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12月21日召开的2019中国文化产业系列指数发布会上,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博士生导师范玉刚教授发表题为《在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健全中回归“文化”本位》演讲。以下是他的演讲实录。
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博士生导师范玉刚教授
新时代中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文化产业发展同样提出了新要求,健全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是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征。
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步伐的加快和拐点时刻的来临,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因此健全文化产业发展体系不是目的,而是经由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夯实文化强国建设的根基。
中国·国家大剧院
作为对“时代问题”的回应,“文化”本位的回归和主流文化价值观的传播与弘扬,有效维护了非传统国家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以实力的增强促进中华文化在全球化舞台上高位态的提升,是健全文化产业发展体系的目的所在。
基于此,我们主要谈两个问题:
一是文化产业在建构现代经济体系中如何发挥作用?主要思考文化产业+对相关产业的拉动、带动效应的发挥,主要表现为促进经济形态的升级向着服务型主导产业的转变,有效提升区域和国家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更有效地增强人民的文化获得感。
二是文化产业在社会文明程度提升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主要思考文化产业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传播、文明互鉴意识和文明通约能力的提升,主要表现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双效统一”与意识形态工作方式创新,从而使之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与方式,在促进文化善治中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
归根结底,强调文化产业要在健全体系中增强文化意识,在回归“文化”本位中增强文明互鉴、文明通约的能力,旨在使中华文化成长为全球高势能文化。
中国国粹——京剧
文化产业发展回归“文化”本位对现实关切回应
何谓时代的问题导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文明型崛起是当今时代中国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在此过程中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历史经验表明,大国成长的最后一役往往是文化价值博弈,因而发展什么样的社会主导文化、传播什么样的价值观至关重要,它关乎中国的国家性质和世界舞台上的国家形象。
就现实而言,当下文化全球化更加广泛深入,对各民族文化发展和国家文化主权的冲击与挑战更加剧烈,国家文化安全和软实力的提升愈加迫切。全球化舞台上的文化博弈显现为文化精品之争,文化的经典化诉求就成为时代的必然,“不日新者必日退”,文化思想观念的创新和积极传播新时代新思想愈加紧迫。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事实上,随着信息文明的日益深入和社会结构代际的变化,意识形态工作方式的创新越发离不开文化产业的有效支撑,国家的文化战略抉择、文明互鉴与文明共识观念的传播特别是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掌握文化领导权越发离不开市场和文化产业发展体系的健全。
2019年热播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都挺好》
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结构性变化越发聚焦文化内容,对文化内容及其价值传播的倚重更加突出。近年来,各种统计数据表明,如2017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构成:文化服务业55.6%,文化制造业34.8%,文化批零业8.6%。再如2019年影视产业在新一轮洗牌中,一些浮躁的资本开始离场,影视生产开始回归作品本身,最坚挺和吸引眼球的不是流量明星,而是好口碑和高品质的内容,特别是现实主义影视剧尤为抢眼。实践表明,文化产业总体增速放缓,但文化内容服务业却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可以说新时代新阶段文化产业发展正面临着产业链重构与价值链重塑的目标诉求。
这种变化意味着在文化产业发展实力和能力的增强中,文化内容的价值意味即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想创造性、人民的文化自主表达能力和普通民众的文化获得感得以普遍提升,从而使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心越发落到“文化”上。这一发展理念上的判断也鲜明地表现为当下阶段的几个转变。
一是从政策推动到市场驱动
二是文化市场的消费渐趋理性
三是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升
文化产业在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使命担当和评估
中国·万里长城
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强化使命担当意识。新时代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必须健全产业体系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但这不是目的,不能为了脚下而忘记仰望星空,为了“术”而忽略“道”,忽略文化应在民族复兴中担当大义。
在此强调对“文化”本位的回归,是提醒我们发展文化产业不要仅仅执着于工具性手段的创新,更不能把手段当作目的,从而迷失方向、偏离目标,而难以回应“时代之问”,最终使文化产业失去应有的地位。如在当下倡导和推进“文旅融合”中出现“重旅轻文”和“重文轻旅”两种误区,因缺乏对文化和旅游各自本性的深刻理解,而把重心落在浅表层面有形的可见的景区设施、产品上,导致对文化内涵发掘和创意体验提炼得不够,文化资源转化粗放化、低端化,缺乏文化消费的产业链延伸和精致化追求,使得当下很多地区的“文旅融合”的质量不高。
文化产业在健全产业发展体系中向着“文化”本位的回归,促使文化产业在优化结构中重塑价值链,从而带来文化产业在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再定位(21世纪是以文化为高端的时代)。
第七届乌镇戏剧节
这从国家近年来政策演变的逻辑中可见一斑:从2003年的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到2012年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强调文化改革发展,再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论断,文化的价值意味及其战略定位愈加清晰,文化发展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更加重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种文明型崛起,文化在现代化强国的层面上界定着何谓“中国”——“文化中国”,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文明国家。
因此,文化产业发展在健全体系中回归“文化”本位,是从文化GDP的迷雾中解放出来,在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中追求文化价值,向着“道”的境界提升——文以载道,重构”文化中国“的世界形象,这是中国文明型崛起的必然!
综艺节目“上新了 故宫” 海报
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宣传工作会议上一再强调,要充分张扬“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文化使命!这在一定意义上同样是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与导向:文化关乎人心,文化既是经济,更是政治,文化产业最终要在政治经济学视域中来定位。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SCCTT海峡文创智库网的内容所有权归属原作者。SCCTT海峡文创智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SCCTT海峡文创智库对观点赞同或支持。部分经网络转载内容,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以便及时删除。
参与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400个字符