺术作品是社会发展的见证者和推动者,那么,文创也应该能承担起这样的使命。中国乡创中的“情怀”是“大情怀”,绝不是“小资情调”、“文青腔调”。与此同时,乡创所开展的文化产业、旅游业、文化创意与相关行业融合,作为乡村现代产业体系的组成部分,将对乡村振兴起到重要作用。乡创讲情怀,并不是不讲市场、不讲经济效益,用市场去实现情怀、用经济效益去支持情怀的实现,这恰恰是乡创的特点和优势。
莫看轻了乡创份量。诚然,乡创只是乡村振兴和文化建设的局部性工作,但是在全社会“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瞩望中,影响大、辐射强,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围绕“乡村振兴”、“文化强国”、“美好生活”、“美丽中国”、“经济转型”、“文明建设”,应进一步增强“乡创”维度,并在国家政策规划的大盘子中,在相关项目、资金、人才等政策工具中,体现对乡创的倾斜。
莫看低了乡创格局。在世界性的“文化引领未来”大趋势下,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文化自信,有了更广泛、深厚的社会基础。当今中国,从政府到社会,从生产者到消费者,在乡创上表现出高度共识,尤其是大量以艺术家、设计师、建筑师、高校师生为代表的新农人自发进入乡村,在这里创新、创造、创业,乡村再一次成为文化经济融合的实验田,也再一次成为中国文化新理念、新模式的策源地。
来源|文创前言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SCCTT海峡文创智库网的内容所有权归属原作者。SCCTT海峡文创智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SCCTT海峡文创智库对观点赞同或支持。部分经网络转载内容,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以便及时删除。
参与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4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