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斌杰:中国文创应如何发展?

智库观点
海峡文创
海峡文创
Dec 13, 2019 9:26:28 AM
[ 海峡文创导读 ] 近日,主题为“文创发展与人类新文明”的2019清华文创论坛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

  近日,主题为“文创发展与人类新文明”的2019清华文创论坛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论坛上,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院长、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柳斌杰以“让文创为人类新文明贡献力量”为题发表主旨演讲。在此选取部分精彩内容与大家分享。

6.jpg

  柳斌杰在2019清华文创论坛发表主旨演讲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文创发展与人类新文明”,涉及两个重大内容:一是具有独特性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一是国际性的人类新文明怎么演进的问题。当然还有第三个问题,就是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即中国文化创意怎样为人类新文明作出贡献。对这些问题的理性探讨,对于引导文化产业的科学发展至关重要。围绕主题,有三点思考供同志们讨论、研究。

  1理性发展中国的文化创意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数字化、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文化创意插上了科学技术的翅膀,大批的创业者、大量的资本进入到文化创意、文化创作、文化创新、文化创业的行列,文化创意产品进入了大众生活,无所不及、无处不有、无人不用、无时不在,给人们享用着大量的视听产品和文化空间。

  文化创意的兴起,

  一是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缩小了全国城乡文化上的差距;

  二是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供给侧的改革,增强了消费领域的吸引力。这几年消费领域增长最快的就是文化类的消费,每年都在30%以上,59万亿与互联网有关的经济总量,其中文化占了绝大部分,手机移动文化产业的消费,对经济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三是推动了智慧城市的多彩发展和美丽乡村的人文、乡愁氛围的形成;

  四是打开了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新视野。

2.jpg

  “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

  系列活动开幕式在北京恭王府举行

  新华社记者 陈建力 摄

  整体来说,这些新兴文化业态生命无限、潜力巨大,正处在蓬勃发展的时期。但是其中泛文化、烂文化、假文化破坏了文化的声誉。

  尤其是高新技术下的“高级黑”“低级红”,与人类文明的走向相背,用文化创意的名义恶搞历史,颠覆了历史传统,用文化创意的名义玷污我们的革命英雄、革命领袖、红色文化,这是近几年文化创意里出现的一些现象。

  以文化创意的名义搞低俗的直播打赏,不仅污染了文化环境,也玷污了文化创意的名声。大量的文化垃圾对社会文明进步有反作用,所以我们的文化创意必须要起到先进文化引领的作用,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从政策上、从理论上、从思想上加以引导和规范,使文创产业健康发展。

  要把理性精神贯穿到文化创意的全过程,从法律、规划、政策、管理、资金引导等多方面规范和引领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创意是文化的精神灵魂,特别是在内容方面的创意,要坚持守正出新,高品位、高质量的发展。

  一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塑造,深化文化创意。

  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人心,深化文化创意。

  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创作原则,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和美化人民生活空间,深化文化创意。

  四是坚持中华优秀文化和中国当代社会主义文化一脉相通的思想,围绕优秀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创造性继承、创新性发展而深化文化创意。特别是这一点,十九大报告已经对优秀传统文化做了规范,要传承什么?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现在有些文化创意产品,使落后的封建残余思想也以创意的名义跑到文化创新里来。

  五是坚持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的规律,围绕跨文明传播、国际化交流、全球化融合而创作引领人类新文明发展的高水平文创产品。我们要求一定要在文化创意方面坚持我们的文化精神。十九届四中全会重点强调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不管是产、学、研、业界,都要重视文化创意的方向问题。

  无论什么样的文化创意,都要守住文化本真,教化人文、引领风尚、照亮灵魂、推进文明。

  2中国文创要为人类新文明作贡献

  人类文明是有规律的演进,而随着时代的推移和人类智慧及能力的提高,文明的进程在加快。

  回顾人类走过的路,原始文明孕育用了70万年,石器文明大约用了7万年,铜铁器文明大概只用了1万年,农耕文明3千年,工业文明至今3百年,而数字文明兴起才30年就已经经历了五代(5G)。

  人类文明演进的速度越快,就需要我们更快适应这种方式。由于旧的文明模式不能解决快速发展的需要,于是就产生了多种文明的交流互鉴,形成了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数字化的大趋势。

  大格局变了,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凸显了,接着就是全球性的焦虑、领导权的挑战、民族利益的争斗、民粹主义的抬头,价值观、发展模式、发展道路之争公开化。于是有些人就贩卖文明优越论和文明冲突论,推行文化霸权主义。这股逆流不利于人类文明的建构,也不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是开“历史的倒车”。

  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旗帜鲜明的站在新文明的一方,秉承“文化自信”和“文明互鉴”的科学理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行“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的包容、开放、共享的新文明观,倡导共建亚洲新文明和世界新文明,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夯实文化思想基础。于是,我们支持联合国人类文明的行动议程,我们举办了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推动解决新文明发展面临的问题。

3.jpg

  图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系列活动之一亚洲影视周演员在启动仪式上表演新华社记者 殷博古 摄

  马克思说,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火车头,科学技术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人类文明也是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中国的文化创意应当融入到人类新文明创造洪流之中。人类新文明并不是凭空而来的,是人类文明的传承和超越,其重点是以新技术为支持,建立起全新的全球文明交流模式,从世界多元文化和多样文明中博采众长,互通、互学、互鉴,共建、共享、共赢,改变人民生存状态。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的红色文化、中国当代的社会主义文化,都包含了人类文明的共同基因,中国新时代的文明理念和文明创意,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回应当代世界的焦虑和新文明面对的挑战。这是局势给我们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天赐良机。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才有文化创意的机会。

  从内部而言,国际地位的提升和经济条件的富足,让这一代中国人逐渐恢复了文化自信,振奋了民族精神。许多传统文化从无人问津到成为“网红爆款”,甚至产生了“新国潮”的集体概念。

  传统中华文化不再是被机械地复制和灌输,而数字文化产业主导的创意文化,使许多外国人和当代年轻人开始主动亲近、清晰辨别、敢于表达、乐于创造,在与传统文化互动的过程中认知中华文明。革命中创造的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国红色文化,也通过创意和技术的传播深入人心、震撼世界。

  新文明的精神动力来自于文化巨大的潜力,而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是以她独特的魅力引领世界文化的潮流,引起了世界的震动。这其中,新文创产品是一种重要的承载形式,文创是新观念新技术的产物,文创是新时代的选择、解读和演绎,是对于中华新文明的丰富和创造。

  从外部来说,文化自信为中华文明的全球化传播打造了基石,数字文明时代的互联网连结了全球的各个角落,让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让文明互鉴更为方便。我国文化产业通过各种形式、借助各类渠道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巨大的传播合力,正在为全球文明互鉴和文化交流合作共享作出新贡献,展现文明故国的当代风采。

  3以创意为核心再创中华文明新时代

  文化的传播有内容和技术两个方面,是不断创新的过程,不能走旧文明时代强加于人的老路。新文明有新的时代特点、有新的时代精神、有新的技术支持,这是我们当前文化创意的有利条件,也是新文明的基因。新文明时代,文化的交流传播更需要以高质量的内容创意为核心,以高尚的精神、先进的思想、生动的故事和真诚的态度去打动人,以真善美的文化意境去触及人们的心灵。“文创”的特质是文明要素和文化基因,不是包装和样态。

  正因为如此,文化创意是引领文明进步的灵魂,文化表达形式和文化传播的创意都要与先进的内容相适应。

  首先,创意来源于文创表达的人文性。人类文明正在进入机器时代,智能化不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维度,甚至逐步取代了人类的日常工作。机器时代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需要人类对自身“特有能力”进行重新定位。文创带有人的思想、人的情感、人的温度,是机器时代人类价值的体现。文创产品带有人类个体对于文化的特有感知和解读,通过它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人类智慧的传递和交流,而非工业化时代的廉价复制和数字化时代的过度包装。

  其次,文创表达具有多元性。文创是一个附加性的概念,代表的是“文创+”这样一种模式。文创可以与各种文化族群结合,诉说多元化的文化内容。在人类新文明时代,精神文化的需求愈加多元。大众与小众并存,流行与圈层共生。文创已经帮助许多曾经不在聚光灯下的圈层文化、小众文化呈现在大庭广众之中,焕发出全新生机。文创还能够与各类创意表达相结合,构建多元化的表达方式和业态。万物互联皆文创,书籍、报刊、摄影、图片、声音、动画、影视等,一切的媒介和工业产品都可以被文创化,创造出新的文化价值。

  第三,文创表达具备流行化、大众化特征。好的文创内容和产品是直击人心的,它能够切中不同人群的需求,尤其是年轻人的喜好。同时,文创以科技和生活为承载,需要持续不断地创新,以适应时代的最新发展和需要,始终站在消费潮流前沿。

  具备以上基础的文创产品具有强大的传播力。首先,她能够建立起“润物细无声”的认同感,文创类作品大多贴近生活、贴近大众、贴近兴趣、贴近人文价值,很容易引发大众认同和共鸣。国博、故宫等老牌博物馆成为了新时代年轻人争相追逐的网红,“文创”在两者间穿针引线的角色不容小觑。

4.jpg

  国博官网文创产品截图

  文创还能够建立跨越文化的认同感。尽管民族有别、语言有别、制度有别、文化有别,但是全球共鸣对于创意的感知差别并不大。以创意作为“外壳”,去重新传播中国文化,能够让其进入更多世界公民的视野中,走进他们的心灵里。

  在此基础之上,中国文化产业、文化内容有了技术条件,也有了各方面的支持,必然是一个大发展的时代,所以会给我们文化创意行业、技术行业、投资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这是大家可以从这里看到的。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的新观念,促进文化产业与经济融合、与技术融合、与资本融合,以更加丰富的新形态、新业态、新产品,展现中华文化在当下时代焕发出的新生机,在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新困难、新问题、新挑战方面,发挥自身所长,多贡献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思路和新办法。来源|清华大学文化创意评论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SCCTT海峡文创智库网的内容所有权归属原作者。SCCTT海峡文创智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SCCTT海峡文创智库对观点赞同或支持。部分经网络转载内容,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以便及时删除。

参与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400个字符

关闭

海峡畅想

1,103篇文章  |  3,257次浏览

  • 精彩推荐
  • 广告6
  • 广告7
  • 广告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